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所杨戈主任说:「小针刀是一种新型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它根据生物力学理论,集中医针灸疗法和西医手术疗法的优点,利用小针刀兼有针灸针及手术刀独特的综合作用,既加强了针灸的针刺感应效果,又避免了手术刀较大的创伤性。既能变痛苦治疗为无痛苦治疗,又能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治疗的时间,对于某些慢性损伤性疼痛疾病更有其独到的优点。针刀就像西医的爸和中医的妈生出的具有两者优点的孩子!」

看完是不是还是一头雾水,待小编从头说起——

一、小针刀起源:

基于对当代中西医学现状与人类医学发展趋势的深切认识和对中医学和西医学的全面深入研究,并通过不断的理论思考和临床摸索,朱汉章教授于1976年设计出了将针灸针和手术刀融为一体的医疗器械,命名为小针刀。

二、小针刀与针灸、手术刀的区别:

针刺、针灸是用金属做的针刺入人体进行治病,无须切开皮肤就可以达到人体深层部位而不损伤人体的组织形态,但是它对人体内的病变组织不能进行切开、剥离、松解等手术治疗。

针刀则是以针的方式刺人人体,并在体内发挥刀的切开、剥离、松解的作用,是对中医学的针刺疗法和西医学的外科手术疗法的一种有机融合。针刀治疗又运用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创造了一整套关于闭合性手术的理论,从而使中医针刺疗法和西医外科手术疗法融为一体的闭合性手术疗法,属于一种新的医疗技术。

手术刀则是在特定的手术路径下以在体表作切口逐层暴露内部组织、脏器,直视下行切割或分离或松解的一种医疗工具,它需要配合相应麻醉手段,常产生较大的创伤。

三、背景简介:

1987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第一期全国针刀疗法培训班在南京举办,自此,针刀疗法开始向全国正式推广应用。

2003年,朱汉章教授主持的科研课题「针刀疗法的临床研究」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科研成果鉴定。国内27所知名大学29名著名专家参加了此次鉴定会。该鉴定会将「针刀疗法」界定为一门新学科——针刀医学。

204年1l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了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经验交流会,创建了针刀医学走向国际的学术平台。

同年3月,由北京中医药大学朱汉章教授组织全国37所医学院校的专家、教授编写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针刀医学》(上、下册),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由朱汉章任总主编,湖北中医药大学吴绪平、解放军总医院石现任副总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针刀医学》系列规划教材(共5本),也于207年8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16年再版)。针刀医学系列教材的出版问世,标志著「针刀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步入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殿堂。

四、针刀医学四大原理简介:

1.闭合性手术理论:闭合性手术相对于开放性手术,是一次革命。它的出现对医学界有著深远的影响。它的特点是治疗后不留痕迹、精准治疗、干预疾病前后、基本无痛、可重复多次、一般无麻药无激素、见效快等;

2.慢性软组织损伤新的病因病理:软组织包括除骨以外的所有组织、系统,软组织外在的病理是渗出、粘连、挛缩、堵塞、瘢痕,内部的病理变化是上述病理导致内脏系统功能紊乱、动态失衡,甚至衰竭、死亡。针刀医学认为,平衡是治疗一切疾病的根本目标;

3.骨质增生病因:骨质增生早期被认为是疼痛的病因,随著医学的发展,发现它只是人体代偿的一种现象,所以去除与否并无意义。骨质增生是韧带从硬化——钙化——骨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是附著在骨面的韧带骨化的结果。治疗方法不是去除骨刺,而是改变过大的拉力(或压力或张力),使应力减小,则疼痛消失。

4.关于经络实质:经络是人体电生理线路的干线。它包括有形的神经、血管、筋、膜,还有无处不在的人体内外广泛分布的膜内组织,从皮到细胞膜,从肌筋膜到内脏的系膜和包膜,它们能「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因为经络的主道都在浅筋膜或深筋膜的浅层,针刀治疗起来非常便利和安全。

五、针刀治疗的目的:

1.恢复软组织的动态平衡;

2.恢复骨关节的力平衡;

3.恢复某些内科疾病的代谢平衡、体液平衡、电生理平衡;

4.恢复局部组织间功能的平衡。

六、针刀治疗的原则:针刀为主,手法为辅;康复理疗,配合药物。

七、针刀治疗的机制:

1.恢复动态平衡;

2.调节力平衡;

3.促进能量释放和能量补充;

4.疏通体液潴留和促进体液回流;

5.激发生物能转化成生物电流;

6.促进局部微循环。

八、针刀主要治疗范围:

针刀疗法的适应症主要是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包括:(1)颈肩部疾病:颈肌劳损、肩周炎、颈椎间盘突出症、颈肩综合征。(2)腰部疾病:慢性腰肌劳损、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等。(3)骨关节病:肱骨外上踝炎、屈指肌腱鞘炎、足跟痛、膝骨性关节炎。(4)软组织损伤:慢性软组织损伤、陈旧性软组织损伤急性发作以及部分急性软组织损伤。(5)神经痛:周围神经卡压征、骨—纤维管卡压综合征。(6)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扫描或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咨询及预约治疗!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