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白為什麼仰慕孟浩然,也許只有李太白自己才最清楚,如果要我來猜的話,可能有下面兩個原因:

第一,孟老師的才華值得仰慕。史記,孟浩然(689-740年),而李白呢(701-762年),由此可知孟大李12歲,是大哥加前輩。據傳,李白第一次見到孟浩然時正好26歲,可推斷孟老師此時年滿38,早已名滿天下,和王維並稱盛唐最最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雖然相對後世李白的成就遠超浩然,但這刻太白還只能算初出茅廬,面對大名鼎鼎的詩壇前輩豈能不仰慕之?

其二,孟大哥的品性值得仰慕。孟浩然和李白兩人是性情相投的知己至交,但細究起來,會發現孟浩然同志其實活得比李白更李白。都道李太白一生狂放不羈,不依附權貴,但終究也曾為功名所累,中年供奉翰林,晚年輔佐永王,有過兩段短暫身不由己時光。孟浩然則不然,一生任性,淡泊名利,縱情山水,歸隱田園。為了和朋友喝酒暢談,竟然敢放刺史韓朝宗的鴿子。背上的毒瘡未愈,不管不顧陪好友王昌齡喫海鮮,最終送了性命。這些舉動就連李太白恐怕也望塵莫及。


首先,對李白來說,孟浩然是前輩詩人,成名在他之前,也是盛極一時。李白就曾說過,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李白曾慕名特地去拜訪他。

其次,孟浩然很讚賞李白的詩,對他極為肯定。二人是惺惺相惜的摯友。

除此之外,李白是一個超然脫俗的詩仙,推崇淡泊名利,鄙視那些追名逐利的人,而孟浩然壯年就棄官飄然歸隱,實在是淡泊之極。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孟浩然是李白的偶像,尊敬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點可是李白刻意追求和學習的一面,老孟的五言對李白影響很大,這點細讀兩人的詩即可感受得到。

再者性情類似,信仰相同,李白自然對老孟愛慕不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