賈探春遠嫁之後幸福麼?這給只有八十回的《紅樓夢》提出了考驗,所有對八十回後的人物命運認識都是推測。賈家四春「元迎探惜」,元春死,迎春死,探春遠嫁,惜春出家。唯有賈探春的人物命運會出現變化,讀者堅信這個勇敢的姑娘能夠有一片天,得到幸福,也擔心獨自在異鄉生活的她最終命運。嚴格來說,探春的結局很難推測,下面通過原文蛛絲馬跡,推測一二。

【一】

後面又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也有四句寫雲: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 千里東風一夢遙。

賈探春的判詞是她命運最直觀的體現。判詞圖畫畫了兩個人放風箏,這裡需要注意兩點:第一,風箏代表賈探春以及漂泊異鄉的孤獨命運。第二,兩個人其中一人是探春,另一人不可能是丫頭,而是一個和她身份平等的人。

「大海」「大船」「一女子掩面涕泣」這很不好。首先,由兩個人變成一個人哭泣更無助孤單;其次,大海和大船對古人來說最難掌控,任你有通天本領,在海上也要將命運交給老天。最後,掩面哭泣的女子無疑是探春,越堅強的女子哭泣越令人動容,越表明她的孤獨和無助。看探春孤零零一人,估計都沒有孩子,這樣無兒無女在異鄉的人生實在談不上幸福。至少從判詞中看不出來。看看還有線索轉機沒有。

【二】

[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紅樓夢》十二曲更多是講事情,不如判詞直接講述人物命運。【分骨肉】僅指出探春遠嫁,對遠嫁後的結局沒有指示。再看看元宵節的風箏燈謎:

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

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

燈謎同樣只說出探春遠嫁,沒有對探春結局作出任何指示。不過「風箏」的命運就是絲一斷就失去依憑,任憑「東風」吹向未知的遠方,也寓意賈探春漂泊異鄉的孤苦無助!

【三】

探春提議結社作詩,其名號叫「蕉下客」,寓意「夢中繁華」。七十回她與賈寶玉合作《柳絮詞·南柯子》,再譜一夢。

(賈探春)空掛纖纖縷, 徒垂絡絡絲, 也難綰系也難羈, 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

(賈寶玉)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 鶯愁蝶倦晚芳時, 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

《柳絮詞》是《紅樓夢》八十回前最後一次對眾人命運的影射。這裡留下了很重要的線索。賈探春和賈寶玉二人共同譜寫「一夢」《南柯子》。探春詞中表達了遠嫁別離之意。賈寶玉卻表達了再見的承諾,兄妹二人終有一見。而賈探春命運與夢有關,更像《紅樓夢》的旁觀者,這又留下一個重要線索!

【四】

根據八十回前伏筆,曹雪芹留下了很多賈探春與林黛玉的牽連,佐證最終林黛玉和賈探春二女同嫁,瀟湘妃子娥皇女英同嫁的命運。瀟湘妃子本是兩個人,為賈探春給林黛玉所取。林黛玉一人「瀟湘妃子」名不副實。

賈探春的杏花簽「日邊紅杏倚雲栽」下一句「芙蓉開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呼應林黛玉的芙蓉花簽「莫怨東風當自嗟」,都是影射遠嫁命運。而二女同嫁,也對應上判詞圖畫中二人放風箏後林黛玉死,留下賈探春獨自哭泣。

巧合的是《柳絮詞》作完後眾人在瀟湘館放風箏,賈探春的鳳凰風箏被另一隻突然飛來的鳳凰風箏還有一個雙喜字捲走,另一個鳳凰來的突然,雙喜也被刻意提出,都指向二女同嫁。再結合二十四回賈寶玉要為林黛玉「馱一輩子碑」的誓言,《柳絮詞》隔年再見承諾,推斷賈探春與林黛玉共同遠嫁,林黛玉不久死去,留下賈探春一人。

賈寶玉家破人亡後「懸崖撒手」離開薛寶釵,踐行對林黛玉誓言「你死了我作和尚去」,出家後尋到妹妹賈探春處,為林黛玉守墓一生。賈探春作為王妃,供養出家為僧的哥哥理所應當。

最後,情僧賈寶玉與妹妹賈探春就像合作《柳絮詞·南柯子》一般同譜一夢,以自身經歷撰寫一部《石頭記》,情僧執筆,探春抄錄,批註。豈不正是「曹雪芹」與「脂硯齋」?探春善書,本就留下了伏筆,您認為呢?

