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這四個字似乎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像今天獲得過如此大的關注,大齡剩女、社會巨嬰、網癮少女、失足青年……好像這些沒能茁壯成長好的「幼苗」全都與「原生家庭」有關,與父母教養、家庭環境有關。「原生家庭」正在成為新一代萬能背鍋黨……

2008年初,豆瓣網友建立了一個名為「父母皆禍害」(Anti-Parents)的討論小組,如今小組成員已經超過12萬人。網友們對父母、家庭、親情的認識逐漸不再屈從於傳統的孝道文化,更多地反思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負面影響。

從小組初建至今已近十年,「原生家庭」的熱度則與日俱增,如今甚至可以和星座、血型等一樣成為茶餘飯後八卦聊天中的典型標籤。「因為我的父母xx,所以我xx」,「我的原生家庭有問題,我不能xx」,「我在原生家庭里受到創傷,我變得xx」...這樣的歸因方式,讓多少「寶寶」從中解脫。

但遺憾的是,當我們始終把不幸的過去當作自我憐惜的籌碼時,當下的不愉快並不會輕易走開。

夫妻關係,人際交往,負面情緒,甚至親子問題,該來的往往一樣來,該不走還是一個不沒走。

但關於「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其實一直充滿爭議和悖論。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不單只受家庭影響,而個人在成年後,反思原生家庭的傷害時,也有能力去選擇如何處理與應對。所以講真,你的失敗與痛苦,真不能都甩給「原生家庭」來背鍋。

想讓原生家庭背鍋,你要先搞清楚何為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就是指父母的家庭,簡單來說,就是你從小長大的那個家庭。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重要,生活習慣、處事方式,乃至性格、人格、對下一代的教育方式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是它的投射。

原生家庭會影響我們的性格:是抑鬱自卑還是開朗自信,是熱情主動還是被動退縮,不同的原生家庭,造就不同的性格。

原生家庭會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你不敢去追求你愛的人因為自卑因為沒有安全感,你習慣於犧牲自己取悅他人因為如果小時候你不取悅父母就得不到照顧,你不想結婚因為你不相信愛情因為你恐懼愛情……

原生家庭會影響我們的下一代:在家庭暴力中長大的孩子,可能也會對孩子用家暴;被高壓控制的你,可能也會高壓控制孩子;被忽視的你,可能也會忽視自己的孩子。

原生家庭,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了不可否認的重要影響,涉及方方面面,廣泛而深遠。當我們渴望了解自己改變自己,就不得不追溯到原生家庭,追溯到生命早期的成長經歷,追溯到性格形成的起源。

東野圭吾曾說,「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盡量打好它」。雖然原生家庭塑造了我們的過去,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人生的成敗得失完全取決於它。

「原生家庭」得罪了誰 ?個人失敗的鍋為什麼要由父母來背?

在今年熱播的《歡樂頌2》中,樊勝美有品位有能力有顏值,卻始終不能逆襲,有人說「她是被拖累的,因為她背後有一個無底洞一樣的原生家庭」,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她那間小小的出租屋裡,我們看到了堆積如山的衣服包包化妝品,卻沒有看到一本書;在機遇與誘惑並存的大都市,我們看到她頻頻出入各種社交場所,卻沒有看到她加過一天班。

在她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其實只是一具沒有內在的軀殼,不想自己奮鬥一心只想靠婚姻實現逆襲,殊不知依附男人的人生都是沒有自我的,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感。

讓「原生家庭」做萬能背鍋黨,其實本質是我們還沒有真正長大,還沒準備好獨立而勇敢地挑起成長的重任。

如今的社會巨嬰遍地,生命好像如草芥般變得一文不值。

在日本靜岡市,一名16歲的高中生在自己房間里玩遊戲時,51歲的父親喊他「吃飯了」,少年隨即惱怒,衝去廚房拿刀刺向父親數次,而父親在送醫後確認死亡,靜岡縣警方以殺人未遂的罪名逮捕了這位少年……

廣西某中學高一男生在宿舍午休時,被室友用水果刀刺中脖子,不治身亡。只因為死者生前叫嫌疑人不要亂晾內褲產生矛盾,引發了這場悲劇。

上海新茂大廈後門卸貨區,一名快遞人員欲進入大樓時,被保安要求出示證件。快遞員一怒之下持刀先後刺傷5名保安。

從日本返回上海的留學生汪某到機場不久,與前去接機的母親發生爭執,隨即取出水果刀,對著母親顧某連刺9刀,導致顧某當場倒地昏迷。

以及最近轟動社交網路的江歌案,一個老師眼中的優等生,因為不滿被分手多次尾隨跟蹤+惡語威脅,一個世人眼中的乖乖女將對自己呵護備至的閨蜜推向深淵,最終這個名叫江歌的善良女孩被這對前情侶「合謀」害死。

