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400億元逆回購操作,結束長達18個工作日的公開市場操作“靜默期”,不過當日Shibor利率仍全面上行。在分析人士看來,央行近期降準的可能性正在下降,不過出於鬆緊適度貨幣政策的考慮,接下來加大逆回購以及續作中期借貸便利的可能性將增大。

逆回購重啓

央行本次操作的400億元逆回購期限爲7天,中標利率爲2.55%,因無逆回購到期,全部實現淨投放。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央行上一次逆回購操作是在2019年3月19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00億元逆回購操作,爲期7天,中標利率爲2.55%。此後,央行連續18個工作日未進行公開市場操作。

對於央行重啓逆回購的原因,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一季度銀行業績衝刺,放款規模較大,造成近期銀行間資金面相對緊張,利率走高,這也是逆回購重啓的主要原因。另外一季度地方債、企業ABS債券發行量也超過了去年同期,導致銀行間市場資金拆借出現一定困難。在此之前背景下,央行釋放流動性是一種正常的操作手段。

在央行宣佈逆回購操作之後,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仍然呈現全面上行態勢。4月16日,隔夜Shibor報2.8830%,上漲8.6個基點,創自1月2日以來的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隔夜Shibor超過了3個月期的利率。對此,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隔夜利率超過3個月利率也反映了短期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相對緊張,同時他認爲,短期市場利率出現上升與市場情緒有一定關係。“17日有3665億元中期借貸便利到期,到期之後央行是否續作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情緒。”

降準可能性下降

近期市場資金面相對緊張,王紅英認爲,在中國經濟復甦的前提下,央行不會用較激進的貨幣政策調控,近期降準可能性不大。不過,爲了保持資金市場的平衡,接下來二季度可能會進行一些適度、頻繁的逆回購操作。

溫彬也表示,近期降準可能性在下降,主要在於近日發佈的貨幣金融數據均超出了市場預期,從側面反映了一季度宏觀經濟企穩,前期宏觀調控效應開始顯現。

根據央行4月12日發佈的金融數據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88.94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0.4個百分點,創下2018年3月以來的最高增速。3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2.8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28萬億元。2019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爲8.1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34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6.29萬億元,同比多增1.44萬億元。

分析人士認爲,在2019年經濟開局良好的情況下,市場信心有所增強,整個宏觀流動性處於適度充裕的水平。

對於接下來央行會在貨幣政策上採取的舉措,溫彬認爲,考慮到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保持市場流動性的穩定,因此央行很有可能在4月17日3665億元中期借貸便利到期後會進行續作,同時加大公開市場操作,保持市場短期利率水平的穩定,以穩定金融預期,切實倡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進一步疏導貨幣政策

在分析人士看來,除了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如何疏解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將資金引流到實體經濟也是擺在監管面前的一大重任。

根據4月15日央行官網消息,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9年一季度例會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同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穩妥推進利率等關鍵領域改革,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

王紅英表示,當下疏導貨幣政策的主要障礙是現有銀行風控制度跟普惠政策之間的平衡問題。中國經濟目前處於“新興加轉軌”階段,產業政策調整相對頻繁,一些中小微企業本身抗風險能力不強,導致企業貸款出現逾期,進而導致銀行整體資產質量出現下降。因此需要一線信貸人員從嚴把控風險,所以存在一些銀行,尤其是一些中小銀行、農商行的存貸比呈現下降的趨勢,這也使得很多資金沒有更有效地投放到中小微企業。

“其實央行、銀保監會也不斷地派出人員去各地考察,來做一些政策調整,允許壞賬率出現一定程度的、可控的反彈,這將是整個貨幣政策疏導的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法。”王紅英說。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實習記者 馬嫡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