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是问题,你才是问题。
 
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你一天24小时,贾伯斯也是。那为什么他会有那些成就,而你没有呢?
 
其实,往往就差在你整天空想,而他们把想法给付诸实践了。那这中间的差距该怎么跨越呢?关键有二,一个是列清单,另一个是行程表。
 
「你计划的,就有可能。你安排时间的,就会成真。」我很喜欢潜能开发专家东尼.罗宾斯(Tony Robins)所说的这句话。
 
在这篇文章里,我将反省过往做清单的方式,和你分享「三种级别纪录清单」。让你能将清单与「行程表」结合,将每周168小时效益极大化。
 
过去我在读《为什么菁英都是清单控》一书时,我开始发现做清单的重要,于是我开始实践。
 
然而在读了这本书后,我才发现自己在做清单上有个重大盲点,进而导致效果不彰。
 
我分太多地方写清单。
 
我每天上班前,会把当天要做的事情写在便利贴上,黏贴在我的手写行事历上。然后,有些事情要做,我就会写在线上的共用行事历内(电脑与手机都可以同时存取)。
 
但我发现这样一来,我很难就从一个地方辨别总共有哪些事情要做,所以有时候就会感觉到「心慌慌」。
 
作者在这本书里,提醒了我「一个方法」就好。
 
于是,我决定要用Apple内建的「提醒事项」,作为我统一的清单系统。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三种级别纪录清单」,我觉得很符合直观的操作。
 
1.立即处理清单
把你所有突然想要做的事,都写在这个清单里头。当我们没有把脑袋的想法移出脑袋时,就会不时地干扰著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若我们可以把这些想法从脑袋腾出来时,我们就可以更有效率地去专注在「当下」。而那是我们成功的关键之一。
 
每天给自己订一个清理时间(我会订在每天晚上的十点)来把这个清单给清空,把待办事项输入行程表内,让你的「想法」能够被实践。
 
记得:被实践的想法,才有价值啊!
 
2.无需立即处理清单
当然,一定有那些无法被放到行程表里的想法,那该怎么办呢?就放到这个无需立即处理的清单内吧!
 
这个清单,需要每周订一个时间做清理。我会选择订在一周的开始,每周一的早上8:00。作者建议我们用20分钟的时间,去好好从里头挑选出一件工作。
 
假设那项工作是完成一份旅游规划,你可能估计这件事情的完成需要两个小时。那么,你就可以去把下周的某些时段给空出来(也许是找出四天各半小时),把这个工作排进行程表内,然后完成它!
 
3.未来清单
当你进行「无需立即处理清单」12次,也就是90天后,发现有某个事项还是想不到要怎么开始,别担心,就把它给移来未来清单吧!
 
根据加州多明尼克大学教授盖尔.马修斯(Gail Matthews)的研究发现:「只要把事情写下来,最后能做到的机率便会提高33%。」
 
与其空想,不如把想法给列下来吧!毕竟,只要这样做,就能大幅提高完成的机率呢!
 
看到这里,你知道要怎么去列清单了吗?
 
不过你千万得记得,绝不能忘了「行程表」的存在。因为唯有把你清单上的任务,放入你的行程表中,那才会真的被完成。
 
--
你也想学习用94快笔记术,来提升阅读学习的效率吗?
欢迎参考:94快笔记术教学文 
--
2019「94快笔记术」课程报名连结:
--
每月举办「阅读获利读书会」,
希望为中部打造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台中一月场 :我谈《成功,从聚焦一件事开始》;培祐老师谈《不乖:比标准答案更重要的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