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遊戲】遊戲和真實中的騎士板甲,真的能防弓箭和鈍器攻擊嗎

來自專欄《不止遊戲》遊戲中的真實背景24 人贊了文章 看視頻! https://www.zhihu.com/video/1023178056755806208

歡迎收看不止遊戲第58期,我是喬伊,上期我們講了維京勇士,這期我們來接著講騎士。相比維京人對於大部分人而言較為陌生,騎士則是許多人較為了解的身份。我們在各種書籍電影遊戲中,都能看到騎士的影子。例如騎砍,魔獸,黑魂,刺客信條等都是典型的的例子。基本上一旦有一點西方冷兵器題材的電影和遊戲,騎士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騎士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算一種階級,處於貴族階級的最下層。更多意義上來指為領主作戰的戰士。

在中世紀各國貴族領主們,為了在戰爭中有優勢兵種,都有自己的組建的騎士,他們會悉心培養一些貴族男孩使之成為騎士。從男孩起就要送到一個騎士家庭去培養。從騎士禮儀,到騎士七藝。整個培養過程需要十多年。直到能有能力擔任,就會受封成為真正的騎士。

受封后的騎士會在領主的軍隊中服役,而領主也會賜予他們封地(一般是個莊園之類的)。

小時候我們玩過街機圓桌騎士,圓桌騎士就是傳說不列顛亞瑟王的一群騎士。開會的時候就在個大圓桌子上開會。理論上在圓桌沒有主位之分,大家發言地位平等。後來圓桌這個含義代表著「平等」和「團結」而流傳至今。

既讓講到騎士,那就不得不說騎士的板甲。包括我在內,有部分對護甲和冷兵器不是特別熟悉的觀眾會陷入一種誤區,就是受到一些遊戲和影視作品的影響。裡面的板甲騎士等通常設定為防護很高,但為了平衡性會降低移速和靈活性。導致不少人也認為板甲的過於厚重,讓騎士行動笨拙不堪。甚至說騎士穿板甲太重了,上馬都都要吊上去。實際上根據一些資料顯示,一套設計合理的板甲,重量平均在25公斤左右。並且不是你手提著個25公斤的重量來算,因為板甲是穿在身上的,板甲的構件重量會分別由你的肩膀四肢頭頂來分擔。現代的士兵負重在25公斤以上也能奔跑翻越各種障礙。所以騎士的全身板甲並不算重。

。。。。。。

關於板甲的靈活性問題,板甲通過數百年的發展和在戰爭中的考驗,在靈活性上已經有很好的改善,並不會限制關節活動。其實有時候想一想,以前打仗近距離和敵人刀劍對砍,要是板甲限制你手抬不起來,人轉不了身,被人當木頭一樣打,早就被歷史淘汰了。一套合身的板甲基本不影響穿著的人正常的活動。所以哪怕被人從馬上捅下來倒地,也能自由起身繼續作戰。

也就是說板甲的靈活性,黑暗之魂這遊戲並沒有騙你。

不過這裡說一點,如果真是在兩軍騎著馬交戰時掉下來,失去了戰馬給你提供的機動和高度,是非常危險和致命的。

關於騎士板甲的防護,板甲的厚度通常在2-3mm左右。對於刀劍劈砍防護極高,那麼對於弓箭,板甲的防護性能如何呢?這裡討論的是鍛造和材質技術達標的板甲

我在研究了一下關於弓箭穿刺板甲的大量資料,大部分弓箭包括所謂破甲箭頭之類的弓箭,也很難擊穿板甲。當然 這裡的擊穿肯定是指弓箭穿透板甲殺傷騎士。

但從視頻畫面上看出弓箭在近距離射擊,板甲通常情況是出現一個小的凹洞。而箭頭直接卡在板甲上或者被板甲彈飛。騎士通常不會只穿板甲,裡面還有鎖甲和武裝衣。這種程度的穿透,對於算作複合裝甲的騎士來說基本問題不大。而隔遠了的話,弓箭的殺傷力對於板甲來說基本就更低了。弓箭要射死板甲騎士,除非特別倒霉直接射在板甲之間的縫隙。不然連弩這種機械蓄力的箭,也很難對板甲騎士造成致命的傷害。

那鈍器攻擊騎士的板甲效果如何呢。鈍器攻擊如鏈甲,鱗甲等有很好的效果,然而對於板甲來說作用還是有限。因為當時那些人也研究了鈍器的攻擊效果和原理。通過鈍器敲砸護甲來直接將力傳遞到人體造成傷害,讓護甲側重於銳器的防護失效。於是他們講板甲加以改進,例如板甲鍛造來凸起一定幅度,留下和身體之間的空隙。普通鈍器敲擊可以通過板甲形變了吸收動能。就算砸凹進去裡面還有鏈甲和武裝衣來保護騎士。

包括頭盔也會有凸起的造型,也能避免鈍器攻擊。並且這個凸起的設計增大安全空間,還能抵禦鑿擊類的武器,這樣看起來,黑魂中的洋蔥騎士的板甲是最抗鈍器攻擊的。

而且有些板甲的凸起還會帶一些傾斜,有點帶坦克的傾斜裝甲的意思將早期火槍彈丸彈開。不過鈍器攻擊板甲這種情況,都是在通常情況下討論的。萬一遇上一個力大無窮的人手持重型鈍器,或者找個攻城錘來,一砸上去人都飛幾米遠,那什麼甲也白搭。

這裡說了板甲很多好處,那有沒有壞處呢,肯定也是有的。比如大家看榮耀戰魂中仲裁者這個頭盔,把整個頭部和面部防護起來。防護效果倒是好,不過視野受限,例如我給大家找一個主視角的冷兵器格鬥大賽的視頻。這個視角就比較直觀的看到打鬥中的情況,然後我做了一個這種孔洞頭盔的效果給大家看看就很清楚看見這個效果。

