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剛接觸白茶的茶友,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白茶適合煮著喝,就有部分茶友問過沐姵,白茶的喝法這麼多,即可以泡又可以煮,而我在煮茶的時候,茶湯又苦又澀,我該如何正確的對煮茶做出判斷?下面這篇文章,將分享白茶煮與泡的幾個重要知識點,希望對茶友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要對白茶的年份做出選擇,新白茶不適合煮著喝,因為當年的新白茶內涵物質比較豐富,只要經過沖泡,內涵的物質就會被釋放出來,如果茶友將新白茶煮著喝,內涵的物質會快速析出,如茶多酚、咖啡鹼,使茶湯變得又苦又澀,這苦澀感超出了我們的承受範圍,最後茶湯很難入口。

什麼樣的白茶可以煮著喝?只有上了一定年份的白茶才適合煮著喝,比如陳放了三年以上的老白茶就可以煮著喝,因為陳放多年的老白茶,內涵物質有所變化,茶葉中的茶多酚、咖啡鹼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下降,而白茶中的黃酮類物質會上升,這種物質的變化,會使老白茶有適合煮的特性,煮完後的老白茶,茶葉中的深層物質被充分釋放出來,在這些物質的作用下,使老白茶茶湯變得甘醇、柔和、細嫩,都知道白茶煮著喝好喝,如果條件沒有選對,茶友根本體會不到老白茶獨特的韻味。

除了年份的區分之外,我們還要看白茶的內質,內質豐富的白茶,不論是沖還是煮,口感豐富,有層次感,內質不足的白茶,在沖泡的時候,口感單一、單薄,只能用煮茶方式,才能勉強的釋放其味道,之前有位茶友在朋友家拿了一款白茶,回家後用120ml的紫砂壺來沖泡,投入5克茶,注入100°沸水,前四泡快速出湯,到第五泡的時候,每泡坐杯五秒,第六泡十秒,這樣每次增加五秒即可,看泡法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朋友在品鑒白茶的時候,茶湯味道寡淡,於是茶友就去問茶掌櫃,這位茶掌櫃說,你買的這款是高山白茶,需要煮著喝,茶友聽後,回家後改用煮的方式,茶湯的確濃烈有味道。

後來,朋友在沐姵家拿了一款高山白茶,用沖泡的方式,感覺味道很不錯,就問沐姵這是怎麼回事?為何兩者的差別這麼大?因為白茶品質的問題,像茶掌櫃推薦給茶友的這款白茶,多數是路邊茶、海邊茶、平地茶,而沐姵推薦給這位茶友的白茶,是生長在海拔800左右的高山白茶,內質自然豐富,因為受環境因素的影響,高山白茶海拔高、氣溫低、病蟲害少,且高山地區雲霧繚繞,對於茶樹的生長也是極有利的,所以當茶友在選購白茶的時候,茶掌櫃與你分享,高山白茶只有煮出來的纔好喝,請提高警惕,這很確定就是一款,內質不足的路邊茶、海邊茶、平地茶。

所以茶友在選擇白茶的時候,品質纔是最重要的,不論是沖還是煮,都能展現出美好的一面,當我們喝習慣高山白茶的時候,在喝平地白茶自然喝不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