【文/君箋雅侃紅樓】

歡迎關註: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紅樓夢》裏金陵十二釵,每個人的命運都很悲涼,稱得上半斤八兩。但如果硬要比較,賈探春的命運還算是相對好一些,至少比賈迎春好,這個是肯定的。

在第五回的判詞裏,探春的判詞「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預示了她遠嫁的結局。但直到被公認為是作者原著的前八十回結束,探春的婚事還沒提上議事日程。所以探春最終遠嫁到了哪裡,是什麼級別的聯姻,婚後際遇如何,一切都無從得知。

但書中有不少草蛇灰線的暗示。比如判詞上的「清明涕送江邊望」,可以推測探春應該要坐船遠航,出嫁某海國。以當時中國的地位以及賈府小姐的身份,探春遠嫁的對象身份應該也不低,書中有好幾處暗示,比如寶玉生日時大家佔花名,探春抽到的杏花簽上注有「得此簽者,必得貴婿」;又比如放風箏的時候,探春放的是鳳凰風箏,還跟另外一隻鳳凰風箏和一隻喜字風箏纏繞在一起,凡此種種,都被看成是賈府除了元春外還會再出一個王妃的預示。具體預示的對象,當然就是探春。

也就是說,很可能探春是嫁去某小國當王妃。以探春的精明才幹,得到王妃身份的助力,未嘗不會在那個小國施展一身抱負,實現她「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的心願。弄不好,也可能是個文成公主式的人物呢。

退一步說,即使探春遠嫁後的地位沒有那麼高,或者沒有得到什麼施展空間,但是大量暗示說明,最後賈府必然衰敗,全家都被抄沒,探春遠嫁應該是在此之前的事,那麼探春至少可以不受牽連,全身而退,這已經是不幸中之萬幸了。畢竟,從探春的判詞可以看出,探春最悲慘的地方也不過是遠嫁他國,後半生無緣和家鄉父母再見而已。但既然賈府都衰敗了,家鄉父母也不復存在,能不能見到,都沒什麼區別了。

賈迎春的命運比探春確定得多。

她的判詞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最後一句寫得很清楚,迎春死了,而且死得很不堪,很對不起她「金閨花柳質」的出身。

光是這個結局,已經比探春悲慘得多。

迎春是怎麼死的,並沒有太多懸念。原著第七十九回已經寫到迎春嫁給孫紹祖,第八十回的最後一段就是迎春回孃家訴苦,痛訴孫紹祖不是人。

在迎春口中,孫紹祖「一味好色,好賭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婦丫頭將及淫遍」。迎春勸他,反被他打罵。在孫紹祖眼中,因為賈赦收了他五千兩銀子沒有還,迎春就相當於是他花五千兩銀子買來的,自然是不會將迎春當夫人娘子看待。

雖然迎春哭哭啼啼,哀嘆自己命苦,但米已成舟,王夫人也只能用「我的兒,這也是你的命」來勸解她。迎春訴苦到最後,也只能要求在大觀園住幾天,「死也甘心了」。

一語成讖,顯然迎春最後是被孫紹祖折磨致死的。判詞中的「子系」合起來就是繁體的「孫」字,迎春嫁給了惡狼一般的孫紹祖,日子肯定不好過,最後命也丟了。

這樣看來,無論是過程還是結局,遠嫁的探春的命運自然還是比迎春好多了。

(遊戲中對弈的探春和迎春)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探春在賈府時,是有名的帶刺的玫瑰花,厲害,誰都不敢惹,她比迎春過得好。出嫁了,迎春嫁給中山狼,被丈夫折磨致死,探春當了王妃。於是我們認為探春的命好。其實探春和迎春的命運是一樣的。

