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台南登革热疫情,于 10/25 前的台南团,暂不开放报名 ※

《跟著董事长游台湾》的官网大剌剌地标示著台南团没办法成行,

11/7才会出第一团,那我就不客气在格子里先出发啰!

 

6:55发车,上车地点同样是捷运忠孝复兴站2号出口,

一样有阜杭早餐、导览耳机及欧舒丹L'Occitane沐浴用品旅行组。

7:50 / 9:20分别在湖口休息站及清水休息站上洗手间,

接下来不再停靠,直接开往台南。

 

12:00抵达度小月担仔面

 

度缩01  

拥有120年历史的度小月虽同样让人有「哪一家才是正宗」的困扰,

不过身为跟团的旅人相信每一次都会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今天进的是2008年才开幕,位于中正路101号的旗鉴店

 

度缩02  

度小月传统的「炉灶煮面摊」就设在大门内的右手边,

师傅坐在面摊内的矮凳上忙著为客人调制招牌担仔面。

 

度15  

或许一百多年前的第一代始祖洪芋头的“给西”较阳春,

不过肉燥的好滋味一直传承至今。

 

度11  

这个铁锅自然不是洪芋头用的那只,虽然它的锅边也是附著厚厚的胶质。

据第四代表示铁锅要经养锅数十年来培养感情,

然后才得以接下熬煮卤汁的重任。

千万别小看里头闪闪发亮的卤汁,它得用老卤汁再加猪后腿碎肉及葱头,

历经9个小时才熬煮完成。真的很感动啊!

至于始祖没沾过水的百年铁锅已功成身退,目前在旗鉴店的展示柜颐养天年。

 

请以最高的敬意来看待这碗度小月担仔面

度14  

汤头是用大量的宜兰无毒虾的虾头经2个半钟头所熬成,

油面则由合作了半个世纪的老厂商特制。

由于店家非常重视担仔面给客人的「视觉享受」,

所以豆芽菜放在最下面,面体要呈圆形,肉燥更须均匀分布;

接著配上香菜、蒜末、虾仁及五印醋,

一碗传承百年以上的担仔面于焉完成,

绝对是汤鲜面Q

 

当然午餐不只有这么一小碗面,上菜啰!

度缩03  

 

 

1:10上车,车行10分钟后便下车步行,

开始参观今日的第一个行程「赤崁文化园区」。

此区块拥有3个国定古迹,包括祀典武庙大天后宫赤崁楼

 

文04  

祀典武庙(大关帝庙)约建于明郑时期(1662~1683),主祀武圣关公

 

文01  

这位是我们今天的导览老师,为人很亲切。

 

文02  

祀典武庙是一座纵深式配置的三开间三进两廊式庙宇建筑,

平日倒显得宁静清幽。

 

文03  

祀典武庙的阈(音ㄩˋ,门槛)极高,据说当年是为了禁止妇女进入而设。

匆匆浏览约5分钟便赶往主祀天上圣母(妈祖)大天后宫…….

 

在此要先提一下南明宁靖王朱术桂(1617~1683)

他在1663(永历17)被郑经迎到台湾后,住进为其打造的宁靖王府邸。

当施琅在1683年攻下澎湖大败明郑水师,宁靖王便决定殉国;

在悬梁自缢之前留下遗命,就是将府邸改为今日所见的大天后宫

至于之前参观过的祀典武庙,有学者推测应是由宁靖王府的关帝厅所改建。

王府不愧为王府,面子挺大。

呵呵………..不是,是面积挺大呢!

 

 

文05  

从祀典武庙右侧的小巷弄走进去,在抵达大天后宫前会先经过梳妆楼

 

 

文06  

据说是妈祖托梦表示需要化妆间打点自己(),于是庙方斥资近千万,

将一旁原属于宗人府(南明宗室)遗址的废弃民宅买下,

建了这座古色古香的妈祖梳妆楼

文08  

 

 

文10  

由于大天后宫在政治上有重要的象征地位(南明最后一个政权的覆灭)

所以1683年施琅选择在此接受郑克塽的投降;

18956月下旬大将军刘永福被拥立为台湾民主国第2任总统时,

总统府也是设在大天后宫。

 

咱们就来粗浅地欣赏大天后宫的建筑文物之美……….

 

古碑/石雕

文缩01  

三川门前有道光年间的青斗石狮一对

三川门两侧有螭虎堵  五福临门  招财进宝/松鹤延年 壁雕

 

文34  

三川门前的透雕观音山石龙柱是由人称「木成司」的张木成(1905~1994)所雕

 

文缩02  

拜殿的明代蟠龙半浮雕白石龙柱,龙身盘旋而下,龙首上扬,

被有「台湾史迹百科活字典」之称的林衡道誉为台湾仅有之优美龙柱。

 

 

文37  

御路卧龙石(螭蜌ㄔㄅ一ˋ)是宁靖王府的遗物,有351年的历史啰!

