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弗吉尼亞州南部藍嶺山(Blue Ridge Mountain)的山腳下,一片面積16英畝(97畝)的土地上,興辦著一家名為「Blue Ridge Aquaculture」的羅非魚「養殖工廠」。如下圖所示,這家工廠的車間面積共計10萬平方尺(1.1萬平方米),共42口養殖池,始建於1993年,至今已有25年的歷史。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家工廠化養殖場自成立到現在一直在盈利!在進口羅非魚片瘋狂暢銷的美國,在苛刻的環境保護條件約束下,這家公司堅持了25年「工廠化養殖」技術,擊敗中國競爭產品,實現長期盈利。這個成功的案例絕對在堪稱「工廠化」水產養殖領域之經典。

相比年產量上萬噸的三文魚企業,Blue Ridge Aquaculture並不是一家大型的水產公司,其每年產出羅非魚2,000噸,換而言之,每天的產量1-2萬磅(1-2萬斤)。經歷了25年的沉澱和積累,Blue Ridge的產量基本穩定,當同行競爭對手相繼被市場淘汰,Blue Ridge當之無愧成為了美國最大的羅非魚養殖企業。

Blue Ridge Aquaculture創始人兼CEO Bill Martin

創業之初,Blue Ridge創始人兼CEO Bill Martin便大膽決定嘗試「循環養殖系統(RAS)」技術。要知道,25年前這套先進的技術並不是平常養殖戶可以輕易掌控的。首先,硬體設備的投資就佔了大筆的開支;其次,管理員還必須熟悉系統運作流程,洞察養殖品種生理狀況。RAS系統內的養殖密度很高,稍有不慎,便會造成大批魚類缺氧而死。

「當時,沒有多少投資者敢給工廠化養殖項目提供大額貸款。」Bill Martin說,「我和合伙人決定,只要任何有興趣與我們合作的人,我們都願意與他談條件。我們不想成為一支獨苗。」

「20多年前,羅非魚才剛剛被美國市場接受,我們認為這條魚以後一定會『火』,幾年後羅非魚進口量越來越大,中國的產品價格低廉,成為我們產業強勁的對手。」即便是現在,羅非魚也是美國消費排名第四的水產品,列在蝦類、三文魚和罐裝金槍魚之後。美國國家漁業局(NFI)的數據顯示,平均每年每位美國人消費1.18磅(1斤)羅非魚。

2017年,美國進口羅非魚18.8萬噸,其中75%來自中國,其餘的部分來自中美洲國家的養殖場。

Blue Ridge Aquaculture公司辦公室牆上的刻畫

「對於美國人來說,羅非魚是『不喜歡』吃魚的那群消費者的最佳選擇,因為我們養殖的羅非魚沒有魚腥味。雖然羅非魚所含的長鏈不飽和脂肪酸(Omega-3s)遠遠不及三文魚,但總有一幫美國的『鐵粉』熱衷與羅非魚菜肴。"

"我們的產品產自室內循環系統,有『美國自產 』的背書,沒有使用任何抗生素和違禁藥品,本地的消費者更信賴我們的產品,我們有足夠的信心與中國進口羅非魚一較高下!」

中國進口羅非魚片(攝影:Jason Huffman)

美國養殖戶生存艱難

Blue Ridge Aquaculture出產兩種羅非魚產品,冰鮮魚和活魚,價格在$1.75-2.00/lbs之間。「我們產量穩定,好幾家亞洲連鎖超市的採購員長期向我們購買活魚。」Martin說,"市場的需求一直都在,價格才是關鍵。十多年間,美國的羅非魚養殖業漸漸走向了沒落,許多公司沒能堅持到最後。「

全美國室內魚類養殖公司僅存82家,其中的41家曾以羅非魚養殖為主業,但至少12家已轉行改養別的品種,或乾脆選擇放棄水產養殖。

美國羅非魚行業協會Southern States Cooperative的瓦解便是產業走下坡路最好的證明。Southern States曾有15家會員公司,分布於喬治亞州、北卡羅萊納州和特拉華州,總產量300萬磅。但近些年,各公司的產量不太穩定,加上價格低迷,這些會員公司先後退出了行業協會,如今僅剩下Blue Ridge Aquaculture一家。

