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是賈府的二老爺,自幼酷愛讀書,原想堂堂正正地靠科甲出身,不料皇帝體恤功臣後代,直接把他保送到最高學府學習,隨後又升任員外郎。賈政輕鬆地免去了高考的寒窗之苦,又省去了找工作的揪心之痛,這看似搭上了一趟天賜的順風車,豈不知無形之中少了競爭的壓力,自然也就少了前進的動力,使他不知不覺中墜入了不勞而獲的溫柔鄉裏。賈政懶惰疲憊的性格特徵完全可以從這趟順風車上找出根源。

正因爲賈政搭順風車覺得十分舒服,因此再也不願費心勞力地親自動手趕車,個人能力自然逐漸減弱,在此後的歲月裏總是習慣性做錯事、看錯人、搭錯車。

官場里科甲出身的官員衆多,賈政這位恩賜的官三代難免感到底氣不足,因此很少在官場走動。偌大的官場,來到榮國府的除了威逼要人的忠順王爺的長史和宮裏前來敲竹槓的太監,剩下的唯有不時跑來套近乎的賈雨村。在賈雨村面前,賈政有足夠的資本挺直腰桿,因爲是他走後門讓這個落馬貪官東山再起的。賈雨村的巴結奉承讓賈政很是受用,賈政視他爲最信任的本家和知己。賈政大睜兩眼,卻鬧了個燈下黑。最終賈雨村把所知道的賈府隱私都抖了出來,把賈府的災難轉化成了自己加官進爵的資本。賈政高高興興地搭上了前程看好的賈雨村的車,本想借他的車子送自己一程,沒料到冷不防被賈雨村踹下車,摔得頭破血流。

如果說在京城王侯將相的威壓下賈政難有施展手腳的舞臺,那麼他外放了兩次,總該做出一些政績,顯示一點才能吧?實際上並沒有。第一次賈政點了學政,主持一方教育,因手下徇私舞弊,弄得聲名狼藉。第二次他外放江西糧道,在這個讓其他官員眼饞的肥缺任上,他不但不撈錢,反而倒貼傢俬填補。但賈政手下有個叫李十兒的,賈政看他能說會道,於是放手讓他替自己辦事,結果李十兒趁機大撈特撈,不到一年,賈政被參回京。他兩次外任,在其位不謀其政,只管懶洋洋地搭乘手下人的車,任憑他們駕車亂跑一通,翻車摔傷,怎能怪別人?

賈府裏,賈母是一號首長,安享尊榮,不管府裏事務。年富力強的二把手賈政居然學起母親當起了甩手老闆,將家中諸事都交給了侄兒賈璉和侄媳王熙鳳打理,自己整天要麼看書下棋,要麼同清客侃大山。在他眼皮底下,哥哥和侄兒們通宵達旦地喝酒賭博玩女人,甚至還玩出了幾條人命;侄媳營私舞弊,賈府早寅喫卯糧。賈政對此熟視無睹,宛如一尊泥菩薩,直到賈府被抄家時,他才如夢初醒。他以爲自己坐在了一輛逍遙自在的安樂車裏,上有母親引車指路,前有老婆、侄兒、侄媳三駕馬車開道,但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到,正是這些至親至愛把車子趕到了懸崖邊上,最終導致車毀家敗的悲慘結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孟老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縱觀賈政的一生,他是權力象牙塔裏長大的官三代,侯府的蜜水裏泡大的豪門公子,可他不管是官幾代,家境多殷實,如果既不引路,也不駕車,只是閉着眼睛去搭順風車,不倒臺纔怪。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