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性格複雜,既有雄才大略,容人之量,又好猜多疑,陰晴不定,他殺掉華佗,完全是一時衝動,所以之後才會後悔,在這件事上沒必要替曹操遮掩。

華佗生活在東漢末年,是我國古代著名醫學家,說起古代名醫,華佗絕對是No.1,他簡直就是神醫代名詞,時至如今,我們吹噓一個名醫醫術高明,都說他是「華佗再世」。

出人意料的是,華佗雖是當世名醫,成就斐然,但他本人卻後悔做醫生。

華佗年輕時在外遊學,但他不喜歡讀死書,死讀書,對靠讀書入仕做官沒有興趣,所以選擇了鑽研醫術,他不僅苦讀醫書,還到處遊學,足跡遍佈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所到之處,救死扶傷,妙手回春,聲譽顯著,在當時已經是數一數二的名醫。

華佗的聲名鵲起,很快引起高官權貴層的注意,包括曹操在內。

曹操有頭疼的毛病,而在古代沒有開顱手術,像頭疼這種疑難雜症,光靠「望聞問切」這些中醫傳統診斷法是無法準確判斷病因並進行根治的,因此儘管曹操多方求醫問診,始終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他的頭疼病一旦發作,疼痛難忍,甚至危及生命。

演義中的華佗之死

後來,曹操聽說華佗是當世第一名醫,就找人把華佗召來給自己看病。

華佗一番「望聞問切」後,面色凝重。

曹操問華佗:神醫,此病能否治癒?

華佗沉思片刻:無法治癒。

曹操大驚:我這是沒救了?!

華佗回答:無法根治,但可以延壽。

曹操鬆一口氣:不說清楚,還以為我立馬不行了。

華佗回答:延壽可以,但需要開顱,打開丞相的腦殼,讓我手術。

曹操驚呼:什麼!要打開我的腦殼?!

華佗點頭:不錯,正是,要開顱。

曹操大怒:大膽老頭!竟要打開我的頭顱,這不是要我的命嗎?!

於是,曹操下令把華佗抓起來投入監獄,罪名是「涉嫌行刺」。

不久後,華佗在獄中承受不住嚴刑拷打,竟然一命嗚呼!

以上故事源自《三國演義》,不乏演義虛構的成分。

正史上的華佗之死

在正史上,華佗之死也是曹操的鍋,但情節不同。

同樣是曹操召來華佗給他治療困擾多年的頭痛病,華佗經過仔細診視後,使用自己擅長的針灸為曹操進行了治療,結果對腦清目明,疼痛立止,讓曹操高興不已。

不過,華佗很快給曹操潑了一盆冷水,他告訴曹操說:「您的病,乃腦部痼疾,近期難於根除,須長期攻治,逐步緩解,以求延長壽命。」

華佗的話很有道理,但曹操卻不相信,他認為華佗在故弄玄虛,欺騙自己,開始對華佗有些反感,不過曹操此時未動殺機,還是把華佗留在府中,同時允許他為百姓治病,只是要求他不得遠離丞相府,確保隨叫隨到,隨時提供專業醫療服務。

華佗老老實實呆在曹操府中,但時間一長,華佗呆不住了,他想家,也想儘早逃離這個是非之地,於是向曹操請假說要回家探親,探親假休完後就回來,曹操當然批准了。

探親假期滿後,華佗還是沒有返回,這讓人感到很奇怪。

曹操下令甚至親自寫信,三番五次催促華佗回來上班,華佗卻說自己老婆病了,需要貼身照顧,自己要續假,照顧生病的老婆,曹操用了很多手段,華佗還是不露面。

曹操十分惱火:好你個華佗,區區一個江湖醫生,居然這麼拽?

