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好友之邀答,順便藉此題說說自己學習古漢語的一點心得,希望對大家學習古漢語提供一些啟示。

「唐宋八大家」之稱,最早見於明初朱右編選的《八先生文集》,但文集已佚,只知道八家之名。後有唐順之著《文編》,唐宋散文亦延用選此八家,其包括唐代韓愈、柳宗元,北宋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

從名字上我們可發現,此八人均為唐宋古文運動的代表人物。亦分屬相應時期的同一政治集團。

陸遊雖然詩詞文俱佳,但大家都知道,其師從王安石,而王安石是宋代變法集團的代表人物,後期與歐陽修分屬新、舊黨兩大陣營。在其時,陸遊也並非古文運動的積極推動者。

八大家選定的初衷,是希望藉此為該時期的散文創作樹立一個標竿。而得到後人廣泛的認可,個人認為更多是基於學習古代漢語的需求。

今人習古文詩詞,大概可分兩種方式,一是以中國文學史為大綱,依次學習。這種方法又稱為學院派,優點是系統性強,但學習難度大。

中國文學史的發展過程,亦是漢語言走向成熟的過程,我們在閱讀《詩經》和「諸子百家」文集時便會發現,因為漢語言尚處於發育時期,這些詩文中存在大量的單音節詞和多義詞,這成為了初學者很大的學習障礙。

另一種形式,是以八大家文選入門,過往的私塾書齋、家學或民間從師,大多採用這種方式,故又稱民間派。這種方式也更適合現在對古漢語有興趣者自學。

首先是漢語言至隋唐,已正式走向成熟,因此學習唐、宋散文相對較容易。其次就要說說古文運動了。且不討論古文運動所承載的政治訴求。單從創作上來說,古文運動的主張是反對自六朝以來,文壇上盛行講究排偶、辭藻、音津、典故的駢體文風,而提倡以商周為基礎的古文文體。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八大家散文溫古。先通過學習他們的文章,再由此帶回到商周文學,由簡至繁。而《唐宋八大家文集》的釋譯本眾多,這也為自學者提供了便利。


八大家最後over的蘇轍於1112年撒手人寰。老陸1125年投胎路上早已洞若觀火明察秋毫。

詞被寫嗨,文被玩散。

名嘛……後人也不好安排。

謂「九聖」?顯然不妥。老夫子和關哥熬千年成灰後才是文聖、武聖。咱這唐宋兩朝落一起沒過七百……出九聖ψ(`?′)ψ完全不好意思。

稱「九仙」?俗不可耐!!

謂「九賢」?檔次稍欠……

罷!罷!!罷!!!

天地好輪迴,流行我怕誰!

身逢亂世時間緊,憂憤詩書傳千古。

就「詩」了!!!

投胎是個技術活

老陸,你不是一般人


唐宋八大家主要是指散文作家,而陸遊主要以詩詞為佳。所以陸不在八大家之列了!


唐宋八大家為什麼沒有陸遊?這個問題主要是原因是因為八大家評選標準,是以散文為評選標準的,陸放翁文學成就主要在詩歌方面,所以說陸遊沒有進唐宋散文八大家的行列。謝悟空邀請。


唐宋八大家,實際上是唐宋古文八大家,即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王禹稱、歐陽修、王安石以及蘇洵、蘇軾、蘇轍。

唐宋古文八大家,顧名思義,就是專指古文作家,陸遊作為詩人,如同駿馬不能入牛群!


唐宋八大家以散文成就為主評著稱,而李·杜·白·陸等著名成就皆為主詩歌創作,文類不同,既沒李·白等,更不會有陸遊。謝邀。


唐宋八大家是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在唐宋文壇掀起了古文革新浪潮,使散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明初時朱右將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編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於此。此後,茅坤編法選了八家的文章,編輯為《唐宋八大家文鈔》,至此,唐宋八大家之稱遂定。

唐宋八大家提倡散文,反對駢文,給當時和後世的文壇以深遠的影響。而陸遊.李白等則是唐詩宋詞的傑出代表,在散文方面沒有過人的才華。


謝邀!

我看大家回答的還不錯,就不重複了!陸遊詩詞名氣大、成就高,散文相對少見。


謝友邀請!唐宋八大家,主要以散文成就為主,陸遊在這方面沒有他們八位影響力大!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的簡稱,並非唐宋文學八大家的簡稱。陸遊主要文學成就在詩詞,一生創作了大量詩詞,歷史流傳下來就有9000多首,被譽為高產詩人。詩詞屬於韻文,而非散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