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五代時期軍閥割據之地,原燕王、盧龍節度使劉守光割據的勢力範圍,故地位於今北京和河北北部,割據的時間為895年—913年,正式稱帝割據的時間為911年—913年僅二年;後梁乾化元年(911年)八月,劉守光在幽州稱帝,國號「大燕」,改元「應天」;後梁乾化三年(913年)十一月,晉王李存勖拔幽州,劉守光出逃,後被擒,至此,燕國滅亡。

由於劉守光統治期間殘暴不仁,因此此燕國又稱為「桀燕」。

劉守光鑄錢另據歐陽脩《新五代史·唐本紀第五》載:「天祐六年(即909年)……燕王劉守光聞晉攻梁深入,乃大治兵,聲言助晉,王患之,乃旋師。七月,會趙王王鎔於承天軍。劉守光稱帝於燕。」

定難節度使,又稱夏綏節度使,是唐朝在今西北地區設置的節度使。881年,

党項首領拓跋思恭在此割據,成為西夏王朝的前身。

歷代節度使

  • 韓潭(787-798年)
  • 韓全義(798-805年)
  • 楊惠琳(805-806年)
  • 李演(806-810年)
  • 張煦(810-813年)
  • 田進(816-824年)
  • 李祐(824-826年)
  • 傅良弼(826-828年)
  • 李寰(828年-?)
  • 米暨(846-851年)

    李福(851年-?)

  • 諸葛爽(880-881年)
  • 李思恭(881-895年)
  • 李思諫(895-908年)
  • 李彝昌(908-909年)
  • 李仁福(909-933年)
  • 李彝超(933-935年)
  • 李彝殷(935-967年)
  • 李光睿(967-978年)
  • 李繼筠(978-980年)
  • 李繼捧(980-982年)
  • 李繼遷(982-1004年)
  • 李德明(1004-1032年)

  • 李元昊(1032-1038年)
  • 轄區

  • 夏州(治今陝西靖邊北),首府
  • 宥州(治今內蒙古鄂托克旗)
  • 銀州(治今陝西榆林)
  • 綏州(治今陝西綏德)
  • 靜州(治今陝西米脂)
  • 清源節度使,簡稱清源軍,又稱平海軍,是五代十國時期,位於今日閩南一帶,在閩國覆滅後,是閩南地區割據勢力的名稱。

    南唐滅閩(945年)後,閩地三分,南唐得建州、汀州,吳越得福州,而泉州、漳州為當地人留從效、陳洪進佔據,稱清源軍、平海軍,至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為宋所滅。

    岐(901年-924年或946年)中國五代十國時代以鳳翔為中心於現在陝西、甘肅、四川地區的割據政權,由李茂貞建立。

    唐朝光化四年(901年),在黃巢之亂時割據鳳翔的

    鳳翔節度使李茂貞被唐昭宗進封為岐王。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後梁。李茂貞仍用哀帝天祐年號,以示與後梁對抗,但亦開岐王府,設置百官,以其所居為宮殿,其妻稱皇后,各種儀式其實都跟皇帝一樣。然而因實力大不如前,之後的十餘年間,李茂貞屢為後梁及王建所建立的前蜀所敗,將叛城降,疆域日蹙。

    岐國天祐二十年(923年),後唐莊宗李存勖滅後梁,李茂貞於是在次年(924年)向後唐稱臣,李存勖則將李茂貞改封秦王,具有獨立性質的岐王國因此消失,數月後李茂貞去世,謚忠敬王(秦忠敬王)。子李從曮襲爵,後唐時輾轉各地任職。後晉時代李從曮再任岐王,歸鳳翔任職,946年李從曮死亡,岐王家族斷絕,岐國名實俱亡。

    北平(909年—929年),五代十國初期的半獨立政權。朱溫建立後梁,909年三月,下詔義武節度使王處直進封為北平王,福建節度使王審知封閩王,廣州節度使劉隱封南平王。次年,後梁進攻成德節度使趙王王鎔,王處直投靠晉王李存勖。921年,王鎔被義子張文禮殺害,王處直沒有響應李存勖討伐,