曹操派了兩個人到華佗家查看,並囑咐使者說:「如果華佗的妻子真病了,就她賜小豆四千升,還放寬假期期限;如果華佗說謊了,就把華佗就地逮捕,投入監獄。」

使者到了現場一看,華佗果然撒謊了,他老婆還胡蹦亂跳的,沒有一點生病的樣子,所以使者當時就把華佗押了回來,曹操要追究華佗「不聽皇帝指令」的責任,從重處罰,而謀士荀彧卻向曹操替華佗求情說:「華佗醫術高明,關係無數人生命,應該多包容他。」

曹操更生氣了:「這個不用擔心,全天下還找不著華佗這種無能鼠輩嗎?」

在曹操的授意下,獄吏開始使用強硬手段,給華佗上了重刑拷問,經常進行嚴刑拷打,結果缺乏經驗的華佗經不起折騰,很快就一命嗚呼,死在監獄中。

後來,曹操的兒子曹植患病,遍訪名醫都無法治癒,最終英年病逝,令人唏噓。這個時候,有人對曹操說如果華佗在世,一定可以救活曹植。這時,一向多疑自負的曹操才追悔莫及,後悔一時衝動殺了華佗,但一切都為時已晚。

我是專註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曹操與華佗,一個是當世的梟雄,一個是絕世的名醫,兩個響噹噹的人的人生本無多大的交集,但兩人還是因為某種關係而聯繫在一起,最後又因為各自在對方身上得不到想要的東西而產生隔閡,最終華佗為曹操所害。


說到中醫界的知名人物,華佗是榜上有名的,且不說他在《三國演義》裏被描述的是多麼的重要,就憑他傳下來的五禽戲和麻沸散都屬於中醫瑰寶,是凝結著中醫智慧的結晶,因此中醫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些坑蒙拐騙的江湖術士當然是不能拿來作比較和參考的,真正學得真傳的醫術還是十分有用的,甚至有些醫術比所謂的西醫還要好。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節「治風疾神醫身死,傳遺命奸雄數終」,描寫了華佗被曹操殺害的情形,《三國演義》雖然是文學作品,其中有大量的虛構成分,但是華佗因為要給曹操開顱治風疾而被曹操殺害卻是不爭的事實,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今天的許多史學家大都認為,華佗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時刻心繫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曹操,專門為曹操一人看病,那麼華佗真的是這樣的一個人嗎?
華佗年輕的時候,通讀各家經典,又通曉醫術,曾經在徐州一帶遊學,是個「精通數經」的讀書人,同當時大多數讀書人一樣,入仕做官是華佗的人生目標,他曾經為陳硅、黃琬等官員看過病,得到他們的舉薦,讓華佗做官,因為華佗不是正統的讀書人,不能擔任有實權的職務,而區區的刀筆小吏,華佗自然是不看在眼裡的,加上此時的華佗正熱衷於潛心研讀醫術,不願意為此小官而放棄所喜歡的醫學所以這些官員的好意都被他拒絕了。

在行醫的過程中,華佗深深的感受到醫生地位的低下,他的醫術是高明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前來請他看病的高官權貴也越來越多,在跟這些高官權貴的接觸過程中,華佗的失落感就更加強烈,性格也變得更加乖戻了,難以與人相處,在後悔和自責的同時,他在等待入仕為官的機會再度降臨。


我們都知道曹操在晚年的時候患有頭痛的毛病,犯病時頭痛欲裂,夜不能寐,聽聞華佗乃神醫,便讓人把華佗帶到宮中為自己治病,史書上說華佗幾針紮下去,曹操的頭痛就被止住了,後來曹操因為政務繁忙,頭痛的病情也越來越嚴重,他便想讓華佗成為自己的專門醫生,但是華佗拒絕了曹操的這個提議。

華佗說這個病短期之內很難治好,即便是治療也只能說是延長壽命就是說死期將至,這些都未免有點危言聳聽了,很明顯有要挾的成分在內。

華佗原本以為曹操能夠對自己刮目相看,重視起來,提拔自己走向人生的頂峯,現在看來的確讓華佗大失所望,曹操僅僅只要求給他當私人醫生,並沒有別的意思。


於是華佗以收到一封家書為由向曹操請假,回去一趟,到家之後,華佗就說妻子病了,多次請求延長假期,反正就是不回來給曹操治病,之後曹操三番五次的寫信讓華佗回來,又命郡官去請,華佗自持有才幹心高氣傲不願意任人差遣,就這樣一直拖延著不歸。

