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暨2019中西醫結合論壇於4月12日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召開。論壇由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全國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聯盟和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主辦,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和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協辦,廣東省中醫院承辦。陳可冀、張伯禮、吳以嶺以及葛均波院士擔任論壇名譽主席,廣東省中醫院胸痛中心醫療總監張敏州教授擔任論壇主席,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郭力恆教授擔任論壇執行主席。本次論壇的主題爲“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聯盟成立5週年回顧與展望”。廣東省中醫院胸痛中心主任鄒旭教授主持開幕式,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葛均波院士,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王省良,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會長、廣東省中醫院名譽院長呂玉波,廣東省廣府文化研究會廖偉陽會長,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金世明教授,廣東省中醫院黨委副書記蔣四川等領導和專家以及霍勇教授、呂樹錚教授、吳宗貴教授、毛靜遠教授等來自全國各地50多位著名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心血管領域專家出席論壇,圍繞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聯盟的工作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學術交流。

葛均波院士、廖偉陽會長、王省良校長和張敏州教授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對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聯盟成立五年來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並對聯盟未來的發展做出了指示。國醫大師陳可冀院士發來賀電並題詞:救死扶傷,成效卓著。祝賀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聯盟成立五週年。

論壇主席張敏州教授在主題演講中指出,儘管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率逐年上升,但死亡率並未隨現代診療技術的提高而降低,這表明現在迫切需要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標準化和規範化。而聯盟的重要目標就是控制急性心肌梗死發病率、提高其救治水平。聯盟成立五年來,在中醫藥防治心肌梗死方面進行不斷探索研究,在對促進中醫藥防治心梗水平的提高、增進學界和業界前沿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等方面發揮積極影響。更爲重要的是,聯盟在構建我國心梗臨牀研究平臺、提升心梗中醫藥治療技術、形成中醫藥防治心梗方案的規範和推廣相關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

2015年4月10日,由陳可冀院士及張敏州教授牽頭,聯合國內衆多中醫、西醫及中西醫結合領域心血管病專家、中醫藥創新企業在廣州正式成立“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聯盟”!聯盟成立後一直站在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肌梗死的前沿,舉辦“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中西醫結合論壇”“全國中醫院冠心病介入論壇”,以及“‘心血管病·南北交融’陳可冀院士學術思想傳承大會”等國內重要的學術會議,圍繞心肌梗死中醫藥傳承和創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制定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臨牀路徑,先後發佈國內首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急性心肌梗死中醫臨牀診療指南》《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統及規範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得到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立項爲團體標準並推廣,該指南英文版將在SCI收錄期刊上發佈,力助中醫藥走向國際,讓高質量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在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方面產生重大的影響。

2019年,在聯盟的推動下,由廣東省中醫院牽頭,聯合新疆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單位共同完成的《益氣活血化痰法對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臨牀效果與作用機制》項目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名申報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由陳可冀院士和張伯禮院士主持評價及鑑定,以此爲契機讓高質量的中西醫結合研究成果依據走向國際舞臺。

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聯盟將在陳可冀、張伯禮、吳以嶺和葛均波院士等專家的指導下,繼續站在中西醫結合的學術前沿,以心肌梗死中醫藥防治的臨牀療效,推動相關的臨牀和基礎研究、新藥研發和人才培養,填補該領域的空白;推廣中西醫結合規範治療方案、構建中醫院心肌梗死防治網絡、建立中醫院心肌梗死臨牀大數據註冊平臺和開展中醫院心肌梗死基礎研究、臨牀救治、康復預防及管理的培訓工作,爭創成爲國內中西醫結合醫療行業的典範。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重症醫學科 廖鵬達

編輯:王軍飛 責編:宋莉萍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