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國高昌(維吾爾語:Qara-hoja)位於今日的新疆吐魯番地區,是古時西域交通樞紐。高昌歷史文獻,有《新唐書·高昌傳》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公元5世紀中葉至7世紀中葉,在這個狹窄的吐魯番盆地中,曾先後出現四個獨立王國,分別是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唐貞觀二年(628年),著名高僧玄奘曾途經高昌。唐貞觀十三年(640年),設高昌縣。到840年漠北迴鶻國崩,一部份回鶻人佔據高昌建國,即高昌回鶻。元、明時代文獻根據維吾爾語Qara-hoja稱高昌為「哈拉和卓」、火州、霍州。

高昌國遺址

闞氏高昌

5世紀後期在高昌建立的王國。建立者是闞伯周,是柔然的附庸國。460年,柔然攻高昌,河西王沮渠安周被殺,高昌北涼滅亡。闞伯周被柔然立為高昌國王,477年,闞伯周去世,其子闞義成即位。次年,義成之兄闞首歸殺害闞義成,自立為王。488年,被高車王阿伏至羅所殺,闞氏高昌滅亡。

闞伯周(?-477年),為中國古代高昌國的君主之一,闞氏高昌開國君主,他於460年至477年在位。460年,柔然攻高昌,河西王沮渠安周被殺,高昌北涼滅亡。闞伯周被柔然立為高昌國王,477年,闞伯周去世,其子闞義成即位。

闞義成(?-478年),為中國古代高昌國的君主之一,闞氏高昌第二代君主,他於477年至478年在位。477年,其父闞伯周去世,闞義成即位。次年,其兄闞首歸殺害闞義成,自立為王。

闞首歸(?-488年),為中國古代高昌國的君主之一,闞氏高昌末代君主,闞伯周之子,他於478年至488年在位。477年,闞伯周去世,闞首歸之弟闞義成即位。次年,闞首歸殺害闞義成,自立為王。488年,被高車王可至羅所殺。

高昌國

張氏高昌

張孟明(?-496年),生於敦煌郡,漢人。為中國古代高昌國的君主之一,他於488年至496年在位。488年,高昌王闞首歸被高車王可至羅所殺,闞氏高昌滅亡。高昌人擁立張孟明為王,496年,高昌國人將其殺害,擁立馬儒為高昌王。

馬氏高昌馬儒

(?-501年),為中國古代高昌國的君主之一,他於496年至501年在位。496年,高昌國人將高昌王張孟明殺害,擁立馬儒為高昌王。

麴氏高昌

麴嘉,為中國古高昌的君主之一,屬麴氏高昌之列,是曲氏高昌之開君,立麴氏,他於501年至525年在位,是王莽時期西遷的漢人後代。年號有承平及義熙。

麴光,麴嘉子,為中國古高昌的君主之一,屬麴氏高昌之列,他於525年至530年在位。年號有甘露。

麴堅,麴嘉子、麴光弟,為中國古高昌的君主之一,屬麴氏高昌之列,他於531年至548年在位。年號有章和。

麴玄喜,又名玄嘉,麴堅子,為中國古高昌的君主之一,屬麴氏高昌之列,他於548年至550年在位。年號有永平。

高昌和平王,佚名,麴玄喜子,為中國古高昌的君主之一,屬麴氏高昌之列,他於550年至555年在位。年號有和平。

麴寶茂,麴玄喜之孫,高昌和平王之子,為中國古高昌的君主之一,屬麴氏高昌之列,他於555年至561年在位。555年,西魏封麴寶茂田地公。年號有建昌。

麴乾固,麴寶茂之子,為中國古高昌的君主之一,屬麴氏高昌之列,他於561年至601年在位。年號有延昌。

麴伯雅(?-623年),麴乾固之子,為中國古高昌的君主之一,屬麴氏高昌之列,他於601年即位。改年號延和。608年,至隋朝朝貢,隋煬帝封麴伯雅為光祿大夫、弁國公、高昌王。611年,隋煬帝徵高句麗,麴伯雅隨行至高句麗。隋朝將華容公主宇文氏嫁給麴伯雅。612年,麴伯雅歸國。613年,發生政變,麴伯雅失去王位。620年,麴伯雅複位,改年號重光。