其實曹操也是通情達理之人,知道「稱病不就」這種段子在前輩故事中發生過多次,多少是有「自抬身價」的意思,是要曹操親自寫信給華佗,又讓地方官去請,已經給足了華佗的面子,華佗卻任然不肯放下架子,曹操在面子給到位之後,可是華佗仍不識抬舉,曹操自然是怒不可遏,認為華佗在玩弄自己,同時也認為華佗再也沒有什麼作用了,一介庸醫而已。


羅貫中在《隋唐演義》裏極力的捧劉貶曹,因此人們在印象中普遍認為曹操就是壞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壞事」,而想當然的把華佗定位為「好人」,先入為主的認為曹操殺害華佗的原因就是曹操多疑,然而歷史都是後人所著,難免摻雜一些個人情感,小說更算不得歷史。







歷史上,曹操之所以殺死華佗,不為別,就是華佗他自己作死。你還不要不信,假如你是曹操的話,你也會二話不說就直接殺死華佗不可。道理很簡單,且聽我給你分析一下,求指正!

當時,曹操患有頭疾,一旦發作,頭痛欲裂,苦不堪言。特請來神醫華佗為他診治,在華佗給曹操看完病後,認為曹操患的是頭風病,也就是頭中有風涎。曹操急問:那該怎麼辦?華佗胸有成竹地說:「某有一法:先飲麻沸湯,然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方可根除。」曹操一聽,就急了,直接把華佗關進了大牢,不久之後就把他給殺掉了。為何華佗給出了醫治方法,曹操卻殺掉了華佗呢?

這是因為華佗他自己作死,以當時的醫療條件,給曹操做什麼開顱手術,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夜談。華佗用利斧砍開腦袋,沒有無菌手術室,沒有鋒利的手術刀,並且大腦那麼多神經,一不小小心,曹操就直接植物人了,可以說華佗的開顱手術簡直就是等同於謀殺無異。曹操這麼多疑、聰明、心狠的一個人,對一個拿自己生命開玩笑的人,豈能手軟呢!

即使像我們這些對開顱手術有一定了解的人,穿越到三國,突然有一天華佗說給你來一個開顱手術,你敢讓他給你做嗎?你肯定也會認為華佗這是在拿我們的生命在開玩笑,你丫不一巴掌拍死他纔怪了!華佗之死,就怪他對自己的醫術太自信了,超越了時代,最後就悲劇了! 各位,你們說呢?


曹操是心狠手辣濫殺無辜的一代奸雄,無論誰讓他看不順眼都立即殺死,身邊的僕人被他以做夢的名義殺死,曹操的兒媳因為小事得罪了曹操也被他殺死,漢獻帝的伏皇后董貴妃及她們的孩子也都被曹操殺害。

由於曹操徹底控制了東漢朝廷的政治軍事,他完全掌握了生殺大權,多次屠城,對徐州等地的無辜人民進行屠殺,東漢的文武官員曹操想殺誰就殺誰,孔融楊修崔琰邊讓等傑出人物都被曹操殺害,連輔助曹操打天下的重要謀士荀彧因為反對曹操做魏王篡漢也被曹操殺害。

華佗是中國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一代名醫,一輩子救死扶傷做好事,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其中包括曹操 ,華佗掌握了世界上最早的開刀做手術的技術,曹操有頭疼病,華佗要為曹操做開顱手術,心狠手辣的曹操懷疑華佗要害他,最終殺害了一代名醫華佗,最讓人可惜的是,華佗一生嘔心瀝血寫下的很多寶貴的醫學書籍也因此被毀而失傳。

現在一些勢利小人拚命吹捧殺人如麻的一代奸臣曹操,卻顛倒黑白詆毀污衊救死扶傷的一代名醫華佗,真是喪心病狂,狼心狗肺。


只要說起古代名醫,瞬間很多人的腦子裡面就會想到扁鵲、華佗和李時珍等人,但要說比較可惜之人可能就要數華佗了,本來是一個明醫給病人看病的故事,愣是讓曹操的疑心病暴發了,於是在某天直接將這位傳說的名醫給斬殺了,不過隨後曹操也因為病情過重而去世。