第一,出身相同。

探春和迎春一樣,都是妾室所生,是庶女。探春的生母趙姨娘還沒有迎春的生母地位高。

妾也是分等級的。良家女子的地位比家生子高,例如,尤二姐比秋桐高。父母賞賜的妾室比少爺自己納的高,例如秋桐比平兒高。

趙姨娘是家生子,她和賈政先結合,後過明路。迎春的母親要麼是賈赦正式納進家門的良家女子,要麼是父母賞賜的。父母賞賜的概率比較小。因為賈赦好色,已經有許多姬妾,父母不會再給他塞人,讓他沉迷於酒色。

邢夫人說迎春的娘比趙姨娘高百倍,顯然迎春娘是賈赦擺酒請客,正式迎來的貴妾。

在生母的比拼上,探春比不過迎春。

第二,結婚後,孃家都不是強大的靠山。

面對孫紹祖那樣一個人,賈家都不敢給迎春撐腰,導致迎春慘死。

探春成親後,賈府更不能給她提供幫助。更何況山高水遠,賈府想管都鞭長莫及。

在孃家能否給自己撐腰的問題上,探春與迎春達成平手。

第三,在婚姻生活中,探春比迎春強些,也有限。

迎春懦弱,受盡欺凌。如果換作探春會怎麼樣呢?估計也不會好到哪裡。探春打不過孫紹祖,即便口才上,勝過了孫紹祖,孫紹祖這個惡棍還是會用拳頭說話。因此終究逃不過家暴。

探春當了王妃,王妃就一定好嗎?不見得。元春是貴妃,又怎麼樣,還不是被祕密賜死?探春在語言,文化都有巨大差異的異國他鄉,很難施展抱負,成為武則天那樣的人。

探春也進了薄命司,因此探春的命運不會好,她與迎春差不多。

潤楊閬苑恭候您多時了!歡迎點贊,關注!歡迎留言探討!


如果一個人能憑自身的素質改變命運,那他所處的世道還叫「末世"嗎!何為末世?人材的逆向淘汰就是其特徵之一。越是德才兼備的人,其個人命運往往越悲慘。相對迎春而言,探春的才幹要高很多,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的命運比迎春好,因為才幹和命運並不都是正比例關係。實際是,探春比迎春(小)早死一年多。

十首懷古詩涉及到的十釵都沒有活下來。其中的《青塚懷古》就是寫探春的,她的墳頭都已長草了,還怎麼會有好的命運?將她和昭君類比,其相同的屬性是都嫁給了異族人,而不是番國。探春的未婚夫姓烏雅,是雍正與十四阿哥的舅表弟,時任福建水師提督。

不只青塚暗示探春之死,還有兩處重要的根據。一是判詞中的「一夢遙"。元迎探三春的判詞都有夢,難道元迎的「夢"是意味著死亡,獨探春的夢是意味著活嗎?當然不是。二是風箏斷線。先是嫣紅的風箏斷線,然後引起連鎖反應,黛玉、寶釵、寶琴、探春和另一隻硬翅子鳳凰風箏都斷線了,這個「斷線"同樣暗寓的是死亡。

除以上三條證據外,另一個更有說服力的根據是,探春的替身尤三姐的死亡。兩個人相同的屬性主要有:一是性格剛烈,二是都排行老三,所謂尤三姐其實是猶如三小姐之意而已,三是都喻為帶刺的玫瑰花。這個刺可不僅是語中帶刺,而是指的鴛鴦劍。探春在婚禮進行時,另一個奉旨成婚的新娘子也到了,探春忍無可忍,先殺死了那個正牌郡主,然後自刎而死。她的屍體就埋在了當地的一片芭蕉叢中,這就是書中「蕉下客"的寓意。時間是乾隆四年三月三日。