高昌義和王,佚名,為中國古高昌的君主之一,屬麴氏高昌之列,他於613年至620年在位。年號有義和。613年,義和王發動政變,使麴伯雅失去王位。620年,麴伯雅複位。

麴伯雅(?-623年),麴乾固之子,為中國古高昌的君主之一,屬麴氏高昌之列,他於601年即位。改年號延和。608年,至隋朝朝貢,隋煬帝封麴伯雅為光祿大夫、弁國公、高昌王。611年,隋煬帝徵高句麗,麴伯雅隨行至高句麗。隋朝將華容公主宇文氏嫁給曲伯雅。612年,麴伯雅歸國。613年,發生政變,麴伯雅失去王位。620年,麴伯雅複位,改年號重光。

麴智盛,麴文泰之子,為中國古高昌的君主之一,麴氏高昌的末代國王。640年,唐朝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率兵出擊高昌。唐軍至磧口,麴文泰驚懼而病死。麴智盛即位後不久,侯君集圍城,麴智盛降唐軍。高昌國三州、五縣、二十二城,八千戶、三萬人歸屬唐朝,高昌國滅亡。高昌君臣、豪族移住中原。麴智盛任唐朝左武衛將軍、封金城郡公。唐太宗死後,刻麴智盛之石像作為外藩君長像列於唐昭陵玄闕。

鞏顧禮為左長史,曲嘉為右長史。497年,派遣司馬王體玄到北魏朝貢,請求高昌國舉國遷住內地。北魏孝文帝接受了馬儒的請求,派遣明威將軍韓安保接納,割伊吾五百里地,供馬儒居住。馬儒派遣鞏顧禮、曲嘉迎接韓安保,出高昌國境四百里,而韓安保不至。鞏顧禮等回高昌,韓安保亦回伊吾。韓安保派遣韓興安等十二人出使高昌,馬儒再遣鞏顧禮和世子馬義舒迎接韓安保。至高昌境外百六十里白棘城。而高昌本地人眷戀本土,不願東遷,相勾結殺死馬儒而立麴嘉為王。

西漢宣帝時,派士卒攜家屬往車師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元帝時,在其地建築軍事壁壘,「地勢高敞,人庶昌盛」,稱為高昌壁,又稱高昌壘。同時,設戊己校尉,治於高昌,主管屯田和軍事。

東漢、魏晉沿襲其制。這一時期,高昌壁隸屬涼州敦煌郡。

西晉至十六國初期,高昌社會經濟發展,開始具備置郡的條件。前涼建興十五年(327年)戊己校尉趙貞謀叛,張駿擊擒之,在其地置高昌郡及高昌、田地等縣。十六國時期,此郡先後隸屬前涼、前秦、後涼、西涼、北涼五國。北涼承平十八年(460年),柔然攻高昌,滅高昌北涼沮渠氏,立闞伯周為高昌王,為高昌建國之始。闞伯周死後,子義成繼位。後闞義成兄闞首歸弒義成篡位。不久闞首歸被高車王阿伏至羅所殺。後來張孟明、馬儒相繼為王,被國人弒殺;高昌人推舉馬儒長史麴嘉為王,是為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麴氏高昌四代政權,麴氏享國最久。麴嘉王時,懨撻伐焉耆,焉耆向高昌麴嘉王求救,麴嘉王派次子為焉耆國王,高昌勢力開始壯大。

隋開皇中突厥曾破高昌城。大業五年(609年)遣使朝貢,並出兵協助隋朝攻打高句麗。

唐貞觀初(626年)高昌王麴文泰來朝。後來麴文泰與西突厥結盟,

高昌國(都高昌城,今新疆吐魯番東南高昌舊址)王麴文泰早在貞觀四年就曾親自到長安覲見唐太宗,貢獻方物。後麴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國通過其境向唐入貢,並發兵襲擾內附的伊吾(都今新疆哈密)、焉耆(都員渠,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國。由於高昌位於唐王朝通往西域各國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故唐太宗決心除掉這個障礙。貞觀十三年(639年),唐太宗徵召麴文泰入朝,麴文泰稱疾不至。十二月初四,唐太宗詔令侯君集為交河道行軍大總管,左屯衛大將軍薛萬均為副總管,率步騎數萬及突厥、契苾之眾徵討高昌(參見唐滅高昌之戰)。

