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观察,学习剑道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和年轻白领,年龄基本集中分布20-35之间。

学习击剑的绝大部分是未成年人,再就是他们一起跟著学的家长。年龄集中在7-15岁,再就是35-45这个区间。一个大几百人的击剑馆,20-35岁这个年龄段的业余练习者,是绝对的少数派。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呢?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恰好近日与国家级击剑教练也谈及这个问题。练习「剑道」的其主流意识与实践是社会群体时尚生活方式。需要有一定的个人经济能力与兴趣;而通常练习「击剑」的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一定是小众与外在主观意志--家长与教练的成才预期。所以我的意见社会化的「击剑生活方式」与「击剑运动」是两个不同的社会认知与参与。


有专业运动员,又是商业化浓重的竞技体育,请问为啥玩击剑?

剑道就不一样了,磨时间磨十年四段总有的,当地也算前辈。


剑道一般都是有点死宅基础的。


击剑是一项成熟的奥运会项目,和乒乓球、网球、跆拳道等一样,是家长给小孩报运动类兴趣班的一个选项,成年往上基本是专业运动员或者教练。

剑道不是奥运会项目,是日本的一项武术类运动,不属于我国家长的兴趣班范畴。现在我国的剑道馆基本集中在北上广、长三角和福建等容易接触日本文化的地区,社员一般是出于个人兴趣参加(死宅限定无误)。有条件的地区比如杭州、宁波某些中学会有剑道社团,也有未成年练习剑道。但大部分还是进入大学后,有大量自由支配时间,开始学习剑道。

其实真正该问的是为什么我国的传统剑术没有像日本剑道这样体系化、职业化,而成为各种神棍流……


岛国动漫影响功不可没


谢邀

击剑早就进奥运会了,民众认知度还是比剑道高很多的。

以至于现在我周围还是有不少人以为击剑和剑道是一个东西


中国击剑入世晚,但是水平不低,尤其70年代夺冠和2000年三剑客,08年再夺冠,至今专业击剑在民间绝对也是较为小众的运动项目。而且击剑也是作为西方文化价值相对有共通性和代表性的文化。作为比赛项目已经有统一和完整的比赛规则竞技化

无论击剑还是剑道,在西方还是日本都是文化组成重要的一块。国内业余一没有相对应的文化底蕴,二没有公众认知度,主要是慕洋流和yy派,出现年龄断层实在太正常了。而且从教练水平来说,中国教练办班办校的相当一大部分放在国际上也是业余水平,没有审定标准参差不齐的结果我觉得一大部分人是抱著练广场舞的心态学习的,没顶级专业水准自然没办法传承,只能从潮流的角度来说国内的业余学习。赶潮流当然有年龄代沟和认知,所以我觉得还是很正常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