榮耀戰魂中征服者這個桶盔,早期的桶盔頭上是平的,但戴這種平桶盔的騎士發現一個問題,這劍砍上去還是感覺挺疼的啊,後來的桶盔頭頂就變成斜的了,能有效減輕砍頭上的傷害。

那麼既然板甲在冷兵器時代效果不錯,為什麼不人人都穿呢。

我查了不少關於當時各種物價購買力,貨幣等資料。首先是時代跨度大,一來就是好幾百年。各國的貨幣又不統一,不同的地方生產技術也有差異。再加上數百年來的跨度導致貨幣通貨膨脹,製作成本也會隨著技術的發展而降低。以前昂貴的東西之後反而很便宜。鋁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反正一大堆資料差點把我都看暈了,最後我只能大概得出一個結論:

早期的全身定製,又要合身的板甲,確實造價昂貴,基本都是一些有錢的貴族才搞的起的。對於普通士兵而言,只能得到一些半身的,或者只有擋前面的板甲,或者就是鏈甲等別的護甲。

水力鍛錘,不過這圖是在做船錨

也就是早期的全身板甲昂貴,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和技術的提高,如水力鍛錘技術的出現,可以進行量產,板甲的價格也開始下跌,能夠成批量的裝備部隊,而不是少數貴族騎士的專享。

好了,說了那麼多騎士的板甲,這時候有觀眾想問了,那既然板甲那麼強,雙方要是都穿板甲豈不是打仗不死人呢嗎?

當然不是,尤其是全是板甲確實防護出色,但也不可能無懈可擊。那個時候人們也開始在劍法等方面開始研究怎麼擊殺板甲騎士。騎士那個時候的武器用的較多的是手半劍。典型特徵就是有十字護手,劍柄較長,一隻手握住還可以多一半劍柄,這樣單雙手持劍都可以。於是騎士們開始研究半劍攻擊的招式。例如握住劍刃反向用劍柄的配重球去砸擊敵人。或者正面握住劍刃,這樣能更好的控制劍鋒的刺向敵人板甲縫隙。這個劍刃是全部開刃的,那有人說手去握不是把自己給割傷了?其實用裸手都可以,這要通過一個專門的握法來握住劍刃,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這種握法將手指用力按住劍身兩側,防止劍刃在手上滑動。這樣就能避免劍刃的傷害。但最好來說還是要戴手套,萬一手出汗打滑,就按不住劍身了,人家劍一抽你的手指就沒了。

總的來說要擊潰一個全身板甲騎士確實很難,核心戰術基本就是儘可能用劍鋒,匕首攻擊板甲縫隙薄弱處。

騎士在交戰的時候會穿著戰袍,在平時有裝飾性和儀式性的作用,在戰爭中大家都穿著板甲戴著頭盔,打混亂了就得靠戰袍來分辨敵我,同時有觀眾也指出戰袍可以遮擋板甲縫隙處,讓敵人近距離攻擊摸不清薄弱位置。

那麼既然冷兵器很難擊潰全身板甲騎士,作為熱兵器的火槍呢?很多人認為火槍的出現,對板甲騎士出現了剋制。我研究了一下發現。其實早期的火槍也並不能擊潰板甲。當然這裡依然討論是做工和材質合格的板甲。早期的火槍發射的是彈丸,而不是如現在專門設計的各類型子彈。就如同我剛才說的,板甲的凸起與傾斜設計,能有效抵擋早期的火槍彈丸,甚至能將其彈開。但隨著熱兵器成為了時代發展的主流,其火槍技術更新迭代太快了。無論是裝填,精度,射程,威力一直在不斷提升。慢慢的,板甲騎士對於火槍的攻擊已經無法招架了。

但並不能就此說火槍讓騎士退出了歷史舞台,只能說火槍是一部分原因。板甲騎士仍然在歷史舞台中發揮作用,畢竟在當時沒有摩托化,騎士的馬仍然是戰場突擊的關鍵。並且在偵察和迂迴等任務中也有重要用途。

關於騎士和騎士階級的沒落,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我查了一些專業的論文和資料 給大家大概總結一下騎士沒落的原因。

一個是性價比的問題,僱傭兵的興起讓貴族們對軍事力量有了更多的選擇。不用再費心費力來培養一個騎士。

二是騎士作為曾經一個貴族階級的最下層,到之後頭銜的價值和榮光開始衰退,甚至可以花錢來買。而騎士也被後時代的人通過各種文化和藝術作品所衰敗。讓曾經嚮往騎士的人開始對此不在感興趣。

三,貴族和王權之間的矛盾,宗教和王權的矛盾,曾經支持和培養騎士的貴族教廷們勢力不斷下降,讓騎士和騎士團也隨著他們的衰落而逐漸失去影響力。

最後一個也就是矛與盾的問題,早期板甲還能抵擋稚嫩的火槍攻擊,而火槍的飛速發展讓板甲的防護技術追不上了。同時熱兵器開始成為了戰爭的主流,曾經依靠板甲的堅實防護叱吒風雲的騎士們,無奈解甲歸田。

綜合各種因素,讓騎士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中,只留下了如騎士精神,頭銜等一些儀式化的東西殘存。而那個時代板甲騎士騎著戰馬集群衝鋒的宏偉場面,也只有在各種藝術作品中才能看見了。

感謝收看本期的不止遊戲,喜歡的觀眾朋友們可以點擊觀眾,我是喬伊,我們下期再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