貞觀十四年(640年)八月,麴文泰聞唐廷已起兵,遂對國人說:「唐國去此七千裏,涉磧闊二千里,地無水草,冬風凍寒,夏風如焚。風之所吹,行人多死,當行百人不能得至,安能致大軍乎?若頓兵於吾城下,二十日食必盡,自然魚潰,乃接而虜之,何足憂也!」(《舊唐書·侯君集列傳》)及唐軍在熟悉當地地形的契苾何力引領下抵達磧口(似為今新疆輪臺地區)時,麴文泰憂懼而死,其子麴智盛即位。

侯君集率兵進至柳谷(今新疆吐魯番西北)時,探馬稟報說文泰近日即將安葬,高昌國內人士都聚集在葬地。諸將聞聽此報,請求趁機進行突襲。侯君集則認為:「不可,天子以高昌驕慢無禮,使吾恭行天罰,今襲人於墟墓之間,非問罪之師也。」(《舊唐書·侯君集列傳》)於是擂鼓進軍,進抵田地城(今新疆鄯善西南魯克沁)。高昌固城自守,侯君集下書諭之,高昌守軍也不回應。侯君集遂於清晨發動進攻。在出徵前,唐太宗深道在遠離中原作戰,即無援軍,又無後勤保障,所以必須速戰速決,為此唐太宗徵集了一些善於製造攻城器械的工匠從軍。「君集遂刊木填隍,推撞車撞其睥睨,數丈頹穴,拋車石擊其城中,其所當者無不糜碎,或張氈被,用障拋石,城上守陴者不復得立。」(《舊唐書·侯君集列傳》)到了中午時便攻下田地城,俘男女7000餘人。

侯君集隨即命中郎將辛獠兒為前鋒,於當夜直趨高昌城。麴智盛率軍迎戰,被擊敗後退保都城。唐軍力繼至,直抵其城下。麴智盛走投無路,便給君集來信說:「有罪於天子者,先王也。天罰所加,身已喪背。智盛襲位未幾,不知所以愆闕,冀尚書哀憐。」侯君集答覆道:「若能悔禍,宜束手軍門。」(《舊唐書·侯君集列傳》)但麴智盛仍堅守不出。侯君集遂命將士填塹攻城,又造高5丈可以俯瞰城內的巢車,對城內動靜瞭如指掌。城內行人走動以及飛石所中目標,在巢車上的人都大聲告知唐軍,以至高昌人皆在屋中躲避飛石。奉命前來救援高昌的西突厥軍畏懼唐軍威勢,也在可汗浮圖城(今新疆吉木薩爾北破城子)投降。麴智盛見大勢已去,被迫於八月初八開門出城投降。侯君集繼續分兵略地,共攻下3郡、5縣、22城,得戶8046,人口3.77萬,馬4300匹,佔地東西800裏,南北500裏。唐在其地置西州,在可汗浮圖城置庭州。二十一日,又置安西都護府於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北雅爾湖村附近),留兵鎮守,而後刻石紀功而還。此戰,唐打通了去西域各國的通道,促進了和西方諸國的聯繫,同時也起到遏制西突厥的作用。

  • 唐太宗派遣侯君集、薛萬均等大將徵討。貞觀十四年(640年),高昌為唐所滅,置高昌縣。

  • 高昌國-地域概況

    高昌國

    高昌在漢魏之際為車師前部(其地為今吐魯番),東西二百里,南北五百里。四周多大山,氣候溫暖,谷麥一歲再熟,宜蠶產棉,土地良沃。漢元帝初元元年(西元前48年)在此置戊巳校尉,晉·咸和二年(327)置高昌郡。張軌、呂光、沮渠蒙遜等據河西時,都置太守以守之。

    高昌是個城邦國,「東西三百里,南北五百里」,有城池二十二座,即大小二十二處沙漠中的綠洲。到麴氏高昌末年,全國只有8000戶30,000人口,馬4000匹。相對於北塞強大的遊牧汗國,國力是很弱的。因此,麴氏高昌先後曾役屬於柔然、高車和突厥。

    高昌氣候溫暖,土地肥沃,引水溉田,谷麥一年再熟,手工業較發達;地處中西交通的孔道,商業貿易堪稱繁榮。居民多「漢魏遺黎」(《北史》卷97《高昌傳》);「文字亦同華夏,兼用胡書」(《周書》卷50《高昌傳》)但日常交往,「皆是胡語」(《北史》卷97《高昌傳》)。