    王處直沒有同意,被李存勖猜忌。王處直祕密聯絡耶律阿保機,背叛李存勖,定州將領不願聯絡契丹,推舉王處直義子王都殺害王處直,王都歸降後唐李存勖。後唐天成四年二月(929年),王都為後唐明宗李嗣源所滅[1]。

    成德節度使,又稱恆冀節度使、鎮冀節度使,是唐朝在今河北地區設置的節度使,唐末到五代割據河北,為河北三鎮之一。也是河北的藩鎮最穩定的一個,160年只有三姓更迭。

    李氏割據

    首任節度使李寶臣原名張忠志,原為史朝義舊將。寶應元年(762年)投降唐朝,唐朝為了籠絡河北舊部,任命張忠志為恆陽節度使(777年改為成德軍節度使),賜名李寶臣,統恆、趙、深、定、易五州,增領冀州,駐恆州(今河北正定),擁兵十萬,形同割據,與田承嗣、李懷仙稱「河朔三鎮」。建中二年(781年)一月,寶臣死,其子行軍司馬李惟嶽謀襲父位,朝廷不允,李惟嶽、田悅等起兵叛亂。唐德宗任命張孝忠為成德軍節度使,與朱滔聯兵討伐李惟嶽。建中三年(782年)正月,朱滔、張孝忠破李惟嶽於束鹿(今河北辛集)。契丹人成德兵馬使王武俊倒戈,生擒李惟嶽,縊死轅門外,傳首京師。

    契丹王氏

    唐德宗將成德節度使分割為義武節度使(定州、易州、滄州)和恆冀都團練觀察使、深趙都團練觀察使,三月任命王武俊為恆冀都團練觀察使。王武俊欲謀得成德節度使,以功高賞薄,對朝廷不滿,又瞧不起張孝忠,暗中與幽州節度使朱滔相互勾結。是年十一月,朱滔稱冀王,與李納稱齊王、田悅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興元元年(784年),李抱真親赴王武俊營部,勸降武俊,二人結為兄弟。王武俊與李抱真聯合對付朱滔。王武俊歸順朝廷,進位檢校太尉兼中書令。王武俊死後,子王士真、孫王承宗相繼襲位。

    元和五年(810年),唐憲宗遣宦官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率河東、義武、盧龍、橫海、魏博、昭義六鎮對其進行討伐,卻無功而還。元和十一年(816年),王承宗勾結吳元濟,憲宗發六道兵,以十萬兵力進行討伐,兩年無功,憲宗被迫罷兵。田弘正奉召討伐王承宗,元和十二年(817年)田弘正大破王承宗於南官,承宗勢蹙請降,唐廷亦因久戰乏力,以承宗為成德軍節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淮西平定,王承宗迫於形勢,獻地謝罪。元和十五年(820年)王承宗死,其弟王承元上表歸順朝廷。

    回紇王氏

    元和十五年(820年),田弘正調為成德軍節度使。長慶元年(821年)七月,田弘正準許衛兵三千人返回魏博,成德軍都知兵馬使回紇阿布思族王廷湊潛懷異志,勾結牙兵,殺害之。田弘正與家屬、將佐三百餘人同時遇害。王廷湊要求唐廷授節度使,又取冀州,殺刺史王進岌,朝廷命令韓愈前往鎮州宣諭。唐廷以田弘正之子田布為魏博節度使,全軍三萬人討王庭湊,同時命令橫海、昭義、河東、義武諸軍協同作戰。值大雪繽紛,軍不得進,朝廷只好默認。唐文宗太和八年(834年),王廷湊亡後,其子王元逵繼任節度使。元逵一改其父驕橫跋扈,對朝廷十分恭敬,貢賦不絕。唐武宗會昌四年(844年),奉詔為澤潞北面招討使,協同劉沔、王茂元一起攻討劉稹,王元逵攻宣務柵(在今河北隆堯西北),並在堯山(今河北隆堯縣西北)擊敗劉稹。之後,其子王紹鼎、王紹懿,其孫王景崇先後襲位。

