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臨終瑞相作不得假  年過花甲, 倍加覺得, 人壽短促, 如一瞬間。生死無常, 夢幻泡影。今後之路, 愈走愈險。老病死苦, 在前候你, 使人不寒而慄。  死亡是必然的,也是極其痛苦的,那麼我們究竟能不能主動的避免這種痛苦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通過資料我們可以確知,人類中一部分修行有成者,他們在臨終之際,有種種瑞相,這種種瑞相包括預知時至、身無病苦、臉色紅潤、面帶笑容、莊嚴安祥、或坐或站或作吉祥臥、說走就走、死後肢體柔軟、乃至異香滿室、天樂嗚空、或虹化、或肉身不腐、或火化後燒出非常殊勝的舍利子、等等等等。這種種瑞相作不得假。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老,從1979年開始提出了人體科學的問題,並且指出:人體科學非常難,大概是科學問題中最難最難的,要用「唯象理論」和「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法」來研究,就是完全從現象來總結概括得出系統的理論,只講其所然,現在還講不出其所以然,先把觀察到的東西老老實實地總結出規律來,至於為什麼有這個規律,那是以後的事。  故爾,研究善終,就應當從研究臨終瑞相的眾多事例著手。  臨終瑞相的事例。  —— 《六祖壇經》記載,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公元600—674年)於674年七月初一召集徒眾說:「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法海等弟子聽聞以後,悉皆涕泣。六祖說:「汝今悲泣,為憂阿誰。若憂吾不知去處,吾自知去處;若吾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汝等悲泣,蓋為不知吾去處,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註: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以什麼方式死?死後去何處?六祖將這三個問題統統都解決掉了。)到了八月初三,對徒眾說:「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別。」 在作了最後的開示以後,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遷化。圓寂後肉身不腐,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現供奉在廣東韶關南華寺,其左邊是憨山大師肉身,右邊為丹田大師肉身。  —— 據《指月錄》記載,古代禪宗大德能夠預知生死,或坐或站、說走就走的不計其數。如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等大師都是坐化的;三祖僧璨大師在傳法給四祖以後,遊歷了二年,一天在為四眾廣宣心要後,在樹下合掌立化。尤為稱奇的是唐貞元年衡陽人龐蘊居士,全家修行,龐居士將入滅,讓女兒靈照出去看一下太陽,是否日中。靈照看後回來說:「日已中矣,而有蝕也。」待父外出觀看,她馬上坐到父親的椅子上,合掌坐化了。龐居士笑著說:「我女鋒捷矣。」因此推遲了七天而滅。妻龐婆知道後,講這愚癡女與無知老漢不報而去,是何忍也。就去告訴兒子,其子聽後應了一聲「嗄」,良久亦立化了。龐婆從此隱跡它方,莫知所終。  —— 禪宗的臨濟義玄是六祖下五世,他要走的時候,徒弟們說,師父啊,你總要留點話給我們呀!他拿起筆寫了一首詩:「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須磨。」 寫後端坐而逝。  —— 南宋大慧杲禪師要涅槃時將腿一盤,對弟子說:「我要走啦!」 就真的走了。弟子們跪下來邊哭邊說:「師父啊!你留個偈子給我們,古來大師要走的時候都留下了偈子,你還沒有寫呢。」弟子們一哭一叫,把他從死中氣活了,眼睛瞪開說:「沒有偈子就不能死啊!拿筆來。」他就寫了一首,寫完,筆一丟,又走了。  —— 舍利子歷來被看作修行有成果的憑證之一。1993年,中國媒體登載了唐拙所作「奇異的舍利」一文,抄錄如下:「 …… 又如去年三月唸佛往生極樂凈土的物理學家、當代大居士黃念祖教授火化時遺體三次放紅光和綠光,並呈現白色蓮花。