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平時很喜歡研究裝甲車輛,家裡也訂閱《坦克裝甲車輛》雜誌,而且,家裡還有不少坦克裝甲車等武器圖鑑的書籍,對於這樣的問題,我覺得很容易回答。本人教大家從外觀上如何分辨這三種坦克

我們先看一下豹式坦克

豹式坦克

豹式坦克也被稱為「黑豹」中型坦克,是德國在二戰中後期使用的一種單車性能很優異的中型坦克。良好的裝甲防護,優秀的機動性,非常不錯的火力令其成為盟軍坦克兵的夢魘。75毫米的坦克炮令盟軍坦克兵十分害怕。

這種坦克是二戰時的坦克,外觀上,最大的特點是擁有前機槍,不論是蘇系坦克,美系坦克還是德系坦克,不少都裝備前機槍。

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使用了交錯負重輪。這種負重輪在二戰時主要用在德國的虎式和豹式坦克上,成為其非常顯著的特點,每側8個負重輪。

豹式坦克常見的型號有A型,D型,F型和G型

豹1坦克

豹1坦克是德國二戰後研製並製造的一款的戰後第二代主戰坦克。這款坦克相比於二戰時的德國豹式坦克,其火力增強,裝備一門105毫米的線膛炮,其火控系統也比二戰時的豹式要好的多。

二戰後的坦克,不像二戰時的坦克,不存在前機槍,豹1坦克也沒有。

豹1坦克的炮塔比德國二戰時的黑豹坦克的炮塔也大了不少,而且,其炮塔從外觀上看,有些地方呈弧形,即使是改進型的豹1,加裝了附加裝甲,從其外觀上看,炮塔有些地方依然呈弧形。

這個時期,德國製造的豹1,主要注重火力和機動性,防護一塌糊塗,其裝甲也就幾十毫米後,甚至沒比二戰時期的黑豹強多少。

豹1坦克並不採用二戰黑豹坦克的交錯負重輪,而是採用了扭桿懸掛,每側7個負重輪。

豹1坦克也有很多的改進型,常見的有豹1A1A1,豹1A4,豹1A5等。

豹2坦克

豹2坦克是德國二戰後研製並製造的一款的戰後第三代主戰坦克。該坦克裝備的是120毫米滑膛炮,火力更加強悍。

豹2坦克同樣沒有前機槍,其炮塔同樣很大。

豹2仍然採用了扭桿懸掛,每側7個負重輪。

豹2坦克相比於豹1坦克,其炮塔基本上很難見到所謂的弧形處,更加顯得稜角分明。

豹2坦克的基本型,其炮塔顯得很方正,而後期的改進型,加裝了楔形的附加裝甲,更加顯得稜角分明和霸氣。

豹2坦克的防護性可比豹1坦克好得多了。尤其是加裝了附加裝甲後,其防護性比豹1更是上了好幾個檔次。

豹2坦克的改進型主要有豹2A4,豹2A5,豹2A6,STRV-122,豹2A7+等。豹2除了裝備德國陸軍之外,也是歐洲很多國家陸軍的裝備,被稱為「歐洲豹」,很多歐洲國家購買豹2後,根據自己的特點,進行改進,改進出了適合本國陸軍的型號

荷蘭陸軍改進的豹2被稱為「豹2NL」

西班牙陸軍改進的豹2被稱為「豹2E」

瑞典陸軍改進的豹2被稱為「STRV122」

丹麥陸軍改進的豹2被稱為「豹2DK」

總結一下就是

豹式坦克二戰的,交錯負重輪很容易辨別,外加前機槍很明顯;

豹1坦克戰後的,7個負重輪很顯著,炮塔某些地方呈弧形;

豹2坦克更先進,也是7個負重輪,炮塔顯得很霸氣,稜角特別分明。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德國人喜歡用各種猛獸命名坦克裝甲車輛,這個傳統從二戰時期就開始了,所以出現了所謂「元首的動物園」,而豹子作為僅次於老虎、獅子一類的大型食肉猛獸,自然被屢次拿來命名裝甲戰車,搞出一片「豹子林」,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黑豹」系列中型坦克(按照噸位抵得上別國的重型坦克),此外還有利用「黑豹」底盤改裝的「獵豹」重型坦克殲擊車,沒有最終量產的VK1602輕型坦克被命名為「美洲豹」。到了戰後,德國開始研發本國的新型主戰坦克,覺得「豹子」的形象太精悍,於是繼續拿來命名,於是就有第一代的豹1主戰坦克和第二代的豹2主戰坦克,可是這些「豹子」除了名字上有交集,但技術上說「同宗」有些勉強了,尤其是二戰時的「黑豹」和戰後的「豹」式更是如此。那麼該如何分辨呢,其實看外觀就行了。上圖說話:

「黑豹」坦克有德式戰車特有的交錯式負重輪,配合車體正面的傾斜裝甲和長身管75炮,辨識度真的挺高的。

沒炮塔!沒炮塔!沒炮塔!重要的問題說三遍,「獵豹」大傾斜裝甲設計配合威力強悍的88炮,德軍最可怕的裝甲獵手。少年,要來一發不?

