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背景:大卫福斯特华勒斯在1996年因巅峰之作【无尽嘲讽】一夕成名,因此吸引了滚石杂志的记者大卫李普斯基前往进行采访之旅。然而才华洋溢的华勒斯,却选择在2008年自杀身亡。事件之后,大卫李普斯基才将这段旅程回忆写成「Although of Course You End Up Becoming Yourself」一书,描述让他那为期五天的难忘旅程。

 

作为一个作者,通常看见的是抽丝剥茧后的真相,拥有能看穿谎言与伪善,一眼辨别出一个人本质的特异功能。我不知道该说一个人是因为孤独才能如此透彻,亦或是相反过来,是因为将一切看得太真,以至于唯有孤独才能保持这样的清醒?

 

他将孤独写在书里,渴望被倾听,等待被理解。被称作善于描绘远离家园的作家,华勒斯的极度寂寞创造出他的旷世巨作「无尽嘲讽」,然而当他最真实的心声透过文字与虚构情节和读者建立起情感连结后,爆红名气与众星拱月的崇拜却让他更加痛苦。

 

他自知拥有相当文采,同时内心极度怯卑,只因抽离了一切情绪:无论是自信、骄傲、崇拜、自卑…没有任何心态可以左右他的文笔程度,无论那是高还是低,因为那就是真实,他认识的所有词汇,细腻创造出的场景与人物,那就是他能做的事情。无论他痛恨或喜爱这件事情,他就是这样的人。世人的俾倪或敬佩都只是一种误解。

 

我开不出诊断书或处方签,给我们这些人…当我说我们时,我指的是你我这种人:大部分是中产阶级上层的白人、受过讨人厌的良好教育、做著很有趣的工作、坐在超级昂贵的椅子上、看著金钱买的到的高级视听设备…但为何我们还感到空虚不快乐?

 

华勒斯总能以纯粹的眼光看待世间所有事情。说是抽离情感似乎不对,因为它还是能为此感到烦躁、无奈、痛苦,不如说他偶然会让自己退出世界运转的轨道。而这个世界以一种所有人都认同的扭曲路线不断向前。

 

当采访者大卫随口问华勒斯墙上挂著知名歌手艾拉妮丝莫莉塞特的海报时,华勒斯第一句话是:「不知道,也许我跟其他人一样容易受影响」而不是开心的诉说自己所喜爱的偶像。

 

在某种程度上他轻视被这个世界吸引的人。

 

「崇拜」对华勒斯来说是如此肤浅又无谓的心态,他自认是以一种独特眼光在欣赏这个歌手,不像杂志上美丽的时尚名模,一点都不真实。

你无法想像她们在停车收费机投币,或吃香肠三明治的样子。但我能想像艾拉妮丝莫莉塞特、我想像过她大口嚼下三明治的模样,我觉得她非常吸引人。

 

华勒斯的生命是一场在各种真实之间拉锯的战争,诡谲地在他脑中左右他的自我意识。

 

身处于这个世界的我们,无论内心多么孤立,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的与世隔绝。所谓的我们是仍旧拥有朋友、工作、家庭的人们,无论那些关系是好或坏。总有那些时候我们必须将自己抛出去在他人面前,以著「社会化」的面向与别人高谈阔论或勾心斗角,八面玲珑地穿梭在人群之中,交换著一则又一则业界最新资讯、炫耀著身上的时尚新品。我们早已习惯恐惧与流行脱节,所谓的流行并非是时事新闻,而是那些明天或下个月,甚至是聚会结束后就不再重要的事情。

 

而华勒斯却恐惧于和世界接轨,他拒绝喜欢上虚荣与权势,他必须维持在那样的孤独状态才能保持最真实的自我。那个他不会唾弃的自我。倘若他的身体最终陷入了世界,是否代表必须抽出他的灵魂才能保护他自己?

 

掀开孤独,底下藏著难以倾诉的苦痛

华勒斯的自我含有不同层次的真实。表层是清高脱俗的,再往下是仍旧拥有爱恨嗔痴的,最深层则是连他都难以诉说的沈痛。一份会让他困在无助之中,只能借由酒精痲痹或发泄所有精力去忽视的痛苦;一份让他数次选择自杀的病症。

 

书里有提到一个人,从燃烧的摩天大楼上跳下来,并不是他再也不害怕摔死,而是不跳下来的后果更可怕。因此你会去想到底有什么事这么可怕,以至于跳下来摔死都像是一种解脱?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任何相关经验,但那比任何生理伤害都还糟糕。可能就是古时候说的精神危机,仿佛你生命中所有真理都是假的,一切什么都不是。你什么都不是,一切都是妄想。然后你比所有人都厉害,是因为你看出这一切都是妄想;但你也比所有人糟糕,因为你他妈的没办法运作。

 

经过两番争执后,华勒斯在深夜里对大卫说了这番话。我想真正经历过忧郁症的人更能敏锐地察觉这是华勒斯释出的轻微警讯。

 

我不认为人会改变,我确信我体内那一部分还在。我只是努力试图找到方法,让那个部分不会被驱动起来,你懂吗?

 

对于考虑或真正选择自杀一途的人来说,是因为如果不选择死亡,痛苦将会以他们不再有办法描述、不再相信能被治愈的程度伤害他们,剥夺他们思考的意志的同时,却放大了所有无助与空洞感。仿佛陷入了永恒的黑洞。

 

选择写这篇文章,并非是要认同自杀这件事,但也绝非责备这件事。或许还有力量活著的我们应该去理解这样子的痛苦确实存在。

 

「所以当网路继续发展十或十五年,虚拟性爱就可以变得真实,我们还得设计某种机关藏在身体里,才能关掉垂手可得的纯粹愉悦感。我不知道你怎么想,但真有那么一天,我就要搬离这颗星球。因为科技发展越来越好,一切就会越来越容易,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容易取得愉悦…偶尔为之是无妨,但若长期下来都这样,一定会死的。我是指精神上,一定会逐渐死去。」

 

十二年后,华勒斯依旧结束了他的生命。而大卫留下的只有当初的一卷录音带,那段他们共有的回忆,以及充满误解的争论。

 

前阵子一位作家自杀了。我相信即便不提及她的著作与姓名,我们心照不宣。

或许,我们只能试著理解。就像理解这个社会删去不了的浅规则一样,理解这世界上有不能康复的忧郁,有不能被安慰的苦楚,有治疗不了的伤痛,有唤不回的意志。我们真的有即便「早知道」也一样「无能为力」的事情。

我不知道离去是不是更好的选择,我们没有人知道。我们只知道自己并不希望别人离去。这样你懂吗?我们知道的向来只有自己。这是烙印在人性上的自私,或许也是唯一可以被原谅的自以为是。

看到新闻的当下,我震惊可惜,却不由得希望她真的获得了救赎,她真的选对了路。因为,诚如我们一生中所承受的痛一般,已经负担的和已经逝去的都不能被逆转。

 

还能前进的人彼此携手,一路上总会有人先行下船。

 

 

你不是为了一则故事或资讯去看这本书,而是为了一段无与伦比的体验,在书中的某几页里,感觉到自己仿佛成了大卫佛斯特华勒斯。

 

诚如你翻阅她的书,她要的不是你学会什么,而是你的体会与理解。

也或许经由真正的理解,而非抱持著「得要带走些什么」的坚持,我们才能真正改变些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