假如當時的曹操選擇了相信華佗,哪麼以華佗的醫術有沒有可能會治好曹操的頭痛病呢?說實話這個問題可能就要涉及到一些專業的醫學方面的問題了,反正用我們現代人的想法,要做這麼大一個手術,一定要先把病人給麻醉好,不然光是疼痛的感覺可能就會直接讓病人進入休克的狀態,而且在古代哪種環境下,休克也就意味著死亡。

當時的曹操腦子越來越痛了,雖然身為一個霸主,但是頭痛這種事並不是忍一忍就可以過去的,所以就想到了華佗,畢竟當華佗醫術方面的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出神入化的地步。

而華佗也相當給力,接觸到曹操這麼一號病人之後果斷開始分析病情,也不知道古代對於癌症是如何定義的,反正在化佗看來就是曹操的腦子裡面多長出一塊肉來,也正是這個不正常生長的肉塊影響到了曹操,用古人口中所說的金木水火土之間因為腦子中間這個肉塊所以平衡被打破了,並且這個平衡現在已經嚴重失調,而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從曹操的腦子裡把這個多餘的肉塊取出來。

這些話就是直接當著曹操的面來回答的,而且華佗還把這個肉塊的形成原因也大概的分析了一下,比如說曹操常年在戰場上面總會有不小心碰到頭或者傷到頭的時候,而這個肉塊可能就是在這麼一個情況下長歪了所長出來的。

反正這些前因跟結果華佗都給曹操說了一遍,當時曹操就想知道怎麼樣纔可以讓自己的病治好,說實話曹操又不是一個醫生,你給我講這麼詳細幹什麼嘛,我就想知道我還有沒有救,如何才能讓我可以把病治好。

於是華佗只好開門見山的跟曹操說起了治療的過程,哪就是把曹操腦子裡這個壞掉的肉塊拿走就可以了。只是這個所謂的拿可以就要用上一些手段了,比如說先用斧子把曹操的腦子給劈開,然後再用自己的精密儀器將曹操腦子裡的哪個壞肉塊給取出來,最後再把曹操的腦子合上整個事情就完美的解決了。

當時的曹操腦子就不夠用了,自己怎麼也是在戰場上面經過無數次戰鬥的人,什麼樣的場面沒有見過,但是唯獨沒有看到過在戰場上還有人的腦子被人劈開之後還可以活下來的。

瞬間曹操就想到了這是一個陰謀,但是這樣的一個計劃是誰安排的呢,說實話曹操當時就想過不下二十個所懷疑的對像,畢竟以曹操所處的位置哪些想他死的人太多了,這還是沒有往深處想。

首先曹操就想到了這是不是有人給自己下毒讓自己頭腦,但是哪麼下毒的人也不太敢把下毒下的太明顯,所以只是微量的下毒,雖說不會致命,但是頭疼卻無法忍受,隨後前來治病的人就出現,比如說眼前的華佗,然後對方名正言順的拿著斧子把自己的腦袋給砍下來。

反正當時的曹操腦子裡瞬間就想出這麼一個合理而又完美的計劃,於是再抬頭看華佗的眼神就不對了,他一定是敵人派來的暗殺自己的人,當時直接就命人將華佗給關到了大牢當中。

隨後曹操開始進行各種的排查,無論是自己的政敵還是蜀國的姦細,又或者說是東吳所派來的殺手,反正所有能排查的地方都讓曹操查了一個遍,可是結果就是沒有人參與這樣的一個暗殺事件,又或者說是自己沒有查出來事情的真相。

一般來說到了這個地步,所有的事情都正常,哪就是這件事是正常的,自己內心所懷疑的華佗並不是對方派來暗殺自己的人,但是疑心病之所以被稱之為疑心病,就是因為自己的內心想法太多了。

就算是沒有找到敵人,在疑心病的眼中可能就是對方藏得太深了,一定是在某些地方有著自己疏忽的地方沒有看到,所以應該加大排查的力度,可是這件事真心沒有人來安排,所以不論曹操怎麼來查都查不出結果。

這下曹操有點快發瘋了,沒想到自己可是頭疼了一段時間,就出現這麼強大的高手了嗎,居然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露出來,看來也只能來個殺雞儆猴了,於是直接下令將正被關在大牢當中的華佗給拖出去斬殺了。