    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王景崇死後,年僅十歲的兒子王鎔繼位。王鎔有智謀,自稱趙王,在李克用父子、朱溫、羅紹威之間周旋,割據鎮冀近40年。晚年被義子張文禮所殺,後來張文禮的兒子張處瑾為李存勖所滅。

    歷代節度使

  • 李寶臣(762-781年)
  • 李惟嶽(781-782年)
  • 張孝忠(781-782年)

  • 王武俊(782-801年)
  • 王士真(801-809年)
  • 王承宗(809-920年)
  • 王承元(820年)
  • 田弘正(820-821年)
  • 王廷湊(821-834年)
  • 王元逵(834-855年)
  • 王紹鼎(855-857年)
  • 王紹懿(857-866年)
  • 王景崇(866-883年)
  • 王鎔(883-921年)
  • 張文禮(921年)
  • 張處瑾(921-922年)

  • 轄區

  • 恆州(治今河北正定縣),首府,820年改名鎮州
  • 冀州(治今河北冀州市)
  • 趙州(治今河北趙縣)
  • 深州(治今河北深州市)
  • 短期暫領

  • 定州(治今河北定州市)
  • 易州(治今河北易縣)
  • 滄州(治今河北滄州市)
  • 德州(治今山東陵縣)
  • 棣州(治今山東濱州)
  • 武平節度使,簡稱武平軍,是五代十國時期,位於今日湖南一帶,在馬氏楚國覆滅後,是湖南地區割據勢力的名稱。951--963年間,共經歷四任三姓節度使,後為宋朝兼併。末代節度使是年僅12歲的周保權。

    楚國滅亡後的武平節度使

    朔方節度使,又稱靈武節度使,是唐朝在今西北地區為防禦後突厥汗國設置的節度使,天寶十節度使之一。擁立唐肅宗和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力量,後轄區分割為朔方、振武、夏綏、邠寧、涇原和鄜坊。北宋真宗鹹平五年(1002年),朔方節度和靈州被李繼遷攻克。

    歷代節度使

  • 王毛仲(721-722年)
  • 張說(722-723年)
  • 王晙(723-727年)
  • 李浚(727年)
  • 李禕(727-736年)
  • 牛仙客(736-742年)
  • 王忠嗣(742-747年)
  • 哥舒翰(747-749年)
  • 張齊丘(749-750年)
  • 安思順(750-751年)
  • 李林甫(751-752年)
  • 李暐(留後,751-752年)
  • 安思順(752-755年)
  • 郭子儀(755-759年)
  • 李光弼(759-762年)

    僕固懷恩(763-764年)

  • 郭子儀(764-765年)
  • 路嗣恭(765年)
  • 郭子儀(765-779年)
  • 常謙光(779年)
  • 李懷光(779年)
  • 崔寧(779-781年)
  • 杜希全(781年)
  • 李懷光(781-784年)
  • 渾瑊(784-799年)
  • 範希朝(807-809年)
  • 王泌(813年)
  • 阿跌光進(813-815年)
  • 杜叔良(819-821年)
  • 李進誠(821年)
  • 李聽(821-822年)
  • 王晏平(838年)
  • 李彥佐(843-849年)
  • 朱叔明(841年—?)
  • 唐弘夫(874-881年)
  • 韓公(881年—?)
  • 韓遵(?-900年)
  • 韓遜(900-914年)
  • 韓洙(914-928年)

    韓璞(928年)

  • 韓澄(929年)
  • 康福(929-932年)
  • 張希崇(932-939年)
  • 張從賓(937年之前)
  • 馮暉(939-946年)
  • 王令溫(946年)
  • 馮暉(946-952年)
  • 馮繼業(952-?)
  • 轄區

