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是拳法上的問題。

現在不會有人知道楊露禪那時的太極拳是如何打的。

哪怕現在很多大師號稱自己練的最正宗。是不是真的心裡有數。

翁同龢(鹹豐六年狀元,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先後擔任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

他觀楊露禪的拳術後大加讚賞:「楊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似猿猴、手如運球,猶太極渾圓一體也。」並書贈對聯「手捧太極震寰宇,胸懷絕技壓羣英」相祝賀。

就論這一句話:「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似猿猴、手如運球,猶太極渾圓一體也。」想必以翁公見識這個評價具有可信度與權威性。

又看看現代的太極拳。哪個練的拳可以靠的上這句評價?

練的東西可能都不一樣。就好比炒菜都不知道古譜寫的是什麼。只好根據嘗過的人的回憶來炒。後人說味道不像書上描寫的好喫。這種情況很無奈。

————————————————————————

再有就是現在的人練拳的問題了。

孫劍雲前輩

她說過:我的父親孫祿堂先生每天練功八個小時;我本人每天練功四個小時;到了我的弟子每天練功不足兩個小時。現在一些傳統拳師每天練習一兩個小時套路,連個沙袋也不掛,還想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簡直是可笑之極。

這就很明白了。練拳時間和功夫。沒有人能無緣無故的能到。只要練到位。都可以打。

但是現代人又有幾個這麼練的呢?

不要幻想啦。

祝題主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你練了幾天太極拳就來問這個問題?俗話說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年代不同了,今天這個時代我們能記住的是馬雲,劉強東,比爾蓋茨,喬布斯!這是時代的發展,如果今天我們還生活在舊社會,動亂時期,相信會有無數個楊露禪,董海川,孫祿堂,李小龍出現!

在今天的社會環境可謂"英雄無用武之地",打打殺殺的年代已經過去,即便是有在練習或傳承中國武術的個人或門派,早已不再以技擊實戰為主了,所以今天的太極拳實戰打法已經退居二線,以健身養生,延年益壽為主了!

再說國家允許你的只有套路表演,體育競技,藝術欣賞,全民健身鍛煉!即便你說的擂臺賽事也都是商業運作,充其量也僅僅是一臺電視節目!

傳統武術,太極拳的出現都是在社會動亂,自己戰爭戰亂,保命自救,防身自衛,保家衛國的特殊環境下產生的,如果沒有使用技擊實戰價值,那麼你相信太極操、廣場舞可以保命嗎?

今天你質疑太極拳的實戰價值,只能說明你的無知!太極拳實不實戰,不是太極拳的問題,是練拳的人和社會環境的問題!

今天你沒有錢就沒法生存,和你練太極沒有關係,和你能不能打沒關係!你想打,想逞英雄那你絕對是個腦殘!社會不允許了,你還不明白嗎?!


這個問題非常有普遍性,也是廣大太極拳習練者及大眾感興趣的問題,當下如何練,真實實力上都趕不上張三豐和那露蟬大師?首先說一下當下大環境,在我們這個浮躁、功利和追求物慾享受的時代,每個習武者每天用在自己潛心練功上的時間很少很少,怎麼能達到前二位大帥的境界;有的習練太極拳也下足功夫,可有沒有得到明師指導,更不能層次提高;即是下足了功夫,也有好師父。稍有成色,便追逐功利虛榮,沉湎享受,仍然達不到太極拳的最高境界!

其次就是太極拳本身之問題!以內外兼修,身心互益為主,不在肌肉發達及身體抗打堅實;而在輕沉兼備,剛柔內含,介於神明!太極拳慢慢演變成極度深奧的文化拳!楊祖師刪繁就簡,讓王爺,貝勒習武,及宜於推行普及,乃採取簡單的形式。和現在的二十四式、四十二太極拳等。其拳運動形式不急、舒緩、無過不及;其動作也不猛、不英、無激烈鋼猛之弊!故老者、幼者、強者、弱者均可學習。所以要一分為二看問題,有利必有一弊,這就是太極拳慢慢傷失技擊的由來!

