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茉莉

在过去的这个周末里,对于影视行业来说,最振奋的消息要属今年内地票房突破200亿元大关。在这200亿的成绩中,近30%贡献来自春节档。破10亿票房的影片共有5部,之中三部《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都来自于春节档。

除了春节档占比的举足轻重外,今年在达成200亿票房成绩的所用时间上,比2018年整整晚了13天,共耗时103天。

据猫眼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全国电影票房分别为33.68亿元、111.05亿元和41.34亿元,一季度总票房为186亿元,相比2018年202亿元,缩水16亿元,同比减少8%。除了2月有小幅增长以外,1月和3月均出现大幅度下降。

数据来源:猫眼

而在分析为何会产生这样的下滑时,有观点将原因归咎为今年以来电影票价的变高,尤其是春节档动辄4-50元的单张票价。高涨的票价成了压抑观众消费欲望的“罪魁祸首”。

也有观点将不断崛起的网络影视市场,作为影响院线市场的关键。其低成本、多用户,以及不断提高的影片质量,对院线市场形成了观众分流。

更专业的观点则认为,是影视公司对影视项目的操控力不足,造成影片不能很好满足观众观影需求。

而在笔者看来,上述的原因只是表象。而深层的原因,更应该归咎到去年行业寒冬带来的蔓延影响。

影视股遭遇雷潮

商誉大面积减值

大家犹记得去年影视行业风波后,A股市场影视板块一片绿油油的情景。仅用惨烈,不足以形容这场群体性的“暴雷踩踏”。

股票暴雷带来不只是各公司估值的变化,背后牵扯到商誉的大面积减值,而带来的更直接的影响,是所有关联公司的业绩直接下滑。

拿华谊兄弟来看,虽然2018年《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云南虫谷》票房不及预期,电视剧收益也将在年后体现,但前三季度总计也实现了3.28亿元净利润。但其年终财报显示预亏9亿多,乃是华谊主动进行商誉减值所致。

与华谊情况类似的,还有盟将威影视,在2018年的商誉减值上拟计提约8.76亿。而此减值也直接影响其收购公司当代东方。同时,大部分的上市影视公司受次牵连,都有不同程度的商誉减值预估。更严重像印纪传媒,由于业绩下滑等诸多原因,甚至遭到了“降级”处理。

10家公司2019一季度财报

7家面临亏损/下滑

同时这个影响延续到了2019年,在近日公布的10家上市影视企业的一季度财报中,有7家面临业绩亏损或下滑情况,仅有3家企业逆势而上。

其中这7家不乏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唐德影视、幸福蓝海、慈文传媒等影视传统龙头企业,而对于业绩下滑的成因,除了自身项目运作表现不及预期外,营收减少、利润减低以及市场萧条成了主要原因。

如光线传媒表示,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电影成本同比增加,电视剧业务利润同比下降。光线传媒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19年一季度盈利7800万-1.05亿元,同比下降94.73%-96.09%。

唐德影视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表示,受影视项目收入确认的周期性影响,加之2018年以来影视行业景气度有所下滑,报告期内,公司电视剧项目销售进度低于预期。同时由于电视剧《巴清传》尚未实现播出,相应合同款项回收滞后,对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造成不利影响,加之受影视行业景气度下滑的影响,公司债务融资成本较高等原因。

唐德影视公告称,预计一季度净亏损3970万元-447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442.39万元。

幸福蓝海则称在预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预计大幅下降,主要由于一季度电影终端市场受全国电影市场票房同比下降的影响,公司票房收入有所减少,加上公司新建影城数量同比增加导致成本费用增加,同时收购标的重庆笛女阿瑞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一季度出现亏损。

最终,幸福蓝海的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9年1-3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0万至2300万,同比变动-77.79%至-48.92%,传媒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63%。

当然,在逆势之中芒果超媒、华策影视等依然通过自己的优势,实现了季度盈利。但对于更多的影视参与者来说,寒冬似乎还在持续影响。

如今,从试镜旅馆到资本热钱,或多或少的还处在一种降温或观望态度。而这种观望要持续多久,只能是智者见智,但股市中有句话说的好,利空耗尽,便是利多。

如此看来,今年内地院线电影票房的200亿虽然晚到,但仍是对影视市场复苏的一个肯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