  • 靈州(治今寧夏靈武),首府
  • 鹽州(治今陝西定邊)
  • 豐州(治今內蒙古五原)
  • 勝州(治今內蒙古托克托)
  • 麟州(治今陝西神木)
  • 夏州(治今陝西靖邊北)
  • 宥州(治今內蒙古鄂托克旗)

  • 銀州(治今陝西榆林)
  • 綏州(治今陝西綏德)
  • 邠州(治今陝西彬縣)
  • 寧州(治今甘肅寧縣)
  • 鄜州(治今陝西富縣)
  • 坊州(治今陝西黃陵)
  • 涇州(治今陝西涇川)
  • 原州(治今寧夏固原)
  • 丹州(治今陝西宜川)
  • 慶州(治今甘肅慶陽)
  • 單于都護府(治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
  • 後期

  • 靈州(治今寧夏靈武),首府
  • 鹽州(治今陝西定邊)
  • 豐州(治今內蒙古五原)
  • 趙(907年—921年),五代十國初期王鎔在鎮州(今河北正定)建立的半獨立政權。907年,王鎔自稱趙王,歸附朱溫。在朱溫征服羅紹威後,王鎔投靠李存勖。其後,王鎔在李存勖、後梁之間周旋,921年,被義子張文禮所殺,後來張文禮的兒子張處瑾為李存勖所滅。

    義武節度使,又稱易定節度使[1],是唐朝在今河北地區設置的節度使,是唐朝遏制河北三鎮的橋頭堡,黃巢之亂後,開始割據,節度使王處直被後梁封為北平王。

    張氏世襲

    首任節度使張孝忠,奚族人,原為成德節度使李寶臣舊將[2]。建中二年(781年),寶臣之子李惟嶽謀襲父位,朝廷不允,李惟嶽、田悅等起兵叛亂。唐德宗任命張孝忠為成德軍節度使,與朱滔聯兵討伐李惟嶽。建中三年(782年)正月,朱滔、張孝忠破李惟嶽於束鹿(今河北辛集)。[3]契丹人成德兵馬使王武俊倒戈,生擒李惟嶽,縊死轅門外,傳首京師。唐德宗將成德節度使分割為義武節度使(定州、易州、滄州)和恆冀都團練觀察使、深趙都團練觀察使,三月任命張孝忠為義武節度使。王武俊欲謀得成德節度使,以功高賞薄,對朝廷不滿,又瞧不起張孝忠,暗中與幽州節度使朱滔、淄青節度使李納相互勾結。是年十一月,朱滔稱冀王,李納稱齊王、田悅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張孝忠、昭義節度使李抱真,朱滔、王武俊與對峙,一直到興元元年(784年),朝廷招降王武俊。貞元二年(786年),滄州歸屬橫海節度使[4]。張孝忠死後,子張茂昭襲位。

    元和五年(810年),唐憲宗遣宦官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率河東、義武、盧龍、橫海、魏博、昭義六鎮對其進行討伐,張茂昭率義武軍參戰。八月,張茂昭舉族入朝。朝廷任命任命任迪簡為義武節度使,張茂昭為河中、慈、隰、晉、絳節度使[5]。之後,義武節度使成為朝廷直接任命的藩鎮,抵制河北的割據。多次參加對河北三鎮叛亂和昭義節度使劉稹的討伐[6]。直到黃巢之亂,義武節度使王處存還到長安勤王[7]。

    王氏割據

    黃巢之亂後,王處存投靠李克用,在盧龍節度使和成德節度使的夾縫中生存。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王處存死後,兒子王郜繼位。王處存的弟弟王處直投靠朱溫,發動兵變,驅逐王郜自任節度使。[8]朱溫建立後梁後,封王處直為北平王。天佑十八年(921年),王處直被義子王都殺害。王都歸降後唐李存勖。後唐天成四年二月(929年),王都為後唐明宗李嗣源所滅[9]。

