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近日宣布进行基层员工的薪酬体系改革,具体的不详表但和我们的生活最相关的, 京东的快递员的底薪没了。以后是按件取酬,配送一单计酬一份,当然按照刘向东的最新声明,五险一薪还是在的。按照刘强东的新的计酬方法,人口多的地方,快递单量就多。居住不集中的地方,也就需求少。单子少,快递员不愿意过来。快递员不愿意过来,那么你买的次日到达的快递恐怕就需要你自己跑到快递员所在的派发点去领取了。实际上在很多城市京东的快递并不是配送到户的,至于高校也是需要去定点领取的。(这点笔者有过多次为了让京东快递送货到户的斗智斗勇的亲身经历。)说到这里我忽然想知道对于不到户的投递,那京东快递员如何计酬?

京东不是人生的唯一,所以我们可以把京东戒了。但是如果其他公司的配送服务和其他的生活服务也都跟风一般,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而对服务区域分等级区分对待,那你所居住的地区和你的生活品质就有了直接的关联了。我们有讨论社区的教育资源配套、绿化配套、健身及医疗服务的配套甚至停车资源的配套。恐怕谁也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快递配送资源的到位和服务平等。

保证自己能顺利的正常使用京东服务的前提:住在有足够饱和的人口基数和购买数量的社区。那么问题来了,大家都想要这样的资源,房价会不会涨?快递员来的不频繁,当地采用京东购买的客户就会越少,毕竟京东不是唯一的选择。从而这个地区的慢慢的就会变为京东的冷淡区。而京东肯定是不会在生意冷淡的地区投入过多的资源,所以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的链式反应。除非有一天京东的自动投递无人机(无人车)可以完全的投放到每一个非主要快递点,未来没有可见的光明。

以北京为例,除了天通苑、回龙观等高密度小区外,附近有好学校的学区房地区,是居民稳定度最高的社区。人口多、每户一般至少3人(父母+学生),产品需求层面广(日常生活用品+文具+电子产品),总的说,下单的频率大,快递员的最爱。可以得到一如既往的快递服务。我认为即使是高档的低密度住宅区在这里也一样比不过学区房。毕竟对于快递员,收入取决于快递的件数而不是每单快递的价格。

学区房从此不只是上好学学校,同时也是过好生活的必备。刘强东不经意间也许促进了房价的变化。考虑到现在刘强东除了做电商、配送,还搞科技研发(机器人配送),还种菜,也许进军房地产行业本身就是他提出快递员薪酬体系的一个背后的原因?

但反过来思考,难道居住不密集的地方,生活质量就会下降,教育资源就会缩水吗?答案是肯定的。同样我要举出高端低密度小区的例子,保持生活质量不下降的唯一手段:提高成本,自己的社区建立完全配套的相应服务,成本分摊给业主。

参考一些地区的并校行为。生源不够导致一些地区的小学难以维持正常的开班从而关闭、合并。至于校外培训机构,本就是资本逐利的行为,自然不会在生源欠缺的地区开设分支机构。最后的结果:现有的教育质量差距会进一步加剧。越是发达和密集的地区的教育资源会越好,学生素质会越高。随着差距的进一步拉开,阶级就会出现。还好科技是发达的。在现有实体资源的没有改变的能力的情况下,网络教学、双师制教学。一定程度的补偿了因为教育资源合并而产生的问题。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学生都可以得到于核心资源区的学生一样的教师资源的授课。

在刘强东的薪酬体制改革所引发的我关于教育资源的思考之外,我还有一些其他思考。首先,教育培训机构该不该集团化?南方某省提出的培训机构应主动融合、并购。以后只要大机构,不要小辅导班。而越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大机构开设培训班的利润点越大,所以学区房周边自然是最好的选择。试问,当医疗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社区医疗的普及时,教育培训却在集中化?难道真的要我们的孩子每天花费一个多小时在路上去参加相应的补习和课程?

刘强东要求他的快递员有更高的产出比,不养闲人。那样快递员会不会对自己的客户分个三六九等?经常买东西的当日服务,不经常买的攒几天一起配送?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分析,这样是最符合快递员和刘强东的利益的。如果我们的学校也这么思考,那我们的孩子的教育还如何走下去?事实上现在的学校就是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来分班教学。

刘强东是个商人,所以他做出的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变革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因此而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趋势,甚至对教育的公平都有了影响,就有些严重了。

我是教育及生涯规划师邵雨青,感谢大家关注我的文章。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ID:go2canada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