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列娜给学生授课。新华社记者董宝森摄

新华社哈尔滨4月16日电(记者江宥林、董宝森、李建平)栗色短发、开朗健谈、笑容可掬……虽已过退休年龄,57岁的叶列娜对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仍热情不减。

“我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同他们在一起能让我保持年轻。”叶列娜笑道。

2013年秋,叶列娜受邀从家乡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市来到中国,成为绥芬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一名俄语教师。

“我在俄罗斯当过中学语文教师,能在中国继续从事喜爱的职业,既是幸运又是挑战。”教“零起点”中学生俄语是一种全新尝试,叶列娜深知工作不易。

“学生大多没有语言基础,想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想更多办法。”除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叶列娜在课下也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俄语,帮助中国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高二学生王猛深切体会到老师“用心良苦”。“为让我们加深记忆,叶列娜老师有时会用图片展示要讲授的知识,她还会播放俄语动画片,提高我们的口语和听力水平。”王猛说,课余时间,叶列娜会组织学生去市内景点,在游玩时插入各种日常话题,让他们多用俄语交流。

贴在教学楼内的中俄双语交际用语。新华社记者董宝森摄

叶列娜告诉记者,在中国工作很舒心。“这里教学条件好,俄语氛围很浓,教学楼里随处能看见介绍俄罗斯的宣传板,甚至在楼梯台阶上都贴着写有中俄双语的常用交际语,学生在课外就能温故知新。图书阅览室里能读到大量俄语书籍,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让我很惊讶。”

据了解,为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还专门设立了计算机、出入境模拟、营销等多种实训室,提升了课堂趣味性,也增强了学生今后适应各种工作的能力。

叶列娜用心爱护着每一位学生,和她共事多年的俄语教师王玉薇对此印象深刻。“看到有学生某方面有待提高,叶列娜会事先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然后无偿为有意愿的学生补习。”王玉薇说,叶列娜平时会自学汉语,并尝试把学到的中文表达用到课堂上,方便学生理解。“她就像学生的知心朋友,愿意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

高二学生陶园旻曾因写作基础薄弱受到过叶列娜的“特殊照顾”。“以前我的作文水平在班上几乎垫底,老师就针对我的弱点单独辅导,耐心告诉我哪里有错误,应该怎么改。”陶园旻说,老师的辅导效果明显。“原来我的作文等级也就刚刚及格,现在能达到‘良’,甚至是‘优’。”

俄语图书阅览室一角。新华社记者江宥林摄

看到学生不断进步,叶列娜乐在其中。“刚入校的时候,学生们还一个俄语单词都不认识,半年后他们就能稍稍说一点俄语了;再过半年,我们就能正常对话了;两年后,他们就完全能用俄语交流了。”叶列娜坦言,在教学中见证学生语言水平逐渐发生变化,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

绥芬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现有外籍俄语教师4名,叶列娜在这所学校工作时间最长。5年多来,叶列娜已教授超过200名中国学生,他们中许多人毕业后从事经贸、旅游、物流等与俄语相关的行业,有的还在叶卡捷琳堡、伊尔库茨克、雅库茨克等俄罗斯城市工作。

“我鼓励学生们去俄罗斯学习和工作,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叶列娜常和学生说起俄罗斯的风土人情,向他们讲述两国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在国外更好适应新环境。

谈及对未来的打算,叶列娜表示:“我对这里一切都很满意。趁还有足够精力,我愿意把俄语教给更多中国学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