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百樣好,花無千日紅。何況在那個經歷了日寇入侵,山河破碎的時代。陸小曼的父親陸定日本留洋,師從伊藤博文,其後丈夫王庚更是美國西點,和艾森豪威爾同學,再嫁詩人徐志摩也是名揚海內,但是最後卻不得靠翁瑞午接濟,解放後,得第一人上海市長陳帥的關懷才謀得一職。

陸定是國黨要員,進入財政部工作過,也一起參與銀行創建。從小也是對女兒寄予厚望,用心培養,所以陸小曼少時便中英文俱佳,而且畫畫更是師從名師,後來進入交際圈,一下成為著名的交際花。上海唐瑛,北京陸眉,一時並稱。而且其父特意為她選了寒門出身但是本身有才幹的王庚為婿,結果呢。陸小曼卻和徐志摩日久深情,以至於離婚。此舉大傷當時雙方父母之心。在陸定去世後,家庭也就敗落了,孃家自保尚難,哪還有餘力接濟陸小曼。

和徐志摩結婚後,陸小曼又不得徐家認可,這讓一貫嬌生慣養的陸小曼心情十分鬱悶。再加上小時因為胃痛養成吸大煙的不良習慣,所以無法力圖上進,追求文學或者畫畫上的更進一步發展。雖然其間有和徐志摩共創了卞昆崗等戲劇,但是在一眾大家之間成長的陸小曼終於沒在文學上沒有更好的成就。徐志摩因為文學出名,所以大幾所大學任教,所得收入大部分給陸小曼,但是依然捉襟見肘,陸小曼花費太大了。後來徐飛機失事,沒了生活來源,而徐父家又不承認這門媳婦,又以此深怪陸小曼,所以開始並不願意接濟。後來徐家聽說陸小曼生活落魄,也曾託人帶過錢,但是陸小曼拒絕了,陸也是很有骨氣的人。

徐去世後,陸小曼一改往日的生活,從此深居簡出,斷絕了一應的交際應酬。立意為徐志摩作品編輯出版,完成徐志摩的日記,散人詩作出版。其間因為日記又疑似和凌霜華,林徽因發生衝突,鬧到胡適出面調和。雖然出版了一些,但是未曾完成整理出版全集的願望。之後更是心冷,沒有了求世俗認可的心思了。所以生活更見落魄。翁瑞午雖然自己家裡負擔也很重,但是卻依然無數年如一日,接濟陸小曼。陸小曼雖然接受了翁瑞午,但是終身沒有再嫁。

人在江湖,很多身不由己。陸小曼最後的結局,雖然和她前期過於自我任性的作風離不開,但是在徐身故後,痛心疾首,從此改變,其心境可知該如何悲涼。那時候的她應該早已不在乎世俗的繁華了,所以順其自然,根本無心改變窮困潦倒的局面,之後國家更經戰亂,生活就更難了。

(圖為人間四月天劇照)


為何窮困潦倒,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兩位的婚姻。

徐志摩認識陸小曼的時候,兩人可以說是一見如故,但是這二位當時可都是有家室的人,徐志摩的老婆還懷有身孕。這事你看看,咋說也不能是長臉的事不是。兩個人結合的時候梁啟超作為證婚人,在新婚當天就對此事當眾對二位進行了批評。

也正是因為二人不被社會輿論所認可的婚姻,直接導致了徐志摩和陸小曼雙雙和家裡鬧掰,這就是陸小曼的父親為什麼不給陸小曼生活費,而徐志摩家裡也不再支持二人任何費用,哪怕事徐志摩在世的時候。

當然,徐志摩也屬於社會精英階層,收入依然比較客觀。但陸小曼的家境十分優越,陸小曼從小就養成了高消費標準的生活習慣,況且陸小曼還有抽大煙的愛好,所以徐志摩一個人的收入是遠遠不夠兩人日常開銷,致使生活潦倒。

徐志摩去世之後,陸小曼的生活就更加慘淡了。


「行長」咋了,不搞灰色收入,就靠清水衙門的那麼點薄酬,養一大家人尚入不敷出呢?還哪有餘錢給她!

再者說了,「行長」不可能當一輩子吧……

徐志摩,何許人也?花心大蘿蔔一枚,吸金能力有限。

最主要的在於我們的陸大美人崇尚上流社會紙醉金迷、錦衣玉食、花天酒地、溫馨浪漫的物質生活,而彼時物價高漲……

還有哇!她本人又不是端的鐵飯碗……

在種種堅船利炮的攻擊下,她除了高舉「窮困潦倒」的大旗,還能做啥……

大夥兒都來說道說道吧!!


張幼儀為義女,繼位打理銀行,辦實業。在徐志摩在世時,徐家已不供徐陸經濟開支。


因為徐志摩的父親不同意他們的婚事,認為女子應該從一而終,感覺到陸小曼有輕浮的地方,他們喜歡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張幼儀。徐志摩死後由於翁瑞午的原因沒有贍養陸小曼,而高傲的陸小曼也沒有接受徐家的財產(徐家贈與她和徐志摩的房子)和要求被贍養。


看樣行長明智,銀行不是自家的!詩人大悟視金錢於無存,妻子賢惠貧賊愛不移!一一引航者!


她的命是如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