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规定「凡是姓蒲的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更不能在朝廷担任官职」,纵观整个历史,这样的规定并不多见,是什么深仇大恨让明朝的统治者对姓蒲的这样厌恶,未必是挖了朱元璋的祖坟不成?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先要从这段历史的开头讲起。

铁木真统一了蒙古成百上千个大小部落后,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一路南征北讨,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他的孙子忽必烈在北京定都建立了元帝国,打的宋朝政府无招架之力,逼著迁都到临安,没几年元朝政府准备将偏居一隅的南宋彻底消灭,继续派军攻打,宋恭帝投降,陆秀夫带著只有7岁的小皇帝赵昰和少量的残部向南逃窜,元军沿途派兵追杀,势必斩草除根。

陆秀夫和小皇帝首先想到的地方是泉州,若大的中国此时也只有这个地方可以暂时安身,如果能把这里作为据点,将散落在各地的部队集合起来,或许还有机会复兴,这支丢盔弃甲的队伍在泉州城下焦急等待著守城将领打开城门,迎接圣驾。

蒲寿庚是宋王朝任命的闽广招抚使,也是泉州这座城市的实际控制人,他蓝色的眼球、微卷的头发,透露著明显的阿拉伯人血统,蒲家世代经商,经过几代的财富积累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富,在元朝军队进攻南宋王朝时,他就组织军事力量进行抗击,成为南方一股重要的军事力量,南宋朝廷先后授予他闽广招抚使等重要职务。

当他得知临安失守、宋恭帝投降时十分愕然,万万没想到失败会来的这么快,南宋王朝的灭亡比他估计的时间要提前了许多,正当他举足无措时,手下来禀,陆秀夫带著只有7岁的赵昰来投,他思虑再三,昼夜难眠,最终做出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决定,拒绝这支队伍进城。

这样的一个决定,让蒲寿庚背上了千古骂名,陆秀夫带著只有7岁的小皇帝赵昰只好继续逃窜,在广东新会和元朝军队展开决战,全军覆没,陆秀夫背著赵昰在崖山跳海殉国,三百年的宋王朝由此覆灭,汉族也进入了98年的黑暗统治,前后约有7000万人被杀。

蒲寿庚拒绝小皇帝进入泉州的是他深思熟虑后决定的,他清醒的认识到,南宋王朝大势已去,就算在泉州暂时安顿下来,被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当元朝军队得知小皇帝在泉州,必将派大军来攻打,广州汉人誓死不开城投降的结果是全城被杀,如果选择负隅顽抗,泉州百万百姓必将全部被元朝士兵所屠。

投降元朝的蒲寿庚被忽必烈封为大将军,为了表示对新主子的效忠,他将泉州数千名南宋宗亲全部屠杀,蒲氏一族在泉州统治达数十年之久,在蒲寿庚的经营下,泉州跟数百个国家有贸易往来,成为当时中国最为繁荣的港口之一,与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著名的海港。

从道德伦理角度来看,蒲寿庚拒绝小皇帝进城,为所有汉人和史学家所不耻,说他见利忘义,见风使舵都不为过,换个角度来说,不论是出于个人安危或是一己之私考虑,投降元朝,避免了百万黎民百姓被屠杀,将泉州这座城市带上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

喜欢就点击下方「关注」本号,反正多关注一个又不会怀孕

「史谏」,讲历史的自媒体,认认真真做历史原创,我们让事实说话,请关注我的公众号:sjsj1978(长按可复制)

你是蒲寿庚会怎么做? (单选) 放小皇帝进城,共同抗击元朝军队 不放小皇帝进城,投降元朝政府 其他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