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春節是精神錯亂的產物

www.sinonet.org 2012-01-29新快報

  春節是農耕時代的產物,具有很強的家族性,強調團聚。但是,現代中國人的春節不只是返鄉團聚這麼簡單,而是陷入一系列忙碌、勞累以及精神壓力的洪流。

  現代社會已經不是農耕時代,它是由一系列集體的社會單位構成,比如企業、政府機構等等,產生了各種新的社會關係:領導、同事、客戶、朋友等等。春節因此成為一個表達感謝或維持關係的節日,通常需要送禮來顯示這種目的,使得春節成為折磨人的節日,賦予了太多的社會目標。

  事實上,傳統春節並沒有現代如此多的社會訴求,春節就是以團聚和拜年來增加家族成員的情感。現代春節的亂象是中國人從宗族成員向社會化轉變過程中缺乏價值文明的體現,個人沒有得到解放而是被集體挾持前行,行為方式由傳統的國民性驅動,比如面子主義、功利主義、投機主義等等,將這些動機投射到本來單純的節日上來。

  傳統春節除了不健康的飲食以及磕頭等陋習之外,本身沒有什麼對現代社會的不適應性問題,因為它的本質是家庭團聚,就像西方的聖誕節一樣。中國客觀上的特殊性在於,城市化進程中的家庭結構分裂造成了家族在地理空間上的分離,以及由於發展不均衡導致不同區域的精神落差,這造成了兩套不同的社會關係,而且在這兩套系統中自己處於不同的位置,為了符合各自的角色而被迫社會化演出。

  這是發展中的階段性問題,但所有折磨人的春節陋習(如送禮和攀比)並非傳統春節的內容。它們是中國人精神混亂的產物,現代化具有物質、制度和精神三個層面,即經濟、政治與文化發展的統一體,中國物質出現飛躍但精神迷失,古人尚有穩定的價值體系,現代人面對世界卻只能窮於應付。精神的迷失至少是制度性的結果,中國需要個人的解放、人格的覺醒以及公正社會的建立,讓節日回歸單純的目的,歡樂而溫馨。

  ——林鉉:《異鄉人的春節》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