雖說華佗身為一個醫生,想要給曹操做開顱手術也只是想要為其治病,但是他忽略了個很重要的問題,哪就是在當時幾乎沒有人可以做這樣的手術,而且他更是低估了曹操的疑心病,並且這可是為了防止別人來暗殺自己,連夢中都可以斬人的梟雄,怎麼可能會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放心的交到別人手中。


老衲侃春秋現在來和大家一起「關注歷史,講述歷史,解讀歷史」

很早的時候,古人就把人分為了三六九等。《論語·陽貨第十九》中孔子有一句話:「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意思是說:「只有上等的聰明人與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變性情的」。

從這句話的本意來看,孔子認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變的,只有上等的聰明人與下等的愚笨人是不能夠改變的。

東漢的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又把古今人物歸入其《漢書.古今人表》的「九品量表」之中,分為上(上智),中(中人),下(下愚)三等。

在每個等級中又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以及下上、下中和下下三等。這也許就是後人分三六九等的來源吧。

後來又按職業,把人的尊卑分為九種身份,依次是:帝王、道士、文士、官吏、商賈、醫卜、僧尼、士兵、農民。

再後來又有了「三教九流」之說。

「三教」指的是中國儒、道、佛三大教派。「九流」又分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

中九流:舉子、醫生、相命、丹青(賣畫人)、書生、琴棋、僧、道、 尼。

下九流:師爺、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時妖(巫婆及拐騙)、盜、竊、娼。

從上面所列可以看出,今天擔負「救死扶傷」角色,地位崇高的大夫,在古代是把他們和算卦看風水的列為一類的,其社會地位並不高。

三國時期出了一位神醫,他的名字叫華佗。雖然他當時在方圓百里之內都很有名氣,但在士族眼裡,也不過是一個遊方郎中而已。

後漢書記載,華佗的為人,脾氣很不好,很不得意,對以行醫為職業而感到羞恥。

「為人性惡,難得意,且恥以醫見業。」 (《後漢書·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下》南朝宋·範曄)

可見在華佗看來,他雖然在行醫,而且醫術很高超,但那只是為生活的所迫而已。

既然為自己的職業感到低賤,那他羨慕什麼呢?雖然史書中沒有明說,但可以想見,他還是羨慕官場,總是在尋找機會能夠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

我們往下細看就能發現一些端倪。

廣陵太守陳登得病了。當時的癥狀是面色赤紅,心情煩躁。四處打聽之下,才知道名醫華佗,此刻就在左近,就急忙命人去請。

華佗到來後,看了他的病症,吩咐僕人準備十幾個臉盆,然後為他診治,結果陳登吐出了幾十盆紅頭的小蟲子。

這些醃臢物吐出來以後,華佗為他開了葯。說是因為喫魚才得的這個病。這次診治只是暫時緩解了一下,沒有去根,此病三年後還會複發,到時候再向他要這種葯,這個病就可以根治了。

其實這裡頭華佗的做法讓人尋思。既然查清了病因(可能就是今天所說的奇生蟲病),而且還明知三年後要複發,那為何不留下藥來,讓太守的病徹底根除?

其實仔細想一下就能看出,華佗這種做法,明顯的是對太守「拿了一把。」

好像是在說,你的病不是一下子就能治好的,要慢慢來——潛臺詞就是我有救你命的葯,那你該知道怎麼辦了吧?

誰知陳登以為這只是個小毛病,所以看完病後,他好了傷疤忘了疼,並沒有引起重視,也沒有特別的表示。

結果三年之後舊病複發,再派人尋找華佗,可葯童告訴使者說華佗上山採藥還沒回來,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能回來。無藥可救的陳登就這麼去世了。此事載於正史《三國志·陳登傳》。

