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規定「凡是姓蒲的都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更不能在朝廷擔任官職」,縱觀整個歷史,這樣的規定並不多見,是什麼深仇大恨讓明朝的統治者對姓蒲的這樣厭惡,未必是挖了朱元璋的祖墳不成?

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先要從這段歷史的開頭講起。

鐵木真統一了蒙古成百上千個大小部落後,被尊稱為成吉思汗,一路南征北討,所向披靡,戰無不勝,他的孫子忽必烈在北京定都建立了元帝國,打的宋朝政府無招架之力,逼著遷都到臨安,沒幾年元朝政府準備將偏居一隅的南宋徹底消滅,繼續派軍攻打,宋恭帝投降,陸秀夫帶著只有7歲的小皇帝趙昰和少量的殘部向南逃竄,元軍沿途派兵追殺,勢必斬草除根。

陸秀夫和小皇帝首先想到的地方是泉州,若大的中國此時也只有這個地方可以暫時安身,如果能把這裡作為據點,將散落在各地的部隊集合起來,或許還有機會復興,這支丟盔棄甲的隊伍在泉州城下焦急等待著守城將領打開城門,迎接聖駕。

蒲壽庚是宋王朝任命的閩廣招撫使,也是泉州這座城市的實際控制人,他藍色的眼球、微卷的頭髮,透露著明顯的阿拉伯人血統,蒲家世代經商,經過幾代的財富積累成為富甲一方的巨富,在元朝軍隊進攻南宋王朝時,他就組織軍事力量進行抗擊,成為南方一股重要的軍事力量,南宋朝廷先後授予他閩廣招撫使等重要職務。

當他得知臨安失守、宋恭帝投降時十分愕然,萬萬沒想到失敗會來的這麼快,南宋王朝的滅亡比他估計的時間要提前了許多,正當他舉足無措時,手下來稟,陸秀夫帶著只有7歲的趙昰來投,他思慮再三,晝夜難眠,最終做出他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決定,拒絕這支隊伍進城。

這樣的一個決定,讓蒲壽庚背上了千古罵名,陸秀夫帶著只有7歲的小皇帝趙昰只好繼續逃竄,在廣東新會和元朝軍隊展開決戰,全軍覆沒,陸秀夫背著趙昰在崖山跳海殉國,三百年的宋王朝由此覆滅,漢族也進入了98年的黑暗統治,前後約有7000萬人被殺。

蒲壽庚拒絕小皇帝進入泉州的是他深思熟慮後決定的,他清醒的認識到,南宋王朝大勢已去,就算在泉州暫時安頓下來,被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當元朝軍隊得知小皇帝在泉州,必將派大軍來攻打,廣州漢人誓死不開城投降的結果是全城被殺,如果選擇負隅頑抗,泉州百萬百姓必將全部被元朝士兵所屠。

投降元朝的蒲壽庚被忽必烈封為大將軍,為了表示對新主子的效忠,他將泉州數千名南宋宗親全部屠殺,蒲氏一族在泉州統治達數十年之久,在蒲壽庚的經營下,泉州跟數百個國家有貿易往來,成為當時中國最為繁榮的港口之一,與亞歷山大港並稱為世界最著名的海港。

從道德倫理角度來看,蒲壽庚拒絕小皇帝進城,為所有漢人和史學家所不恥,說他見利忘義,見風使舵都不為過,換個角度來說,不論是出於個人安危或是一己之私考慮,投降元朝,避免了百萬黎民百姓被屠殺,將泉州這座城市帶上了一段輝煌的歷史。

----------------------------------------------------------------------------------------------------

喜歡就點擊下方「關注」本號,反正多關注一個又不會懷孕

「史諫」,講歷史的自媒體,認認真真做歷史原創,我們讓事實說話,請關注我的公眾號:sjsj1978(長按可複製)

你是蒲壽庚會怎麼做? (單選) 放小皇帝進城,共同抗擊元朝軍隊 不放小皇帝進城,投降元朝政府 其他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