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島上最大的古建築羣,毫無疑問是學宮。

作為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成陸至今只有一千三百年的歷史。這裡是長江匯入東海之處,由於水面變寬、水速平緩,非常有利於泥沙淤積。最初露出水面的只是兩座小沙洲,唐神龍元年(705)沙洲建鎮,並以高出水面且平坦寬闊之意得名「崇明」。島上的第一批居民來自江蘇句容,這是唐萬歲通天元年(696)的事情,比建鎮時間還早九年。當時句容施、黃、顧等六姓漁民前來西沙謀生,然後才帶動了更多句容人遷至島上。經過數百年的泥沙淤積,這些沙洲已經發展到六十個之多,最終逐漸會合在一起,演變今日崇明島的模樣。長江口潮水的無情漲落,也讓島上的城池經歷了六建五遷的動蕩歷史,這裡先後歸宋通州、元揚州路、明蘇州府、太滄州、民國江蘇南通和松江管轄,直到1958年才成為上海直轄市的一部分。2016年,崇明撤縣設區,上海最後一個縣從此成為歷史。

有城池的地方自然不會少了孔廟。元泰定四年(1327),島上建起了專門的祭孔場所,同時也成為官辦的地方學府,這便是今日崇明學宮的前身。不過「潮汐之沖坍,風雨之剝蝕」令崇明學宮屢建屢圮,僅明天啟二年至清同治八年期間就有多達十四次重修,直到清光緒十七年(1891)南門海塘護坡工程建成,崇明學宮乃至崇明縣城才真正過上了安穩日子。民國建立以後,崇明學宮內開辦學校,後來被強佔為日軍兵營,導致部分建築不幸毀於戰火。解放後,學宮先後作為校舍、宿舍、辦公用房。1984年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繼而撤出佔用單位,恢復原有形制,實現了修舊如舊。1995年,崇明學宮進行擴建,成為上海市佔地面積最大的文廟建築羣,形成了文廟、儒學和瀛洲書院三個縱向主軸。文廟為學宮建築羣的核心,由南至北依次為東西牌坊、欞星門、登雲橋、泮池、戟門、東西兩廡、大成殿、尊經閣和崇聖祠。瀛洲書院位於主軸西側,東側的學宮則包含儒學署大門、儀門、明倫堂、學海堂等。1999年,崇明縣博物館利用學宮建築布展開放,博物館內常設「崇明島史與古船」和「崇明民俗」兩大展覽,其中「崇明島史與古船」陳列設於大成殿及東西兩廡,「崇明民俗」陳列設於尊經閣和崇聖祠,另有明倫堂作為臨時展廳使用,此外還設有碑廊,展出大量反映崇明歷史的碑刻文物。


【中軸線——文廟建築羣】

【東軸線——儒學建築羣】

【「崇明島史與古船」陳列】

【「崇明民俗」陳列】

本文文字及照片除註明外均為司圖博行原創,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