當時的太守相當於現在的省委書記兼軍分區司令,是一個封疆大吏。就這樣,因為華佗的「留了一手」,最後遭遇不幸。看到這裡,我們對華佗的醫德產生質疑。

現在輪到曹操了。

曹操一直有頭痛的毛病,據猜測可能是早年得了一種頭風病,中年以後,日益嚴重。每當病發時,總是心亂目眩,頭痛難忍。請了許多大夫給他醫治,但是都療效甚微。

後來打聽到,名醫華佗,正在左近遊醫,就召他前來診治。華佗來後,幾個銀針一紮,曹操片刻便腦清目明,疼痛立止。曹操十分高興,要重賞華佗。

誰知華佗聽後,謝絕了丞相的封賞,告訴他:「您的病,乃腦部痼疾,近期難於根除,須長期攻治,逐步緩解,以求延長壽命。」

曹操雖然也求醫問葯,但對醫者也並不尊重,聽了華佗的話後,覺得這是在故弄玄虛,因而心中不悅。但曹操的心機非常深,心中雖然不快,並沒有表現出來。於是華佗便留在府中治病,閑暇時還允許他為百姓治病。

華佗待了一些時日,有些待不住了,於是找藉口說:「收到了一封家書,暫時回去一趟。」

此時曹操的病情大有好轉,華佗藉機提出,要回家看看。那自然無法再強留,只好準了他幾日假,讓他回家安頓完以後再回來隨時聽用。

再回來?華佗這一走,真有鳥入深林、龍遊大海的感覺,哪能那麼快回去。於是推脫說妻子病了,多次請求延長假期。

眼看華佗久不回歸,曹操心裡很著急,下詔令郡縣徵發遣送,但華佗自持有才能,厭惡為人役使以求食,仍然不上路。

曹操聽了這個回信,心中開始畫魂。心說,你不是手到病除的神醫嗎,怎麼連自己老婆的病都治不好呢?其中必有蹊蹺,於是很生氣。

但城府很深的曹操,他並沒有把事情做絕,只是吩咐手下人,到華佗家去探一探實情。如果他妻子真的病了,便賜小豆四千升,放寬假期期限;如果是欺騙,就馬上逮捕押送回來。

結果是不言而喻的,手下一去馬上就真相大白了,那還有什麼客氣的?他們給華佗戴上枷鎖,押解到許昌,直接投進了監獄。

審訊一點難度都沒有,華佗供認不諱。依漢律,他犯了兩條罪:1、欺君之罪;2、不從徵罪。這些罪名可都是死罪。

謀士荀彧聽說了此事,來到曹操面前求情:「華佗雖然犯罪,但念他是個很有名氣的大夫,他的生死關係著大批病人的生命,我們應該包涵寬容他。」

曹操說:「不用擔憂,天下就沒有這種無能鼠輩嗎?」

從曹操這種話語裏可以看出,其實這些所謂的名醫,在他眼裡的確沒有什麼地位。

華佗就這樣,最終冤死獄中。

華佗死後,大家都覺得很惋惜。而每當曹操的頭痛病複發時,手下的人束手無策時,都會不約而同的想起華佗來。但曹操卻說:「我的這個病,多少人看了,都不見效,華佗來後,病情緩解了許多。這麼看來,只有他能治好我的病。但是那小子想要憑藉給我治病的機會來抬高自己,就是我不殺了他,他也不會為我除去病根的。」

但曹操不愧是政治家,他看人能看到骨子裡,分析問題也能入木三分。

就這樣,曹操,因為怒殺了華佗,而一生遭受病痛的折磨;華佗呢?則由於「留一手」而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兩個人落個雙輸的結局。

參考資料:

《漢書》漢·班固

《三國志》西晉·陳壽

《後漢書》南朝宋·範曄

老衲侃春秋嚴正聲明:原創作品,禁止非法轉載!


這個問題,我從3個方面為大家說明吧。

1、從《三國演義》的角度來說,作者羅貫中要把黑魏的方針貫徹到底,所以曹操不僅多疑嗜殺虛偽,在臨死前也在中醫史上荒唐了一輝。在關羽被孫權殺後,孫權把關羽的人頭寄給了曹操,曹操去看老朋友的頭髮現關羽突然睜開了眼睛,一下子把曹操嚇得頭風發作,病入膏肓,有人舉薦神醫華佗,曹操知道華佗曾給周泰治療,也給關羽刮骨療毒,對他的醫術自然是信得過,但在聽完華佗診斷得知要開顱去頭風時認為曹操要害他,於是就把曹操殺了。其實華佗在被請進曹營那一刻就註定走不出來了,如果他說治不好曹操的病恐怕曹操也會以詐騙罪將其殺害。

