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從中獲得一定的利益,且確定沒人會知曉是你做的,你也不會再任何層面上受到追究(無論是世俗的還是宗教的)


這個不是那個按按鈕會死人的電影的套路么?

人的生物性意志是以保護個體生存來實踐群體生存的,所以除了極少數覺醒的人以外,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犧牲他人自己獲利的。


所謂盡十方世界無一人不是我。

這就好比月亮不是我的,我也能觀賞它。華為不是我的,但華為的技術我也享受到了。

有人做了壞事,影響了社會環境,難道自己就真的感覺不出好壞?

不說這麼遠的,隨地丟垃圾,不就是這樣?


謝邀!

要看能從中獲得的利益大小,絕大多數情況下我不會做。

因為我自己知道啊,自己不會內心毫無波瀾不自我追究。


巧了,這個問題,我在20多年前就調查過。

我問過好多好多人,結論是,99%以上的人都是殺人越貨的強盜,只不過在現實中沒有膽量而已。

原先我問的問題是,如果一個富商全家突然死光光,然後財產會變成你的,,只要你心裡說一聲yes,所以任何人都不知道是你做的,不會有任何報應,,1.你願意嗎?2.你覺得社會上其他人有多大比例的人願意?

我一直到多年以後差不多問了上千人,結論如上。


在現實中,如果你是一個好人,人性會自責,很多時候別人的指責也只是喚起你的自責而已,最終否定自己的還是自己,我估計你會克制自己。

如果你是一個壞人,你不會自責,也不會在乎,但你會懷疑,懷疑你得到的這個信息,我同樣懷疑你是否去做。

但如果給兩種情況無限的時間,最終大家都會選擇做,可能是因為好奇吧,只不過做完之後不同的人得到的不一樣罷了。


人通常有利會去做,潛意識不接受這不道德,他會認為這是對的,因為有利,如果對自己不利,他會認真思考對與錯,人都是自私的,這種人太多了,情商高的人會自然考慮自己利弊,智商高考慮對錯,生活中智商高吃虧。


這個問題可以歸納為統計學的問題,在個人獲得的利益是一個常數時,我把它看作一個正態分散式的圖形,縱軸代表了作出行動的人數,橫軸代表了損害他人利益大小的程度。這個正態分布圖的向下開口將隨著個人獲得的利益的大小而變化,當利益足夠大,那向下的開口越窄,縱向數值越高;反之,那向下開口越寬,縱向數值越低。當然不同的文明或不同的社會狀況將會對「利益」的取值會有不同的判斷。


咱們不如換一個角度來想想看。

大概,作為一個普通人,你做完這件事,會有兩種情緒同時疊加在你身上的。

一方面獲利使你高興。

另一方面有人因你獲利而無端遭殃,再加上你已意識到自身的行為並不道德,這多多少少也會讓你有點不愉快。

後面就是經典的兩個小人打架了。

如果獲利的高興讓你壓抑住不道德行為造成的不安,那麼下次你大概率還會做同樣的選擇。

如果道德感迫使你寧願不獲利也不願無故傷害他人,那麼下次你大概率還會做同樣的選擇。

也許在最初的時候,我們都差不多善良,只是生活里千萬次不起眼的選擇,讓我們的差異越來越大!

所以不要靠神明,不要怪環境,一個人的今天的樣子,大概率是自己無意識的選擇里成就的!


題主的問題比較寬泛,因為題目中並未涉及使別人受害的程度和自己獲利的程度。

我舉個例子,我們小時候都有一種幻想,全國人民一人給我一塊錢,這樣我就有十幾億了,是不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如此一來,全國人民都沒什麼太大的損失,但我卻獲得了很大一筆財富,何樂而不為?這不也是大多數集資的手法嗎

但我如果使某我不認識的人家破人亡,然後我獲得一塊錢,這個交易你做嗎?顯然也是不會做的。

所以現代社會,這一切都建立在出多少錢,干多少事之上,即使絕對主義道德,也不攔著別人做生意啊,對不對?


謝邀。

都已經「不合法」了,還有什麼好說的?!

要麼期待法不責眾,要麼指望「天知地知」。可俗語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為什麼賭徒不能金盤洗手,總是家破人亡。為何警察總要為犯罪嫌疑人建立指紋庫和DNA庫?


既然你問出了這個問題,就說明了你的顧慮 ——人永遠騙不了自己。

這場與自己良心的大戰主要看你挺哪一邊了。

分享一下我做重大抉擇的時候自問的三個問題,

  1. 這是你自己想做的嗎?
  2. 會不會傷害他人?
  3. 如果發生意外你是不是有能力承擔這個責任?如果三個答案都是正向的,JUST DO IT.


要看獲利是多少,誘惑有多大。

你要換一個角度來說,做出不道德的事情,對於一個有道德水準的人來說,也是一種損失。而不做不道德的事情,對自己的道德做出肯定,也是一種獲利。

不要低估自己良心的力量。


自責久了就習慣了。


不會

自我問責比任何層面上受到的追究都要重


不會

我的人生全部意義,就是為眾生謀求智慧道


如果你有信仰,你知道有神在你身邊一直注視著你,你就不會做;如果你沒有信仰,那就不一定了,但是你的良心會不安的。


不動妄想心。

儒家說慎獨。

但是我覺得自己很可能去做。看不見的影響就是沒有影響。這對於我這樣一個俗人來說,是個很難通過的考驗。

我想很多人都會很難拒絕。聽說一個人受傷和看到一個人血淋淋的傷口是兩回事。知道有人利益會收到傷害,和因為別人收到的傷害導致自己受到真實的懲罰也是兩回事。

人性其實很經不住考驗。

至少我知道自己在猶豫的一瞬間,就是有可能去做了。


會的,就算我信教我也會這麼干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競爭崗位

大家都在干,贏得人上位,輸的人在找

輸的人丟失的時間和經歷

是彌補不回來的

我們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平常不已

但是如果他自殺了呢?

因為被拒絕覺得沒必要或者跳樓呢

你還會搶到這份工作嗎?

依然有著大批的人會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下半句

應該是,當我財路如殺我父母。


罪惡的心,導致我們都想做這樣的事。

之所以有做或者沒做的區別,是因為有的人有了機會,有的人卻沒有機會。

之所以有會或者不會的回答,是因為有的人坦誠面對自己的心,有的人卻不敢接受真實的自己。

願你平安,朋友。

願這個世界的人們都能夠認識真正的自己,且,未來有能力,少做一些錯誤選擇。


一定的利益是多少?一百還是一百萬?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