……

這幾起命案似乎都有著類似的背景:幾句口角、瑣事爭執、一點不順心都成了殺人的「觸點」。

而分析這些人犯罪的緣由,似乎原生家庭成為了眾矢之的:比如缺愛缺關懷or過分溺愛,最終思想扭曲、引發命案。

如果這樣的問題少年成長在單親家庭里,人們又開始分析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彷彿如果他們生長在完整的幸福家庭中,這樣的災禍就可以避免。

有一種人,他們缺乏為人最起碼的共情能力,即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能力較低,加之表達自己情緒的能力很差,非常容易在暴怒下採取極端行為來捍衛自己。

「你給我造成麻煩,我就要在肉體上消滅你」,這就是他們的邏輯。

他們有這樣的想法、性格、行為,到底是不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所致,這很值得商榷。

家庭因素是很重要,但並不是所有事都要去家庭方面找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會根深蒂固地影響孩子的思維方式和言談舉止。

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不好好管教,引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那麼當孩子長大後他們的「三觀」會根深蒂固的影響他,最終可能會長歪,甚至會犯罪。

但並不是所有的犯罪行為,都要讓原生家庭來背鍋。

同一個家庭中,父母對孩子們付出的愛、熏陶都差不多,但也有孩子成長為慈善家,有的孩子成長為惡魔。

人格研究會發現,同樣是被粗暴對待,不同的孩子會成長出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不堪忍受患上了精神分裂,有的孩子發展為冷血的反社會型人格,有的孩子會變得焦慮退縮但能正常地生活,而有的孩子能夠分清那是父母的問題、不是我的錯,他的焦慮和抑鬱感更少,人格更強大。

這些差別,僅僅用原生家庭來解釋是不夠的,因為一個人天生的素質,會與環境發生交互作用,基因與環境共同影響一個人性格的形成。而一個有覺察能力、分辨能力、選擇意識的個體,也會通過他的努力,跳出原生家庭的禁錮。

這就是所謂的「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精神胚胎」。

而正是這個天生的胚胎,決定了你的基本氣質,和你未來可能發展變化的範圍(比如一個天然內向的人,可能會通過成長變得比自己更外向,卻不太可能比天生外向的人更外向)。

這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對自己有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期待和要求。

你一定有天然的極限,但同時也會有天生的優勢。

你接受最本真、最核心的你自己,同時在一個合理、現實的範圍內努力成長、進步。這會是一個讓你更少自我苛責、更少焦慮的狀態。

你的精神胚胎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你會選擇什麼樣的環境,意識到這一點,能幫我們避免自己變成一味埋怨外界和他人的人。同時對自己的環境保有更多一份的警醒。

如果你的環境持續地不如人意,你需要看看你自己的人格特點是否在其中有一定的影響。

之所以有這麼多人喜歡在自己的至親身上找茬(比如前面提到的父母皆禍害小組),因為這樣做是最簡單的方法,至於能不能解決問題,who cares?

重要的是給自己的缺點找到了借口,負面情緒找到了發泄的缺口,整個人就輕鬆了。

這跟「工作上不順利?和男朋友吵架了?找不到對象?啊,原來是水逆啊」等等諸如此類的情況同理。

當然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但我們不能選擇逃避,不能不負責任。每個人都有自我充分發展的能力,選擇的權利以及追求未來的能力。

在生活中和不要讓情緒控制住你,而是你要理性地去控制情緒。理性思考肯定很累而且現在的社會環境也並不鼓勵我們進行理性思考,所以原生家庭成了萬能的背鍋俠。

給自己的不痛快不如意找借口,你的父母,你的家庭成為了最便捷的選項。

人生就像是一場長跑比賽,原生家庭就好像是起點,這屬於不可控因素,但在過程中,我們還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及時補給營養、不斷提升自己。

有些人之所以深陷原生家庭的漩渦中走出不來,多半是意識不到問題根源或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去翻盤和逆襲,最終只能成為「宿命」下的痴男怨女。

不自怨自艾,不悲天憫人,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成長發展的決定權還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一個人的家庭不是他的宿命,努力的方向和程度才是。

最後請記住:

被你埋怨的父母也只是普通人,如果你不想自己的孩子未來也同樣埋怨你,那麼就別再掘地三尺挖那些陳年舊事,活在當下,改變自我才是你應該做的。

自信、樂觀、勇敢、自控、自立……孩子的好性格,就從你的選擇開始。

本期互動

你的原生家庭是怎樣的?

閱讀原文:mp.weixin.qq.com/s?*KQOc*IsdwJiBXSA8hNOJSh2XfckpphNUM72HMCN5QE-rouB*j9B6eVIOeF5CqbooAmuATyyOIny7Gab6XA1fZf89OqWVUKhbwh41SOjUR8-ck1NYeYS6DfhqdSp2yslVbT8wlOV*VtAhK9gekpcJ-s70Y=&devicetype=Windows-QQBrowser&version=61030004&pass_ticket=qMx7ntinAtmqhVn+C23mCuwc9ZRyUp20kIusGgbFLi0=&uin=MTc1MDA1NjU1&ascene=1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