Blue Ridge Aquaculture養殖槽

某羅非魚養殖戶向UCN訴苦,「工廠化養殖就是一個大陷阱,當項目一啟動 ,你就已經失敗了。我相信,還有更多的公司正在走向破產的路上!如果能讓我再做一次選擇,這輩子再也不會碰羅非魚了。」

看著同行們在養殖業的道路上漸行漸遠,Blue Ridge Aquaculture創始人Martin深有感觸。「我們的養殖戶不是缺乏經驗,就是規劃不周。許多小型養殖公司以為做大做強才能賺錢,準備不充裕,就考慮擴大生產,時間長了反而成為了累贅,漸漸地,他們就損失了所有的資金。」

「儘管有些RAS設備非常先進,但我們的養殖戶往往沒意識到,這是設備供應商根本沒搞過養殖!既然他們認為項目這麼賺錢,他們自己為什麼不去做養殖呢?」

「就拿我們公司來說,要建一個同樣規模的養殖場需投資2,500萬美元,頭幾年肯定無法盈利回本,很多人就失去了耐心。只要你的資金不到位,哪怕是一些細微的問題(如疾病、飼料或水質),都能讓你發狂至崩潰。」

堅持獨立自主,不受制於人

「很多人想效仿我們,但我不建議他們走我們的路。我認為要實現產出的穩定 ,必須做好『垂直整合』,種苗廠和飼料廠必須得跟上,這一點是大部分養殖戶不可能做到的。」Martin說。

Blue Ridge Aquaculture魚苗廠

「我們的養殖戶們往往不能同苗廠和飼料廠的銷售員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吹毛求疵、討價還價不可避免。我們也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所以我下定決心要整合產業鏈。」

「很多年以前,我們買的魚苗因感染了鏈球菌,我認為是運輸過程中被感染了,那一年我們的產出幾乎為零。有些成品活魚死於運輸的過程,客戶要求每磅降低20美分出售,我們認為我們不應該為此結果買單,魚販不懂暫養技術才是直接原因!所以2005年我們購買了兩輛活魚運輸車,每車轉載1.5-1.6萬磅(7-8噸),所有的活魚都自行配送,之後就很少出現大問題,我們的活魚也能賣個好價錢。」

Blue Ridge Aquaculture活魚運輸車

此外,Martin對美國的飼料廠也頗有微詞。「有的飼料廠在魚飼料中摻入10%沙子!飼料廠會抵賴,因為露天土池養殖根本無法探測到這些細節。我們的室內養殖在每一造過後都要做清理工作,我們便很容易就發現其中的貓膩。」

」於是我決定投資建一座小型飼料廠,投資500萬美金。這座飼料廠每天產能73噸,工作人員兩班倒。」Martin說,「如此一來,我們能節省$80/t 的飼料成本,我們的養殖場每日消耗10噸飼料,其餘的以各種渠道賣給其他養殖戶。」

Blue Ridge Aquaculture飼料廠

「就連種魚,我們都自己繁殖。從魚卵到種魚,期間耗時九個月,我們的種魚養殖在乾淨的溫室內,死亡率僅3%。」Martin說,「22年來,我們從未向外界購買過一條羅非魚!」

Blue Ridge Aquaculture羅非魚種魚溫棚

Blue Ridge Aquaculture創始人兼CEO Bill Martin

「未來5年,我們要考慮建一座加工廠,這樣整條產業鏈就齊全了。」Martin說。如今,Bill Martin已年過七旬,對於未來,Bill Martin似乎還有著更深的期待。「我的生命所剩不多了,退休之前,希望我能多培養幾位年輕的技術員,將20多年的養殖經驗傳授給他們。」他表示,「退休之後,我將作為旁觀者看著公司繼續成長,也會時不時地指點指點他們。」

END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