乾隆五年臘月,也就是賈(曹)家被抄沒的一年後,嫁入杭州織造府的迎春原型(小)忍受不了孫家的欺凌,自盡身亡。姐妹倆同在薄命司,同是薄命人。(僅供參考)


謝謝悟空的邀請。

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介紹了探春的未來:

《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這裡所表述的,只是探春悽涼離別的心情。實際上探春的未來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最大的可能就是她遠嫁以後,再也沒有她的消息了。她的結果也許很悲慘,也許會幸福的成為,有很多子孫的一國之母,但是這些都沒有人知道。她就是一個斷了線的風箏,只知道未來是在遠方。

不過探春的命運再不好,也絕不能超過迎春去。迎春的悲慘命運在紅樓夢裡所有的女兒家最讓人痛惜的。那麼一個溫柔和順的女孩竟然死得那麼悽慘,上天真的不公平。曹雪芹對於孫紹祖的痛恨也是難以附加的,『中山狼,無情獸』這樣的語言出現在一個文人的筆下,可見他痛恨的程度。如果真有這樣的人,他一定會受到報應的。

所以我要說,探春的命運再不好也絕對超不過迎春的,因為迎春已經悲慘至極了。


探春是庶出,和賈環同出,是趙姨娘養的,但是她和賈環又不同,心氣高,從不把自己當庶出的對待,但探春對王夫人恭敬有加,對親媽趙姨娘卻只稱作「姨娘」,言辭間多有不滿和鄙薄。

趙姨娘兄弟死了,因為禮金的事情找探春理論:「這屋裡的人都踩下我的頭去還罷了,姑娘你也想一想,該替我出氣纔是。」探春忙說:「姨娘這話說誰?我竟不解。誰踩姨娘的頭?說出來,我替姨娘出氣。」

探春心裡只認定王夫人為母,並不把趙姨娘放心上,因此也深得王夫人的心,外嫁遠方,雖然離開了故土,可終得了一生的富貴,不再受趙姨娘之類上不了檯面的人的拖累。而且她為人剛直又有才華,敢說敢當,必定外嫁了也是不會受人欺負的,能夠自保。

迎春是個沒主見的人,任由人家擺布,自己從來沒有什麼主意,在父母手裡聽父母的,嫁出去聽丈夫的,處處受制,年紀輕輕就被丈夫苛打致死,自然不是什麼好命的。


看到這個題目,突然想起王安石的兩句詩來: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昭君出塞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當我讀到這首詩的時候,總感覺有無盡的悲涼湧上心頭,這自古以來和親的女子,又有幾人能得周全?

很不幸,賈氏探春就是和親大軍中的一位。才自精明志自高的三姑娘生不逢時,且是庶出,即便不和親遠嫁,這將來的親事也難說完美,王熙鳳曾慨嘆:

「如今有一種輕狂人,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為庶出不要的。殊不知別說庶出,便是我們的丫頭,比人家的小姐還強呢。」

探春自己也曾說過「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可惜呀,三姑娘生不逢時,賈府大廈將傾,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在很大程度上,性格決定命運。賈府二小姐迎春人稱「二木頭」,被針戳一下都不知喊痛,是一隻任人宰割的溫順羔羊,被無情寡義的老爹許配給了粗俗不堪的孫紹祖後,羊入虎口,一載赴黃粱,早早地就掛了,和林黛玉一樣,不曾看到賈府被抄的慘狀,不知道這是幸還是不幸。

探春則是帶刺的玫瑰花,也是一位『神道』,想欺負她是須付出代價的,從這一點來說,她的往後餘生可能要比迎春強一點,續書中說探春歸來時衣彩鮮明、出落得比先前越發好了,這一結局引起頗多爭議,不足為憑。

