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患者需要進行藥物保守治療呢?

  • 有些得了肛周膿腫的患者由於特殊原因(如凝血功能障礙、血小板減少症、長期服用抗凝劑、腎功能不全或年老體衰等)暫時不能採取手術方法進行治療的,或者有些患者膿腫初期尚未化膿的,可用藥物保守治療。

  • 保守治療藥物有哪些呢?

  • 目前,保守療法一般採用中西藥坐浴(中藥如祛毒湯、西藥如高錳酸鉀)、外敷消腫藥膏(中藥為如意金黃膏、西藥魚石脂軟膏,每日外敷腫塊2次以上)、口服中藥或補液抗炎治療等。

  • 中醫學對保守治療的深入認知:

  • 中醫對本病早有認識,如《黃帝內經·靈樞·癰疽》說:「癰疽發於尻,名曰銳疽,其狀赤尖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尻(kao)」是臀部的意思。從文獻記載,「銳疽」是中醫最早的有關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的病名。宋朝,我國首次將膿腫命名為「癰」。明代《外科精要》中明確了治療膿腫的原則與方法,確立了本病的初期給予消散,成膿期予以托毒外出,膿成後予以及時排膿,排膿後予以補益托毒的基本原則。明代以後,對本病的認識進一步深入,並注意肛門功能的保護。如清代《辨證錄》:「肛門之肉,不比他處之肉,肛門之皮,不比他處之皮,此處之皮有縱有橫,最難生合,況大便不時出入」。這一時期,中醫對本病的癥狀、病勢發展、預後的觀察也較前更為細緻深入。

    中醫認為應根據患者的病程、體質、年齡、性別等進行辨證治療。初發期:膿腫尚未形成,治療應以消散為主,使膿腫消散於無形。如果紅、腫、熱、痛明顯,發病較急,給予清熱解毒,活血消腫;如果起病緩慢,病人體質虛弱,局部紅腫熱痛不明顯,則給與補陽散寒,宣通氣血或滋陰除濕治療。

    釀膿期:中醫認為熱盛肉腐,肉腐成膿,應給予托毒透膿。

    潰膿期:指膿腫自行破潰或手術切開排膿後,宜補托排膿,生肌散癰,使機體氣血旺盛,有助於創面恢復。

  • 現代醫學對保守治療的深入認知:

  • 現代醫學認為,膿腫應抗感染及對症治療。早期應根據不同的致病菌給予敏感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療。臨床證實,大部分抗生素對各種肛周膿腫的致病菌有較好的敏感性。如氨基甙類對大腸桿菌敏感,但對於厭氧菌不夠敏感;甲硝唑、利福平等藥物卻對厭氧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如果膿腫為多種菌混合感染,應給予聯合應用抗生素,如慶大黴素或鏈黴素等與甲硝唑配合應用以加強抗感染效果;如果結核感染還必須配合抗結核藥物治療。膿腫潰破後,可給與相應的補充維生素、或靜脈補充營養液等。

    當然,中醫與西醫思路並不違背,如果在肛周膿腫早期,通過中西醫治療,是可以抑制患者病情的發展,減輕患者的痛苦的。但是,如果中西藥還不能控制癥狀,疾病還在加重,甚至影響小便時,則必須進行手術治療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