2、從歷史的角度來講,我們先假設華佗這個人確實存在,也確實在曹操手下為官,只不過後來華佗回鄉探親久久未歸,請假期過了曹操派人去請他他也以妻子生病為由不來,於是曹老闆生氣了派人去暗訪,結果發現華佗在說謊,最終曹操以欺君之罪和不從徵罪將其處死。按照歷史角度來講,華佗之死有咎由自取的成分在裡面,你也可以說曹操太嚴厲,怎麼說都行。

3、我們假設曹操真的接受了華佗的開顱手術,他生還的幾率有多大呢,恐怕接近於0吧,首先頭部聚集了不少神經,曹操真能忍住劇痛嗎,你可別說華佗有麻沸散,現在恐怕也沒人知道麻沸散的成分。現代一個簡答的小手術姑且要在無菌的條件下進行,那麼東漢末年拿酒消毒能解決衛生問題嗎。再說的誇張一點,腦部聖經千千萬,華佗可能只知道穴位而不知道神經分佈,怕是手術做完後也會破壞不少神經,曹操也得癡呆,華佗還是得死。所以若華佗真的給曹操開顱,那他確實是想殺害曹操無誤了。


華佗之死,不能怪曹操,只願華佗的醫術太超前了,超出三國時期所有人的想像。就像今天的換頭術,誰願意拿自己做試驗品呢。

曹操換頭疼病,久治不愈,請來神醫華佗,本想著他開出什麼靈丹妙藥。沒想到,華佗張口就要為他做開顱術。這是曹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他焉能不起疑心!

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天下想殺他的人何止千萬!曹操比誰都更清楚,這也是造成他性格多疑的主要原因。整日在刀尖上過日子曹操,無時無刻不在提防著。況且,華佗還為關羽治過箭傷,他會不會與關羽暗中溝通,趁機加害自己!曹操是個我寧負人,人不能負我的主。殺華佗自然就順理成章了。

開顱術放在今天都是大手術,稍有不慎,就會給人留下終生殘疾。想想看,近兩千年前的三國,華佗憑藉一把手術刀,如何做到消毒防感染,如何做到不傷及神經!如果記載屬實,莫說曹操會殺他,換做給孫權、劉備,他也是難逃一死。

所以說,華佗之死,非曹操心狠,更非華佗私心。只能怪他的醫術太超前,只能曹操不想做世界第一開顱術的試驗品。


曹操是三國歷史上的一個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而華佗只是一個方技之士,在當時看來,華佗是一個地位底下的江湖郎中,雖說他精通醫術,創造了很多醫學奇蹟,但是權傾朝野的曹操為何容不下一個華佗呢?這確實是值得我們思考。

在小說《三國演義》裡面,認為是曹操生性多疑,所以才賜死華佗。但是小說畢竟是小說,它的虛構成分比較多。而在歷史學者看來,主要是兩個觀點,一方面是認為華佗向曹操要官做,而激怒了曹操,另一方面是認為華佗對於曹操而言,並沒有價值而言,曹操並沒有拿他當「人」。

其實這兩個觀點還是有一定侷限性的,所以也只是一方之言,並沒有被史學界認同。首先,華佗是個文人,從小飽讀經書,在亂世之中,以醫為業,他對儒學深有研究,對於為官是沒有很大意思的。東漢時期的選官制度是舉薦制,是要從孝廉做起的,華佗此時已經年紀很大了,在發鬚髮白的情況下,再去混跡於官場,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在陳壽的《華佗傳》中,有記載「太祖聞而召陀,陀常在左右」。對於一個文人士大夫而言,華佗的理想是去治病救人,而不想依附曹操,成了一個奴隸。還有說法說是華佗假借家中有事,一直不肯接受徵召。在陳壽的三國志裡面,華佗年且百歲而就有壯容,意思是雖然華佗當時身體硬朗,但是他已經很年邁了。所以,華佗不去當官並不是自己做作、嫌官小,這跟他的人生理想和現實狀況有關。