燒出的遺骨潔白如玉,並從骨灰中先後拾得五色(紅、黃、綠、白、黑)舍利三百餘粒。…… 去年黃念祖居士在北京往生後,他的密宗弟子臺灣的沈居士在自己家中的佛堂為黃老助唸佛號,燃燒著的油燈燈芯中竟蹦出兩粒舍利,而此時黃老的遺體尚未火化。」  —— 2003年9月4日《揚子晚報》刊登了一篇新聞報導,標題為「變色舍利子驚現鎮江」,小標題為:「早中晚呈現不同顏色」。內容講鎮江市東郊辛豐鎮上千年古剎大聖寺,一年前該寺安養院85歲的周子鵬居士去世後火化時發現變色舍利子兩顆,呈不規則圓形,直徑各約1釐米大小,水晶透明狀,早晨為白色,中午為紫色,晚上呈藍色,後半夜又呈綠色。當晚的江蘇電視新聞中播出了這兩顆變色的舍利子。  —— 印光大師是被舉世公認後世公推的凈土宗十三祖,與諦閑法師(天台宗)、虛雲法師(禪宗)一起被尊為中國近代三大高僧。印光大師於1940年冬在蘇州靈巖山坐化,荼毗後撿得千餘粒舍利,其中五色舍利珠百餘顆,精圓瑩徹,奕奕有光。大師生前留下許多書信文稿,編為《印光大師文鈔》,其中對舍利現象作了較為詳細的解說。虛雲老和尚以右脅吉祥臥圓寂於1959年農曆九月十三日凌晨,荼毗時香氣四溢,得五色舍利百餘粒,時年120歲。在《虛雲法師年譜》一書中記載了虛雲老和尚生前對舍利現象的解說。  —— 1992年蘇州靈巖山82歲的高僧法因法師自知時至,與侍者握手告別後結跏趺坐,安祥示寂,火化後獲舍利子無數。尤為奇特的是舌根完整無毀(舌頭全是肉組成,竟然燒不壞,肉舍利是也),呈銅金色,堅硬如鐵,擊之如鍾。  —— 關於肉身燒不壞,臺灣有一位修持密宗的甘珠活佛,1978年圓寂後火化,大火足足燒了五天五夜,可他這個肉身就是燒不壞,於是隻好再把這個身體裝金而成為肉身菩薩。臺灣另有肉身舍利三具:1954年慈航法師圓寂,遵遺囑將其跏趺坐的遺體入缸,五年後開缸,肉身不腐;1973年妙瀛和尚趺坐圓寂,後葬於塔中,十年以後開塔拾骨,發現肉身宛如生前,並發出陣陣檀香。1976年清嚴和尚圓寂,後入缸塔藏六年,開缸時宛如生前。  —— 安徽九華山,肉身不腐的事例屢屢出現。① 公元728年,南朝鮮王子金喬覺在此修行七十五年以後,跏趺端坐圓寂,肉身至今不腐。② 無瑕大師於明萬曆年間生於北京宛平縣,24歲出家五臺山,26歲到九華山,在山上住了一百年從未下山,未見過人,未帶徒弟,用38年時間刺血書寫《華嚴經》,126歲時將血經放在身邊圓寂。該血經現存放於九華山歷史文物館,肉身安放在九華山百歲宮,至今不腐。1977年《人民畫報》刊登了大師的肉身照片。③ 1985年農曆二月十七日,大興和尚坐化,遺體入缸保存,四年後開缸,肉身不腐,仍呈跏趺坐,顏面如生,檀香四溢。④ 1991年1月慈明老和尚圓寂封缸,四年後開缸,肉身不腐。⑤《揚子晚報》2000年10月1日A4版刊登了:銅陵大通鎮村民興修水利時,於大士閣遺址東南部的一個黃土崗掘挖出一隻大型蓮花缸,裡面端坐著一具肉身。經考證,此係九華山化城寺派到大士閣任第四代主持的聖傳禪師肉身,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 國內新聞媒體採訪報導,1992年11月初,河北省香河縣88歲的老人周鳳臣在經過減食消瘦、嘔吐、排泄、咳痰等一系列自我調節以後,在北京其兒子家中逝死,死後24小時體溫不降,一週後肢體柔軟如常,並在以後的幾個月中,在常溫常壓下自然地脫水脫油脂,演化成不壞的肉身。1993年7月,遺體安放到香河縣老家,肉身如故。報導中講,老人生前素食五十年,信奉佛教,嚴格修持。從肉身顏色、氣味及存放條件等因素看,與木乃伊有本質區別,與歷史上存世千年的高僧六祖惠能的肉身相似,這說明古人能夠達到的修鍊層次,現代人也能達到;又說明出家人能達到的,在家眾也能達到。  —— 虹化奇觀一般均發生在西藏。所謂虹化,就是逝死時肉體不斷發光縮小,頭頂上一片虹光繚繞。功夫高的,形骸堅硬如鐵,成為「金剛體」。曾任西藏圖書館顧問的索朗頓珠是位紅教活佛,他曾對虹化這一生命奇觀作過專門的調研,其中1952年德格益龍人索朗南傑虹化,當時西藏軍政領導張國華親眼目擊了這一生命奇蹟。  以上種種瑞相善終的事例是真有其人、確有其事,而且大多發生在佛門。  從古到今,被記載下來的善終事例不勝枚舉。這許許多多的事蹟,向我們傳遞了一種信息:人,只要經過自己的努力,只要信佛學佛,完全可以讓自己的生命有一個善終。特別要指出,身心健康、瑞相善終、自主生死,這些都是我們每一個人生命中本有的能力。不識自家珍寶,終日外求,南轅北轍,越走越遠。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