    歷代節度使

  • 張孝忠(782-791年)
  • 張茂昭(791-810年)
  • 任迪簡(810-816年)
  • 渾鎬(816年)
  • 陳楚(816-822年)
  • 柳公濟(822-829年)
  • 傅毅(829-837年)
  • 張璠(837-838年)
  • 韓威(838-840年)
  • 陳君實(840-843年)
  • 李執方(843-845年)
  • 盧弘宣(845-847年)
  • 韋損(847-848年)
  • 李公度(848-854年)
  • 鄭涯(854-857年)
  • 盧簡求(857-859年)
  • 康承訓(859-863年)
  • 韋洵(863-866年)
  • 侯固(866-873年)
  • 崔季康(873-879年)
  • 王處存(879-895年)
  • 王郜(895-900年)
  • 王處直(900-921年)
  • 王都(921-929年)
  • 轄區

  • 定州(治今河北定州市),首府
  • 易州(治今河北易縣)
  • 短期暫領

  • 滄州(治今河北滄州市)
  • 靜海節度使,唐代時設置,管理交州(今越南)。

    五代十國(917年)之靜海節度使

    最早是安南經略使,乾元初年改為安南節度,領管內二十一州,鹹通中期改為靜海軍節度,後為曲裕所有,開平元年(907年)曲裕卒,農曆七月丙申,以靜海軍行營司馬權知留後曲顥起複安南都護,充節度使[1]。

    傳三世,至930年(後唐長興元年、南漢大有三年)農曆九月,為南漢劉?所滅。但其後經楊廷藝、吳權等人的對抗南漢, 938年,南漢派軍來犯,吳權將之擊退,次年(939年)稱王,從而造就越南脫離中國統治,安南最終自立為國。

    歸義軍(在曹議金登基前稱為金山國)是中國唐朝末年、五代十國直到宋朝初年,以河西地區敦煌為中心的一個政權,由張議潮反抗吐蕃起兵後所建,一度統治了河西地區十一個州,後來收縮後則主要割據瓜州、沙州兩州,歷經張氏、曹氏兩個氏族統治時期,後於十一世紀被歸附的河西回鶻吞併,1130後被西夏崇宗李乾順攻滅。

    河西政權歷代執政者

    姓名 在位時間
    劉言 951年—953年
    王逵 953年—956年
    周行逢 956年—962年
    周保權 962年—963年
    稱號 姓名 統治時間
    歸義軍節度使 張議潮 848年(或851年)--867年
    歸義軍節度使 張淮深 867年--890年
    歸義軍節度使 索勛
    歸義軍節度使/西漢白衣天子 張承奉
    歸義軍節度使 曹議金 914?--?
    歸義軍節度使 曹元德 935年--940年
    歸義軍節度使 曹元深 940年--945年
    歸義軍節度使 曹元忠 945年--974年
    歸義軍節度使 曹延恭 974年--976年?
    歸義軍節度使 曹延祿 976(977?)--1002年
    歸義軍節度使 曹宗壽 1002年--1014年
    歸義軍節度使 曹賢順 1014年--??

    河西節度使,唐朝在涼州設置的節度使。唐玄宗時,作為十大節度使之一。晚唐以後復置的河西軍,是作為唐末五代時涼州一帶的官軍殘餘勢力。

    盛唐時歷史

    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四月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河西節度使負責斷隔吐蕃、突厥,治涼州(武威郡,今甘肅武威),統轄涼州、甘州、肅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等7州。

    歷任節度使

  • 賀拔延嗣711年——714年
  • 郭虔瓘714年——720年
  • 楊敬述720年——721年
  • 王君chuo721年——723年
  • 張敬忠723年——727年
  • 李嗣直727年
  • 蕭嵩727年——729年
  • 牛仙客732年——737年
  • 崔希逸737年——738年
  • 蕭炅738年——740年
  • 蓋嘉運740年——742年
  • 王倕742年——744年
  • 夫蒙靈察744年——746年
  • 皇甫惟明746年
  • 王忠嗣746年——747年
  • 安思順747年——752年
  • 哥舒翰753年——756年
  • 王思禮756年
  • 周泌756年——757年
  • 豐王李珙756年
  • 來瑱757年——759年
  • 楊志烈759年——764年
  • 楊休明764年——766年
  • 復置