對於學者認為的第二種說法,也是不夠嚴謹準確的,在封建社會,統治者是不會把老百姓當作「人」來看待,但是這並不是曹操殺死華佗的理由。你能說荀彧不是人才?楊修地位不高?孔融名聲不夠大?這些地位顯赫之人都被曹操無情殺害,可見,是否被曹操拿著當「人」看,並不是被殺死的主要原因。

而我認為華佗之死的原因在於曹操的政治權威受到了華佗的否定,雖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和周文王一樣沒有稱帝,但是他和多數封建帝王一樣,在自己位高權重的時候,就會想在所有方面來提高自己的威嚴。華佗是一個深受儒學影響的文人,拒絕曹操的徵召,是讓他很沒有面子的,否定了他的政治權威,即使後來有荀彧為其求情,曹操還是按照漢律將其斬首。

曹操一直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人,有時他嗜殺成性,有時又很關心百姓疾苦,有時他寬厚愛人,有時他睚眥必報。其實,在我看來,曹操做事情有個準則,對他有用的就留下,沒有用的就誅殺。華佗對於他來說,是一個「無用」之人了。華佗不願意給曹操「專視」,返鄉不歸,有能力治好他的病,讓他飽受病痛,在曹操看來,華佗已經成為了無用的「鼠輩」。


歡迎關注歷史雲頂,每天都抽送現金紅包!

說起華佗刮骨療毒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當年關羽中了毒箭,胳膊一到下雨天就疼得厲害,於是請來華佗為自己治療。華佗仔細觀察後說,要準備一個懸掛著的鐵環,把關羽的胳膊放進鐵環裏收緊,再用被子矇住頭,用刀割開肉,把骨頭上面的毒給刮掉。沒想到關羽一聽,直接說,何必這麼複雜,伸出胳膊就讓華佗直接處理,類似於麻醉藥的麻沸散都不要喝的。於是華佗直接劃開了關羽的胳膊,發現裡面的骨頭都綠了,旁邊的人都看得頭皮發麻,關羽自己卻依然喝著酒面不改色。最後華佗縫上傷口,成功結束了手術。

這件事對於華佗和關羽都是一段佳話。然而你知道嗎,當華佗同樣提出要為曹操進行手術的時候,卻惹惱了曹操,最後丟了自己的命。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當時曹操由於經常頭痛,就請了最有名的神醫華佗來看,結果華佗診斷為曹操腦子裡有腫瘤,要求把曹操的頭顱破開進行手術,這下曹操就不樂意了,覺得華佗是要害自己,就派人把一代名醫關到牢裏打死了。事發突然,連華佗的心血著作都沒有留下,實在令人扼腕。後來曹操也經常因為這件事,被世人認為是其心性多疑的表現。

然而,曹操殺了華佗真的是因為多疑嗎?恰恰相反,我認為曹操的做法是特別明智的,理由如下:

第一,就算華佗不是有意要加害曹操,就算他是真的要做開顱手術,根據史書記載,我們找不到在這之前古人做開顱手術的記載,而華佗的醫學研究不可能是基於活人實驗的,所以他無法瞭解清楚手術過程中可能會有的突發情況。畢竟開顱手術和刮骨療毒可不一樣,刮骨的失敗了大不了廢一條胳膊,而開顱的失敗了不死也只剩半條植物人的命。何況那時既沒有輸血也沒有無菌設備,就算手術當時成功了,過後的細菌感染也會要了曹操的命。

第二點呢,就是當時天下割據混亂,曹操作為一個集團的領導者,肯定沒辦法放心把自己的命完全交到別人手上,而且歷史上的華佗,也不是毫無城府的人物,據說當時華佗被請來的過程並不是那麼順利,一開始他要求曹操給他高官俸祿,他才肯醫治,被曹操拒絕了,於是華佗直接回家了,曹操又派人請了好幾次華佗才過來,一過來就提出要做開顱手術,這難免讓作為古人的曹操心生疑慮。

其實,華佗最後要求做手術雖然遭到曹操拒絕而失敗了,自己也喪命了,我們從而也無法確定他的真實想法,但他在醫學方面勇於挑戰的精神還是值得今天的我們學習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