文12  

 

 

文32  

施琅在1685(康熙24)立此「平台纪略碑记」,

表述其平台经过、善后与安抚措施。

 

文33  

额刻团龙纹饰,边框行龙纹饰,呈现早期古朴浑厚的石雕风格,

这块花岗岩石碑更是现今台湾所保存的最早清碑。

 

 

香炉/

文36  

正殿的铁制香炉(1856)

由于1856年大天后宫重修,前后共恭制了8个香炉。

 

文38  

蒋公鼎」是台湾府知府蒋元枢命工在1776年督造,为台南保存最久的铜鼎。

 

 

御匾 

文31  

正殿的御匾:

2008马英九总统所献【慈航普济】匾

1991李登辉总统所献【海庆安澜】匾

2004陈水扁总统所献【慈云惠济】匾

(两蒋没有送御匾的习惯?)

 

文15  

同样位于正殿的御匾:

1881光绪帝御赐【与天同功】匾

1853咸丰帝御赐【德侔厚载】匾

 

没拍到的还有1685康熙帝御赐【辉煌海澨】匾

1726雍正帝御赐【神昭海表】匾

1786乾隆帝御赐【佑济昭灵】匾

1798嘉庆帝御赐【海国安澜】匾

1818年的嘉庆大火烧毁在此之前的所有御匾,

所以光绪及咸丰的御匾才是皇帝钦赐原匾,可要好好仰望一番喔!

 

 

木雕

文21  

三川门上方的三层斗拱牌楼及夔龙格扇

文11  

 

文17  

檐前力士扛梁斗座

 

 

彩绘

文缩03  

 

 

综合之美

文缩04  

龙目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据说井水仍清澈甘甜。

 

续往赤崁楼………

 

 

赤14  

赤崁楼的前身是欧式建筑的普罗民遮城(1653年荷兰人所建)

主体呈四方形,上有砖房一幢。

在东北与西南角各有一凸出的「棱堡」,亦筑有砖房;

棱堡四角皆有瞭望亭,为圆顶六角柱型建物。

 

赤01  

今日的赤崁楼一点都不见过去的欧风,而是属于阁楼式门楼,

海神庙文昌阁及普罗民遮城的残迹所组成。

 

赤02  

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人,取得普罗民遮城,

所以赤崁楼的重要精神地标肯定是1979年的「郑成功受降图」。

有趣的是原本跪降的荷兰人在1983年因为来访的荷兰议员抗议,

于是悄悄地站起来,2009年更把基座的字样从受降改成议和

 

 

赤21  

正对出入口的海神庙台基边,排列9座以金门花岗石雕刻而成的赑屭御碑

这是1788乾隆皇帝为了表彰陜甘总督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有功所特赐。

 

赤04  

每块石碑高3.1公尺,宽1.4公尺,其中四座全刻满文,

四座全刻汉文,一座汉满文合刻。

(原本乾隆皇帝颁了10座石碑及10个赑屭碑座,

其中一座汉满文合刻赑屭御碑在因缘际会下,现安置于嘉义公园。)

赑屭御碑后正好拍到漂亮的「书叶竹节窗

 

赤10  

碑石下压的是龙王九子中的赑屭(音:必夕)

它形似龟,喜负重,所以常见于驮碑。

下次记得别叫它乌龟喔!

 

 

赤18  

立于海神庙及文昌阁的楼基墙面有二十多块碑石,称为「小碑林」,

这是其中一个刻著「皇墙」两字的乾隆时的义民碑。

 

赤16  

军工厂图」碑属于营造图碑

 

 

赤05  

站在小碑林抬头欣赏海神庙的楼阁建筑

 

赤缩01  

现在悬挂「赤崁楼」门匾的阁楼其实就是「海神庙」,

绿釉花瓶栏杆很有古意。

 

赤24  

 

 

最后要分享的是2普罗民遮城残迹……….

赤06  

普城东北棱堡残迹

其墙垣坚厚,可见当年为了防止「郭怀一事件」重演,

这座城堡设计了很强的防御系统,此凹洞有可能是昔日砲座所在。

 

赤19  

普罗民遮城堡门原始入口

位于文昌阁台基下方有一个城堡旧门入口是在1944年挖掘到的,

为了顾及上面建物的安全,挖掘的深度只到文昌阁尾椽,

但已经可以看见门内上楼的石阶痕迹及拱门等。

3:20上车前往第二个行程「孔庙文化园区………

 

 

~~后记~~

原本计划台南两天一夜分2篇写完,

但内容实在是太多,只好自行腰斩,

第一天行程的下半场先让大家喘口气再续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