紅樓女兒的命運早已安放在在那十二金釵的判詞曲子中了,各自的悲歡離合已有了定數,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探春遠嫁海隅,如斷了線的風箏一去不復還。續書中對探春結局的描寫與曹公原意頗有出入。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賈探春就這麼毅然決然地去了,遙遠的異鄉,誰知道前方等待她的又是什麼呢?如若生不如死,那麼死,未必不是一種解脫,好好地活下來纔是最難的。這些薄命紅顏們,誰不可憐?哪裡有什麼命運好壞之分?何必要分出個上下高低來呢?無外乎半斤八兩罷了!


確定無疑,賈探春確實比之賈迎春的命運要好很多。

賈府中元、迎、探、惜四個姑娘,有兩個嫁入帝王之家,可稱富貴榮華至極。老大元春嫁入宮中,是公認的第一等好命人,且元春在宮中屢見擢升,本來前程一片光明,也給賈府帶來了「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無尚榮光,不想這種好運卻在突然之間戛然而止,在「虎兕相逢大夢歸」的讖偈中一命歸西,好端端的絕代芳華就此凋零。

第二個嫁入宮中的,就是賈探春了。

探春嫁入帝王之家是有預兆和靈應的。在壽怡紅羣芳開夜宴,死金丹獨艷理親喪一回,探春掣籤,抽中的是一隻「瑤池仙品」的簽子,上書一句詩云:日邊紅杏倚雲栽。並有註解:得此簽者,必得貴婿。眾姐妹還拿探春開玩笑說:咱家已有了一個王妃,莫不是又一個王妃不成?!

這種猜測在第七十回的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雲偶填柳絮詞一章節中再次應驗——探春的軟翅子大鳳凰風箏和巨大的喜字風箏絞在了一起,並且一路雷霆轟鳴,足見其勢力威赫獨絕,倍見皇家氣象。

而探春的這種結局,恰合了第五回中的判詞讖語——一路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奴去也,莫牽連。

只不過,探春是皇帝採取和番政策的犧牲品,被當做皇家御女遠嫁番邦異域,致使天高日遙山長水遠,和家人久久不能相見。

但無論如何,相較於分崩離析的家族命運來說,賈探春的結局都是最好的。

反觀迎春,自幼就不甚言詞,人格懦弱,學問也差,連個像樣兒的詩句都造不出來,是個極溫婉怯懦的女子。更不幸的是迎春遇人不淑,竟然嫁給了一隻白眼狼。其讖曰: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迎春嫁給了數典忘祖、背信棄義的孫紹祖,被折磨得幾近崩折,終於耐不住這中山狼的暴虐恣睢,盈盈嬌柔之軀脈脈花柳之質,竟然遽赴黃梁一命嗚呼。以如此青春韶華之妖嬌,卻離恨下世,實在令人嗟吁浩嘆。

迎春、探春姐妹的迥然境遇,愈發凸顯了兩姊妹截然不同的兩種數格命運。

(圖片來自網路)


在紅樓夢中,原應嘆息、元迎探惜四姐妹,雖遭際不同、命運卻各有各的悲催。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這是探春的判詞,美人遠嫁、骨肉分離,、無窮的思念唯有夢中的相見。


探春是一位極有主見的賈府三小姐,雖系庶出,卻不甘人後。平時她將自己的情感深深地收藏了起來,只是在心底愛著自己的生母趙姨娘和親弟弟賈環。因為在她那頗具城府的心裡,已痛切地感知到了人心的不古世道的艱難,她盡量迴避著自己庶出的身份、親近嫡母王夫人,只為求得世人應有的尊重。


論起探春的殺伐決斷,可以說是直逼鳳姐,闢如在抄撿大觀園打王善保家的一幕;又如鳳姐生病期間代為管理大觀園的變革舉措;趙姨娘與丫鬟吵架時姿態,無不透露出探春不同凡響的才幹。