最後 ,說一下太極拳的出路!科學技術今人超越古人毫無疑問,許多領域今不如昔,也是不爭事實。太極拳的悲壯是從殺人技,慢慢墮落到現今這種地步!每個習武者都應該互相砥礎,共同努力奮鬥!技擊是武術的精髓和靈魂!向國內外一切技擊理念學習,用科學的方法及系統的段練,為太極甚至武術楊眉吐氣吧!丿


古代冷兵器時代練武就是為了實戰,強身健體根本不重要,實戰中刀槍劍戟死傷難免,練武之人狹路相逢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因此練武都是拼了命的努力。練好武藝也可以改變命運,可以不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種一輩子。國家會選拔武舉人,武狀元保家衛國。王公貴族都需要武藝超羣的人擴充自己的勢力,獲得更多資源。鏢師保護押運財務安全,防止山賊搶劫。哪怕是土匪山賊也需要有實戰能力才能抵抗官府圍剿,搶奪財物生存。地主豪強需要防止土匪搶劫。

而現在練武的實戰價值遠遠沒有冷兵器時代多。練武是個特別苦的差事,力量訓練,靈敏性訓練,抗擊打訓練又疼又累,相對於現在網路遊戲,電影,電視劇,書刊雜誌等豐富多彩的生活。幾乎沒有人能夠幾十年如一日的拼了命的練武了!

因此現在的武術和古代為活命而練不是一個層次。也很難達到古人的境界了!


真實實力上無法比擬前輩一方面是現代人無法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去練功(拳路可能會每天幾遍),但絕大部分人在功力訓練上花費的時間精力很少了,加上不象過去跟師傅十幾年,天天喂手。現在的人拳架打得在標準也是沒功夫的。我89~91年跟馬虹老師改一路學二路(83式陳照奎傳,兼傳每式的技擊含義),這麼多年下來也只聊以自慰的是:我練的是拳而不是操!上擂臺肯定輸,但一對一或二的實戰(打架拚命)也不太會喫大虧的!個人認為,學太極先在拳架上下功夫,如果有更多的精力工進行功力訓練,加上明師指導,超過前輩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謝邀請:張三豐十歲學道,七十來歲後兩次出手,造就了太極在俗人中的聲望。但在道家眼裡也就是平常事。王宗嶽之師,傅山父子,顧道人、高虎臣、宋書銘、甘惔然他們都不會差過楊露禪。現在世人練拳因得不到正確心法,又沒有奮進心怎能有成就。以陳家溝為例:陳家世傳通備拳(山西洪洞通備本是陳卜所傳),陳王庭留下的拳譜也非常了得。陳長興學得綿拳後,陳式家族羣起攻之,說他背叛家傳學外人拳法。陳長興受本家氣也是非常多,好在徒兒爭氣,在天孑腳下打出名聲。可家族人又都來求學,又將家族拳通備扔下。想想放到誰見到不氣?陳長興即以年齡大精力不足為由,教拳有所保留。陳家後人並沒得到全部心法,也不研究通備心法。陳鑫更是私心作怪標新立異想以儒家學說、解釋太極拳(綿拳)。這就是為什麼陳溝老輩人說陳鑫沒練過拳的原因。良心說陳鑫前輩書裏留下了太多好東西,隨然他本人沒練到,但記錄了許多別人的體會與心得。並且虛心地將趙堡傳的蔣發口訣錄上並註明〈來至蔣夫子從山西學得)。九十年代後期陳家連這句話也刪除了,可見功利心之重。而楊家得全部心法後,三代人也墜落了。楊少候喫鴉片、楊登甫不傳(他死前幾天才將內功傳鄭漫青他們)。現學到拳架之人沒得全部心法,想奮進之人要麼從佛家中找、要麼從儒家中求,要麼求財心切。道路不對、心浮氣燥、名聲所累、私心作怪。這樣怎可能再出現露禪、班候父子的成就。世俗中此拳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沒什麼奇怪的了。回答完閉。


