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學習的課後作業,僅供參考,一切以師父講法為準,如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向三寶懺悔)答:菩提心是法身慧命的種子,是我們成佛的基礎。有了菩提心,我們纔可能去救眾生。《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這就是說,一個發了菩提心的菩薩,若忘失了菩提心之後,他無論在此基礎上,修持種種善法,都如同魔的事業。魔王也曾修持善法,但卻沒有菩提心。所以,他成了波旬。因此,我們要時時刻刻警覺自己的內心。 《凈土教言講記》中說,無論顯宗,密宗,禪宗都必須修持菩提心。佛法的核心就是,斷惡修善渡眾生。修凈土唸佛時,要時常思維去極樂世界的真正目的。修習加行時,要明確所修一切善法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不是報數。修禪打坐思維也是一樣,一切都是為了眾生。如果在修行中,沒有用真正的菩提心去行持,也就是發心沒有擺正。那麼,所修一切都不能成為解脫之因。有些善根會變成人天福報之因。有些不但不能變成善業,反而會墮惡趣。若不具足菩提心,無論學習禪、凈、密,都不能稱之為大乘佛法。例如,如果有三個人在佛像前供燈、燒香、磕頭。其中,一個人是為了今生的利益,求佛保佑家庭平安、生意興隆。一個人想自己獲得解脫。一個人是為了天下無邊的一切眾生而發願。表面上看來,三個都是供三盞燈、點三支香、磕三個頭,功德似乎一模一樣,可是由於不同的三種發心,相應就有了世間、小乘和大乘三種功德。因此,在修行過程中,每個人都需要發起大乘的菩提心。  人身難得,生命無常,佛法難遇。經中做比喻說,人身難得,如盲龜穿木。我們得到這樣的暇滿人身太不容易,又遇見了正法,那是更加不容易。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沒有把握好機會,而去為了即生的利益修持佛法,那就白白浪費了這樣難得的機遇。當死亡與無常的來臨的時候,我們到底有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呢?因此,我們要經常思維,學佛的目地到底是什麼。《華嚴經》中對菩提心是這樣比喻的,菩提心者,猶如凈水,能洗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猶如明燈,能放種種法光明故。菩提心者,猶如命根,任持菩薩大悲身故,等等。這一切的比喻就是告訴我們,菩提心是何等的重要。有了菩提心的攝持,可令一切善法,善根增上。如,聞思,唸佛,佈施,持戒,放生等等,一切善法,都可以成為解脫之道,成佛之因。因此,菩提心是我們一生要做的功課,菩提心也是一切善法的基礎,地基打穩固,纔有可能利益更多的眾生,纔可以自利利他,圓滿究竟。

南無阿彌陀佛。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普願盡法界。沉溺諸有情。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消三丈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迴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三世諸佛所稱嘆 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迴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