    《周書》〈高昌傳〉記載︰其地服飾,丈夫從胡法,婦人略同華夏。兵器有弓、箭、刀、楯、甲、槊。文字亦同華夏,兼用胡書。在毛詩、論語、孝經,置學官、弟子以相教授,雖習讀之,而皆為胡語。賦稅則計輸銀錢,無者輸麻布。其刑法、風俗、婚姻、喪葬與華夏小異而大同。

    高昌國-政治制度

    《周書》卷50《高昌傳》

    麴氏王國以高昌(新疆吐魯番縣東南60裏阿斯達拉)為王都,以長子為繼承人,稱「世子」。國王之下,置交河、田地二公,由王子擔任,分別鎮守交河、田地二城(交河城,新疆吐魯番縣西雅爾;田地城,新疆鄯善縣西南魯克沁。《周書》卷50《高昌傳》)。王廷內,置中郎,傳宣王令。置令尹—人,「比中夏相國」(《周書》卷50《高昌傳》),很可能兼理高昌郡事,相當於丞們兼京兆尹。令尹之下,文官系統在麴氏王朝末期,分為八部,即:吏、祠、庫、倉、主客、禮、民、兵部。每部置長史一人為正長官,司馬一人為副長官。八部下,置侍郎、校書郎、主簿、從事等官吏,「階位相次,分掌諸事」;此外,還置「省事」,專門負責「導引」(《周書》卷50《高昌傳》)。

    高昌是個高度君主集權的王國。軍國大事,幾乎全部由國王專斷(甚至民間土地所有權的轉讓,也由國主決定);在國王周圍也有一個很小範圍的決策機構,「由世子(很可能即兼令尹)及(交河、田地)二公」組成,日常事務,由他們「隨狀斷決」(《周書》卷50《高昌傳》)。王廷諸官,屬於行政官員,「雖有列位,並無曹府」,每天清晨諸官上朝,「集於牙門評議眾事」(《周書》卷50《高昌傳》)。官雖多而衙門少,事務性質的工作,辦起來到也集中、迅速。

    高昌王國和中原一樣,也實行郡縣制。據黃文弼考證,其大城有五,即高昌、田地、交河、蒲昌和天山城;並且傾向於五城即五郡。由於解放後大量吐魯番文書的出土,經研究,高昌麴氏王朝後期,有都城一高昌城;郡城三:交河、田地和南平城(新疆吐魯番縣城南40裏的讓布工商古城,俗名「拉木伯」);縣城十四:橫截、永昌、無半、始昌、安樂、安昌、永安、洿林、高寧、寧戎、威神、臨川、酒泉、龍泉城;鎮戍四:東鎮城、篤進、鹽城和柳婆城。總計二十二城。《周書·高昌傳》說:「諸城各有戶曹、水曹、田曹」,每城由國王派遣司馬、侍郎相監檢校,名為「城令」。

    高昌國-軍事制度

    高昌國兵器

    武官系列,最高級的是左、右衛將軍,很可能即由交河、田地二公兼任。其次,是建武、威遠、陵江、殿中、伏波五將軍(《周書》卷50《高昌傳》)。近百年來,由於考古發掘。大量碑誌、文書出土,將軍稱號除上述五名外,另知有冠軍、奮威等號。

    沙漠城邦國的高昌,騎兵是主要兵種,其「兵器有弓、箭、刀盾、甲、靳」;兵部對馬匹和馬料控制甚嚴,出土的麴氏高昌兵部文書中,不少是有關馬匹和馬料徵調和管理的。兵部只負責軍隊的行政管理,軍隊的指揮和統率權則屬於國王和左、右衛將軍,即國王和他的兒子們。由於馬匹數量不多,高昌國的騎兵數量大概在4000騎左右。

    高昌國-財政制度

    高昌國的吉利——錢幣圖

    財政制度方面,《北史》只提到「賦稅則計田輸銀錢,無者輸麻布」。從解放後出土的文書研究,其賦稅制度較複雜,有租、有調、有徭役,還有諸如「丁正錢」、「遠行馬價錢」、「逋絹錢」等雜稅。王國中央負責財政的機構可能是民部或倉部;徭役的徵發,特別是有關軍事性徭役的徵發,可能由兵部負責。在地方郡縣,負責機構可能是「戶曹」。