「你心浮氣躁,利慾薰心,怎麼能贏?」這是電影《太極張三豐》裏一句臺詞。說句實話話,現在生活節奏這麼快,生活壓力這麼大,又有誰能夠安下心來練功夫呢?又有幾個「大師」教拳不是奔著錢去的呢?我也不是不讓拳師收錢,教跆拳道的可以收錢,教拳擊的也可以收錢,教太極拳的自然也可以收錢,但是你水平不行,靠「小技巧」坑蒙拐騙,能教出什麼好徒弟?俗話說:「太極十年不出門」,有的拳師自己都沒有練幾年就開館受徒了。自己還有什麼時間練拳?說窮文富武不是沒有道理的,自己喫飽了,喝足了。還要有充足的時間去練武,就像孫氏太極拳孫祿堂大師,一天練拳十個多小時,現在又有誰能做到?太極創始人張三豐祖師,遊歷祖國名山大川,跋山涉水,以飛禽走獸為伍,為師。又有誰能做到?沒有一點功夫,早成了野獸的口中食了。孫祿堂大師,人稱「神行太保」,可以攥著馬尾吧,跟著飛奔幾十里地,現在又有誰能做到?現在所謂的「大師」,有幾個出門不是小汽車的?所以說,拋開武術方面來講,現在是出不了像張三豐,楊露禪,孫祿堂那樣的大師的。


武術發展的方向大致分為兩個方向,一是健身,二是技擊格鬥,太極拳也是如此。張,楊等大師生在亂世,亂世是一個靠拳頭說話的年代,武術家要生存,就必須要有技擊的真本事,那個年代人命是不值錢的,立下一張生死狀,死傷自認倒黴,願賭服輸,不服者,若干年以後,輸者本人或門人弟子再次挑戰,這便是江湖的冤冤相報。反觀現在,和平年代的人們追求的是健康長壽,是對生命的尊重,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技擊不再是好勇鬥狠的技術,技擊變成了競技體育的一部分。在實戰中,就筆者所知,傳統武術的外家拳一般傷及人的皮肉,而內家拳一般傷及人的內臟,也就是說,內家拳比較陰柔狠辣,比賽中如果受傷,有可能傷及內臟,技擊比賽中雖然加了許多防護措施,但是人命大於天,對於太極拳等靠內力傷人的拳種,如果打死打傷對方,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也就是說法律上已經限制了太極拳的一些技擊功能。試想,如果xx冬被那位太極拳高手打死打傷,法律會允許嗎?這也正是太極拳的悲哀。因此,太極拳今後的的發展方向只能是一個,健身。世上再無張三豐,楊露禪。


謝邀請。我認為當下太極練家無論如何練,在實力上都難以達到太極宗師張三豐楊露蟬那樣的的水平,。原因有很多,首先,練任何武術都是要有悟性有天賦的。天賦不同,能達到的境界自然不同。會武術容易,,要達到一定的高度很難。不僅要有良好的身體條件,堅韌不拔的性格,更重要的是有學武練武的天賦。即稱為太極宗師,必然極具天賦,是太極的集大成者,加上古人的勤奮與嚴謹精神,練至爐火純青方能出神入化。後人很難與其此肩。

其次,冷兵器時代以後,特別是當下和平時期練武的目地不同,動力不足。過去練太極拳或其它拳,,主要是禦敵防身,是生命尤關的問題,誰也不會拿自已的生命開玩笑。而今天的太極主要是強身健體,已經招式化表演化,太極已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盛名,也就只剩下傳說了。

三是練武環境不同。,古代人練武清心寡慾者多,潛心修練,很少受社會的影響。而今天,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有幾人不心浮氣躁,就連寺廟和尚僧人都在想辦法撈錢。急功近利,急於求成是當今社會的持色。幹擾太多,誘惑太強。君不見,很多搏擊名人,小有成績,就豪車美女,樂不思蜀,更不要提那些招搖撞騙的的所謂太極名家了。


我認為這個問題可能是一個偽命題。就憑那些祖傳的所謂記載就確定張三豐、楊露蟬天下無敵有些草率,那些個太極拳的最高級境界現今即使有也沒人敢說自己達到了,按說現今的訓練方法要比古人科學完善得多,而且今人可以兼收並蓄,互相借鑒,功夫在先人之上是理所應當的。之所以沒人敢挑戰祖師,一是門派的固步自封,不敢允許超過祖師的人出現,把祖師放在無人能及的高度,二是門派之見不可逾越,各門派都要造一個不可戰勝的神出來以維護自己正宗的地位。說白了,說現今無人勝過祖師,只不過是人為的而以。這種觀念不改變,傳統太極拳堪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