    自安史之亂後,吐蕃乘機東進,曾兵臨長安城下,後遂以六盤山為界,以西為吐蕃所有,原河西節度使撤銷。公元842年,吐蕃贊普朗達瑪被殺,吐蕃陷入內亂之中,敦煌一帶的漢族和其他民族在張議潮帶領下驅逐吐蕃駐軍,並向東向西進軍,一度收復了河西一帶的唐朝故土,在入朝後被授予河西等十一州觀察處置使。朝廷派遣兵卒鄆人二千五百員戌守涼州(西涼府),因黃巢之亂而隔絕,而西面則因為甘州為回鶻所奪取與瓜沙歸義軍阻斷,遂自立。

    五代時歷史

    五代時,河西地為回鶻、党項分佔,唯有涼州、甘州、瓜州、沙州常遣使進貢。瓜沙二州是歸義軍轄地,中間有甘州隔開,只有涼州較靠近中原。後梁太祖時曾以朔方節度使兼領河西節度,而觀察甘、肅、威等州。然而徒有其名,涼州人民自立守將。

    後唐明帝長興四年(933年),涼州留後孫超遣大將拓拔承謙入朝進貢,受明帝召見,奏稱:「涼州東距靈武千里,西北至甘州五百里。舊有鄆州人二千五百為戍兵,及黃巢之亂,遂為阻絕。超及城中漢戶百餘,皆戍兵之子孫也。其城今方幅數裏,中有縣令、判官、都押衙、都知、兵馬使,衣服言語略如漢人。」明帝遂即任命孫超為涼州刺史,兼河西軍節度留後。

    清泰元年(934年),留後李文謙來請命。幾年後,涼州人逐出李文謙,靈武節度使馮暉遣部下吳繼勛代李文謙為留後,時為天福七年(942年)。次年(943年),後晉高祖遣涇州押牙陳延暉攜詔書安撫涼州,涼州人挽留陳延暉,立為刺史。後漢隱帝乾祐年間(948年-950年之間),權知涼州留後折逋嘉施遣使者入朝廷請命,受封為節度使。嘉施是當地土豪。

    後周廣順二年(952年),折逋嘉施到開封賣馬,並且請求朝廷派遣將帥官吏,時任樞密使的王峻奏請起用故人申師厚以左衛將軍拜為河西節度使。申師厚至涼州,推薦押衙副使崔虎心、陽妃谷首領沈念般等以及當地漢人王廷翰、溫崇樂、劉少英為將吏,又自安國鎮至涼州,設立三州以控扼諸羌,用當地酋豪折逋支等人為刺史,得到朝廷允諾。但是當地漢人和少數民族雜居,申師厚又不能安撫,後周世宗顯德元年(954年),申師厚為其所迫,命兒子為留後而獨自逃歸,被貶官。涼州遂與中原斷了聯繫。

    歷任留後及節度

    朔方軍兼領河西節度

  • 韓遜開平元年(907年)——乾化四年(914年)
  • 韓洙乾化四年(914年)——天成三年(928年)
  • 韓璞天成三年(928年)
  • 韓澄天成四年(929年)
  • 康福天成四年(929年)——長興元年(930年)
  • 涼州留後及河西節度

  • 馬全節長興元年(930年)
  • 孫超長興二年(931年)——長興四年(933年)
  • 李文謙清泰元年(934年)——天福六年(941年)
  • 吳繼興天福六年(941年)——天福七年(942年)
  • 陳延暉天福七年(942年)——開運元年(944年)
  • 張遵古開運二年(945年)——天福十二年(947年)
  • 折逋嘉施乾祐元年(948年)——廣順元年(951年)
  • 申師厚廣順元年(951年)——顯德元年(954年)
  • 申師厚子 954年--??
  • 後續

    之後其地為號稱的六穀部吐蕃所佔,宋朝時曾來請帥,當時宋惟清在涼州買馬,命以領州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