    高昌國-法律制度

    有關法律制度,《北史》和《周書》都只提到,其刑法「與華夏小異而大同」。根據高昌章和十一年(541年)都官文書,王國中央有都官部負責刑律,其長官是都官長史麴順。為了翟忠義其人有一個奴隸逃亡,國王麴堅親自下令,要都官部行文郡縣,進行追捕,都官部的文書是直接下達給交河郡以及柳婆、無半、鹽城、始昌4縣「司馬主者」的。說明其司法系統是都官、郡司馬、縣司馬。

    高昌國-宗教簡介

    1、佛教蔚然成風

    另據文獻記載,高昌自古即流行佛教。從國王到百姓篤信佛教,曾有「全城人口三萬,僧侶三千」的記載,可見高昌國的佛教香火之盛。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高昌國師鳩摩羅跋提就曾向苻堅獻梵本《大品經》一部。弘始二年(400)法顯西行途經高昌時,也得到供給行資,順利地直進西南。當時也有高昌沙門道晉、法盛等遊歷西域。並有沙門法眾、沮渠京聲等從事譯經。由此可見這時高昌佛事已經非常興盛。

    玄奘法師師徒

    麴氏王朝成立後,佛教受歷代諸王保護,佛法隆盛。當地統治者也極為尊崇佛法,如高昌王麴伯雅聽沙門慧乘講《金光明經》,竟以發布地,請慧乘踐之。公元629年(唐太宗貞觀三年),高昌國王麴文泰迎來了大唐帝國西行取經的玄奘法師。玄奘西遊時,國王麴文泰率全城歡迎,熱情款待,並請求永留其國。麴文泰堅決挽留,玄奘絕食數日,才獲準允其西去。但是,還堅留玄奘講經一月,並度四沙彌以充給侍,又贈送法服、黃金、綾絹等物,派遣二十五人、馬三十匹,為之送行。又寫信給龜茲等二十四國,懇請護衛玄奘法師。從這些方面,可以知道當地崇信佛法不遺餘力。但史籍中記述寺院情況不詳,《名僧傳》記載︰約當太和年間(477~499),高昌有仙窟寺、尼寺都郎中寺。《西州志》殘卷記載︰柳中縣界至北山二十五里之丁谷窟,有一寺一禪院;又前庭縣界山北二十二里之寧戎谷有窟寺一所。

    回鶻時也盛行佛教,宋·乾德三年(965)十一月,西州回鶻可汗曾遣使僧法淵,到京城獻法牙、琉璃、琥珀盞。雍熙元年(984)王延德自高昌還,在《行記》中談到高昌尚有佛寺五十餘所,都是唐朝賜額,寺中備有《大藏經》。又有摩尼寺,寺中皆有波斯僧徒。一直到元、明之際,高昌一帶仍奉佛有僧寺。及回鶻移住後,除潛信摩尼教外,亦信奉佛教、景教、祅教等。

    十九世紀以後,經多次考古探險,出土無數佛像、佛畫,與梵語、胡語、漢文、回鶻語經典等。此中,以回鶻語寫成之經典,有《金光明最勝王經》、《方廣大莊嚴經》、《彌勒下生經》、《天地八陽神咒經》等,多為譯自漢譯藏經之轉譯本。此外,此地另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伯孜克里克石窟等著名佛教遺跡。

    吐峪溝石窟第一區:石窟寺院

    2、佛教寺院簡介

    高昌地區現在遺存下來的佛教寺院,主要是殘留的一些石窟,如吐峪溝、雅爾湖、勝金口、伯孜克里克等。其中以吐峪溝開窟較早,遺留壁畫雖少,但能窺見高昌在十六國時期仙窟寺一類寺院的大體面貌。從地理環境分析,吐峪溝千佛洞所在地與《西州志》所載柳中縣丁谷窟完全吻合。唐代的柳中縣是西州所屬五縣之一,在今鄯善縣境魯克沁地方。魯克沁以北十餘公里的山谷──吐峪溝,就是丁谷窟。可見吐峪溝千佛洞在唐代仍是有名的佛教寺院。