再說迎春,賈赦與前妻所出,嫡女二小姐,生性懦弱,唯唯諾諾,人稱二木頭。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梁。這是對迎春的判詞,由於賈赦欠了世襲將軍孫紹祖五千兩銀子,便將女兒許配於他,誰知孫紹祖生就豺狼品性,娶迎春不久,竟將其折磨致死。


比較二人,探春幹練、迎春軟弱,不同的處世態度,決定著不同地命運走向。



說起迎春探春的命運,《紅樓夢》中在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就有交代,探春命如斷線風箏飄忽天外,而迎春卻是羊入狼口有始無終。以現代人宿命觀點看這兩個人的命運,起碼賈探春要好一點,因為即使背井離鄉但是命還在。命運不同其實與性格有很大的關係,賈探春性格剛烈,辦事沉穩大氣,很有當家人的風範,這就是為什麼王熙鳳病倒,王夫人會叫賈探春協理這一大家子的日常事務,王夫人對探春的印象在書中沒有明寫,但從這件大事上卻能看出探春在嫡母心中的地位,也就是說如果探春生母趙姨娘不生事從中幹擾,王夫人一定會把探春當成第二個元春對待,這樣探春的命運就不會太差。然而現實中的大觀園遠不是王夫人眼中那樣風平浪靜,趙姨娘沒有放棄任何一個表白自己地位的機會,探春當家是趙姨娘最趾高氣揚的時期,她要表明自己母憑女貴,在這個時間裡她罵戲子、掙喪葬銀子,一次次不顧體面撒潑鬧騰,雖然每次都被探春給懟回去,但是畢竟鬧得沸反盈天閤府驚動,這也讓王夫人大動肝火,或者也忌憚趙姨娘的潑婦氣,開始對探春日漸冷淡,從而母女關係開始生分。這就直接導致探春被南安太妃認做義女遠嫁和親,如果王夫人真能把探春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一定會努力抗爭出面干涉,然而她沒有,只是眼睜睜看著探春踏上官船駛向茫茫大海之中。探春的命運就像這海中的漂蓬,遠離故土無依無靠。很多讀者都在揣測探春遠嫁後的生活,骨肉分離背井離鄉在古代對一個弱女子來說,實非一件易事,但是應該從書中描寫看出,「無邊紅杏倚雲栽」實際是對探春命運的一種褒獎,不要少看閨閣弱女她的生命力其實很頑強,正是賈探春的剛烈性格造就她頑強的生命力,無論生活在那種環境,賈探春都能把握自己的命運,成為生活的主宰者!

再簡單說一下迎春「二木頭」,她的性格屬於軟弱逆來順受型,「惑奸讒抄檢大觀園」中,迎春的心腹丫鬟司棋被趕出去,她只有偷偷流淚默默承受這一切,甚至她都不知道司棋是為什麼被驅逐。迎春性格懦弱,但是她身邊的丫頭一個比一個潑辣,這第一數得著的就是司棋,這個丫頭仗著姥娘是邢夫人的陪房,指不定還跟賈赦這個老色鬼有一腿,司棋就覺得自己就是那千金小姐,喫穿用度一概挑好的使,因為喫不到一碗嫩嫩的雞蛋羹就能把廚房砸個人仰馬翻,還有什麼是她害怕的呢?試想如果司棋沒走,她作為陪嫁丫頭跟進孫紹祖家,用她的潑辣護起主子來,孫紹祖或許會收斂一點,但是這都是假設,一切都沒有可能,司棋不在迎春身邊,這位嬌貴的弱不禁風的二小姐就變成一塊砧板上肉,任由中山狼糟蹋,可以說迎春的命運是把握在他人的手裡,別人叫你活叫你怎樣活叫你活的高貴還是下賤,她只能委屈接受不能反抗或者她也不知道怎樣反抗,當她眼中含滿屈辱的淚水奄奄一息的時候,還沒明白這一切都是她自己造成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