「美洲豹」未能量產,實車照片不好找,就拿彩繪充數吧,這車相當萌,很多特徵和「黑豹」頗為相似,比如交錯負重輪和傾斜裝甲設計,在《坦克世界》里人稱「蘿莉豹」。

豹1是出了名的薄皮大餡,最大裝甲厚度才70毫米,它二戰時期的前輩「黑豹」都有100毫米,它和豹2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炮塔外形。

豹2幾乎是冷戰時期西方主戰坦克的標杆之作,可惜關於它的神話已經在土雞手裡破滅了。這種方方正正的炮塔是豹2早期型號的主要特徵,在和日本90式坦克(見下圖)同框是要注意區分哦!

本子的90式坦克這麼多年來一直讓人以為是豹2的山寨貨。

豹2主戰坦克的後期型基本都是這種加裝楔形前裝甲的「尖腦殼」炮塔。

看到網友的評論,這裡再做些增補,正如有朋友指出的,德國人將裝甲車輛命名為豹時其實使用了兩個不同的名詞:Panther(黑豹、獵豹)和Leopard(美洲豹、豹1、豹2),有人說這是兩種不同的動物,其實這個並不十分正確,無論在英語還是德語裏,Leopard都是大型貓科動物中豹屬動物的泛稱,而Panther一詞則源自豹屬動物的拉丁學名Panthera pardus,實際上也並非專指「黑豹」,在英語和德語中,「黑豹」一詞其實都是帶有前綴的,分別是black panther和schwarzer Panther。Leopard翻譯成美洲豹其實也不算準確,美洲豹是有專有名詞的,即Jaguar,而且是與豹屬並列的大型貓科動物中的美洲豹屬。當然,這都是從動物學意義上進行的區分,至於給戰車取名其實不必那麼講究,大家知道是豹子就好了!

豹屬動物中最為人熟知的種類是非洲豹。

其實無是豹屬還是美洲豹屬,都有毛色純黑的品種,統稱為黑豹。

原創不易,感謝支持,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軍事公眾號:崎峻戰史。


這三個東西完全就不是一個年代的啊,這就好比藺相如和司馬相如,他都叫相如,但完全不是一回事。

首先,二戰期間的豹式坦克他本名應該叫5號坦克,設計名稱叫VK3002,本身是為了應對二戰中的T-34危機而發展出來的一種具有傾斜裝甲和高性能75mm坦克炮的坦克。豹式坦克基本上延續了二戰當中德國坦克的設計思路,外觀上採用了很典型的傾斜裝甲+長75mm坦克炮+交錯式負重輪設計,所以說很好分辨,輪子多的是豹式。

而豹1坦克是是西德於冷戰時期研製的一種主戰坦克,說是主戰坦克其實就是一款薄皮大餡的中型坦克,強調火力和機動性,裝甲防禦很垃圾,稱得上薄皮大餡。這原因也很簡單,195X年豹1坦克開始設計的時候正好是蘇聯戰後坦克發展的黃金階段,而此時蘇聯的大縱深集團化作戰在歐洲根本不存在敵手。所以剩下的歐洲其他國家也有自知之明,德國的豹1和法國的AMX-30也就從這個時代發展而來,理念上比較接近,就是輕裝甲重火力,畢竟那時候德國法國沒有複合裝甲技術,只能依靠傾斜裝甲和間隙裝甲堆等效。

從外觀上。豹1炮塔圓弧形的,尤其兩側,也告別了二戰期間因為缺橡膠不得不玩的交錯負重輪,換成了小尺寸空心負重輪,也就是圓腦袋的是豹1。

豹2是基於西德和美國共同開發的MBT-70/KPZ70計劃開發的,而後兩邊談不攏,美國基於此發展出了M1坦克,德國則是豹2.坦克,到了豹2的時候,德國已經有了自己的複合裝甲技術,而且對防禦弱點部位進行了重點防禦,所以外觀上比較方正。


豹-1:出自1956年德、法、義大利聯合研發的歐洲新型坦克計劃,但後期法國退出研製生產了的AMX-30系列主戰坦克

豹-2:出自美國和德國合作的MBT-70計劃,由於採用太多新技術,因此未能完成計劃,兩國相繼退出分別研製了M-1主戰坦克和豹-2主戰坦克


外形完全不一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