    A、吐峪溝石窟

    吐峪溝石窟第二區:壁畫

    第一區是依山鑿窟與磚砌券頂相結合的石窟寺院。上下層次錯雜,依山勢而起落。山上早期之禪窟一組有五小窟,中室甚大,是長方形券頂窟,繪有壁畫。頂部為極古拙之因緣故事畫,其下為本生圖二列。四壁畫說法圖及千佛。以上均是北朝早期窟。東崖一覆缽頂方形窟,中有方壇,頂有千佛,四角畫四天王。四壁千佛下為本生故事畫,時代稍晚。

    第二區與第一區相對,在溝南山腰平頂上。以兩個壁畫窟為中心,兩旁建僧房,前建塔,成一伽藍區。

    第三區二窟在溝側平地。一禪窟形式與第一區禪窟相同;一剎心窟壁畫千佛,均是北朝窟。吐峪溝石窟為高昌地區現存較早的石窟遺址,對探求高昌早期佛教藝術的演變,具有重要價值。

    伯孜克里克石窟壁畫

    B、伯孜克里克石窟

    唐代西州所屬的前庭縣,即在高昌,與州合治。《西州志》所記縣界山北二十二里之寧戎谷有窟寺一所,當即伯孜克里克石窟。

    伯孜克里克以第二十五窟後室壁畫為最早,此窟與第九窟原來中部有剎心,當是這裡最早修建的剎心窟。從第二十五窟後室壁畫考察,當建窟於西魏時期。其餘諸窟原均為僧房,多是唐五代以後逐步改建為佛窟。此處回鶻佛教盛期的壁畫甚多,是研究這一時期佛教藝術極為珍貴的資料。

    1.高昌古城

    各種史書和大量考古實物充分證明,從漢至唐,高昌和敦煌地區一樣,是完全由漢人和漢文化主導的地區。

      這一事實的最好證明,是在西域外族語言文獻中,高昌的名字長期是Cinackand及其變體,意為「秦城」,也即中國城。直到北宋初年佚名作者波斯文著作《世界境域志》(Hudud al-Alam),仍然如此。

      高昌(維吾爾語Qara-hoja)故城坐落在火焰山腳下,木頭溝畔的哈拉和卓鄉,西距吐魯番市40千米。城牆高聳,昔日雄風猶存。登高展望,全城平面略呈不規則的正方形,佈局可分為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部分,總面積220萬平方米。城垣保存較好,外城牆基厚12米,高11.5米,周長約5.4千米。城牆都由夯土築成,夯層厚8至12釐米,間雜少量的土坯,有極清晰的夾棍眼。據史書記載,高昌城當年城牆上共有12重大鐵門,分別冠以「玄德」、「金福」、「金章」、「建陽」、「武城」等不同名號。城市中房屋鱗次櫛比,有作坊、市場、廟宇和居民購買力區。城內的建築佈局與當時長安城相仿。全城人口達3萬,僧侶3千。現在,城內建築遺址遍佈,尤以西南最為密集,當年的廟宇、佛堂、街道都歷歷在目。當年唐代高僧玄奘也曾在此盤桓過一段時間,還為高昌王講過經。

      

    高昌是和交河齊名的絲路名城。公元前1世紀,西漢大將李廣利率領部隊在此屯田,設立高昌壁;公元327年設高昌郡。公元450年,北涼殘餘勢力滅了車師前國後,高昌城一躍而為吐魯番盆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460年成為高昌國都城。640年唐朝統一高昌,在此設立西州,轄高昌、交河、柳州、天山、蒲昌五縣。9世紀後成為回鶻高昌國的首府。公元1275年,蒙古遊牧貴族都哇叛亂時率領12萬騎兵圍攻火州(高昌),長達半年,回鶻高昌王巴爾術阿而忒的斤英勇戰死,高昌城就毀於一旦。1961年高昌故城由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初高昌國高昌吉利一枚

    材質、形制:唐初高昌國高昌吉利一枚

    市場行情:

    2004-08-21嘉德國際估價:RMB3,800-3,800成交價:RMB:6600HKD:6227USD:799

    高昌古城,歷史悠久,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漢代,因其「地勢高敞,人廣昌盛」因而得名。公元460年(和平元年)車師國亡,柔然立闞氏伯周為王,稱其國為高昌國,掀開了高昌王國的序幕。

      高昌城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初稱「高昌壁」,為「絲路」重鎮。後歷經高昌郡、高昌王國、西州、回鶻高昌、火洲等長達1300餘年之變遷,於公元14世紀毀棄於戰火。漢唐以來,高昌是連接中原中亞、歐洲的樞紐。經貿活動十分活躍,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後經由高昌傳入內地,毫不誇張的說,它是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躍最發達的地方,也是世界宗教文化薈萃的寶地之一。鼎鼎大名的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公元629年,為了提高佛教學水平,29歲的玄奘,不畏殺身之禍,偷偷離開長安,出玉門,經高昌,沿絲綢中路到印度,遍遊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諸國,歷時17年。在高昌,玄奘誦經講佛,與高昌王拜為兄弟,留下一段千古佳話。

      高昌故城位於吐魯番市以東偏南約46公里火焰山鄉所在地附近。城郭高聳,街衙縱橫,護城河道的殘跡猶存,城垣保存基本完好,分內城、外城、宮城三重。外城大體呈正方形,牆厚12米,高11.5米,周長5.4公里。為夯土板築,部分地段用土坯修補,外圍有凸出的馬面。每面大體有兩座城門,而以西面以北的城門保存最好,有曲折的甕城。

      內城居外城正中;西南兩面城牆大部分保存完好。周長約3公里。宮城為長方形,居城北部,北宮牆即外城北牆,甫宮牆即內城北牆。這一帶尚存多座3-4米高的土臺,當時為回鶻高昌宮廷之所在。 內城中偏北有一高臺,上有高達15餘米的土坯方塔,俗稱「可汗堡」,意為王宮,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雙層建築,可能為宮殿遺址。外城內西南有一大型寺院,寺門東西長約130米,南北寬約85米,佔地約1萬平方米,由山門、庭院、講經堂、藏經樓、大殿、僧房等組成。大殿內尚殘存壁畫痕跡。唐代高僧玄奘西遊取經,於貞觀二年(628年)春,曾到高昌國講經一月餘,據即在此寺內。寺院附近,還殘存手工作坊和集市遺址。外城內東南部有一小型寺院,殘存的壁畫較上述大寺完美。

      風土人文

      高昌居民以漢族(主要為漢魏屯戍軍民的後裔和逃避戰亂的內地移民)為主,少數族(主要為昭武九姓和其他西域國家的僑民)為輔。因而高昌國建制,如官制、兵制、賦役制、士族制等,大抵脫胎漢晉,又自具特色。漢族傳統文化在高昌佔統治地位。俗奉天神,兼信佛法。十六國時期,祆教已在高昌流行,但佛教在高昌一直受到尊崇。道教也有一定的影響。

      高昌氣候溫暖,宜蠶,谷麥再熟。著名土產有赤鹽、白鹽、葡萄、凍酒、刺蜜、白麪、疊布(棉布)及絲織品等多種。其地處天山南北孔道,絲綢之路北路衝要,政治穩定,物產豐富,文化發達,中西使節、商客和僧侶過往頻繁,成為漢唐間中西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15世紀初,已風物蕭條,僧寺零落。

    高昌君主世系一向有爭論

    闞氏高昌

  • 闞伯周(460年—約477年在位)
  • 伯周子闞義成(約477年—約478年在位)
  • 義成兄闞首歸(約478年—約488年或491年在位)
  • 張氏高昌
  • 張孟明(約488年或491年—約496年在位)
  • 馬氏高昌
  • 馬儒(約496年—在位—約501年在位)
  • 麴氏高昌
  • 原來姓名 出身和關係 統治時間 年號
    麴嘉 王莽時期西遷的漢人後代 501年或502年—約525年在位 承平 501年或502年—509年或510年

    義熙 510年或511年—約525年

    麴光 麴嘉子 約525年—約530年 甘露 約525年—約530年
    麴堅 麴嘉子、麴光弟 531年—548年 章和 531年—548年
    麴玄喜 麴堅子 549年—550年 永平 549年—550年
    麴某(名不詳) 麴玄喜子 551年—554年 和平 551年—554年
    麴寶茂 高昌和平王子 555年—560年 建昌 555年—560年
    麴乾固 麴寶茂子 561年—601年 延昌 561年—601年
    麴伯雅 麴乾固子 602年—613年

    復闢後:620年—623年

    延和 602年—613年

    重光 620年—623年

    麴某 不詳,發動政變登位 614年—619年 義和 614年—619年
    麴文泰 麴伯雅子 624年—640年 延壽 624年—640年
    麴智盛 麴文泰子 640年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