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用她冷静、犀利的笔,写了《金锁记》一部有关黄金和情欲的心理传奇。在她所有的小说里,《金锁记》得到的评价是最高的,它被著名翻译家傅雷称赞是「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被旅美评论家夏志清评价为「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张爱玲本人也颇以它为傲,亲自把它翻译成英文发行。二十几年后,又把它改编成了长篇小说《怨女》,在台湾风行一时。一本描写阴毒变态的女疯子的小说为什么这么受推崇呢?它在艺术上有什么独到之处?下面,我们就从人性的刻画、意象的塑造两个方面来说一说。

首先,《金锁记》刻画了永恒的人性。

提到人性,传统的看法有两种。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哪一种才是永恒的人性呢?历来对此争论不休。应该说,善与恶,都是永恒的人性。但跟西方文学不同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中更热衷于表现人性的真、善、美,宣扬人性中光明的成分,很少用人性的恶当作文学作品的主题。即使涉及到人性恶,大部分时候也会加上一个光明的尾巴,「大团圆」的美满结局。当然,这跟儒家文化「褒善贬恶」的思想息息相关。但张爱玲打破了这种传统,她常常借恋爱、婚姻或者家庭伦理的故事,来描写古老文化腐化的背景下人性的扭曲、变态。

《金锁记》是张爱玲小说里描写人性最成功的一部,它借曹七巧人性异化的经历,揭开了长久以来笼罩在亲族、血缘外衣之下温情脉脉的面纱,对人性之恶进行了近乎毛骨悚然的揭露。曹七巧,一个麻油店出身的小镇姑娘,本可以平淡、幸福地走完一生,却被贪财的哥哥嫁给了得了骨痨的活死人——姜家二少爷,成了深宅大院里的二少奶奶,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压抑的情欲中扭曲了人性,变成了阴毒、变态的疯子。彻底丧失了人性的七巧把自己的儿女也拖进了痛苦的深渊,强迫他们跟自己一样在压抑中毁灭。从七巧身上,我们看到现实的残酷是怎样激发出人的阴暗面的。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在《金锁记》里,张爱玲冷冷地掀掉了生命华美的袍子,揭示了人性的阴暗、自私和残酷。在金钱、私利面前,亲情不堪一击,哥哥贱卖了妹妹的青春,母亲扼杀了儿女的幸福。 这是真实的人性,也是残酷的人性。小说里面不少对人内心的描画,堪称心理学教科书。

其次,《金锁记》既有古典美感,又有现代情调,具有一种「美丽苍凉」的美学风格。

张爱玲生活在一个新旧文明杂糅交错的时代,本人有很深的古典文学功底,对西方的文学理念和对民国时期的新文学也很熟悉。在她的小说里,语言是新旧糅合的,既有古典小说的雅致,也有近代市井小说的世俗气;意境是新旧交错的,既有古典文学中优美的诗意,又有西方文学特殊的情调。《金锁记》中这种新旧融合的特点也很突出,可以从小说里的月亮来品味一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亮是美好的象征。在文学作品中的月亮,大多是如下的风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意境优美、清新,往往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内心的无尽情思,诗意浓郁。但在西方文化里,月亮除了美好的一面,还带有更多神秘莫测甚至可怕的味道。熟谙西方文学的张爱玲将传统的月亮赋予不一样的味道,《金锁记》里的月亮,仍然是美的、诗意的,但也是阴森的、狰狞的。整部小说以月亮开篇: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著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铺垫了整部小说的基调。

《金锁记》里的月亮一共出现了九次。而天上的月亮每次出现,都跟地下的人物遥相呼应,彼此衬托。

长安决定退学的那个晚上,看到的是「模糊的缺月,像石印的图画」;

七巧让新婚的儿子长白给她通宵烧烟,刺探与儿媳妇芝寿的床笫隐私时,有一段描述:

「隔著玻璃窗望出去,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一点,一点,月亮缓缓的从云里出来了,黑云底下透出一线炯炯的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

「狰狞的脸谱」、「面具下的眼睛」,这儿的月亮带著惨淡的杀气,让人毛骨悚然。它指的正是七巧阴毒的眼睛、变态的窥私欲。

而同一个晚上,绝望的芝寿看到的月亮却是:

「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像是黑漆的天上一个白太阳。」

「窗外还是那使人汗毛凛凛的反常的明月──漆黑的天上一个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

「一个灼灼的小而白的太阳」,「比哪一天都好」,用了一种反讽的语气来说明芝寿悲凉、愤怒、绝望的心情。

小说的结尾,张爱玲写到: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暗示著虽然曹七巧的生命结束了,然而现实的生活仍在继续,月亮照样升起,类似这种悲剧的故事还会再发生。

在《金锁记》里,月亮这一传统文化中的美好意象,被赋予了新的审美内涵,营造出一种苍凉的基调,加深了悲剧的深刻性,也给读者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

《金锁记》表现了古老文化腐化的背景下人性的扭曲、变态;同时,既有古典美感,又有现代情调,体现出张爱玲「美丽苍凉」的美学风格。管窥见豹,可知《金锁记》为何得到文评家和读者的一致好评了。


我想金锁记是我看到的关于人性最深入骨髓的描写。 因为承受了太多的恶,所以心里只有黑暗。她不是想做恶,她只是控制不住自己。但是谁愿意跟一个这样的人一起生活呢?她一生都在被人嫌弃,连子女也想躲开她。。她用鸦片控制儿女,用逼死媳妇,用破坏女儿的婚姻和名声来死死的抓住他们。 那些都不是她的本意,她只想不被孤立,只想要有人理她,可是谁都想跑。她死的时候也知道子女们恨她,其实她早就知道。 她只是被心里的野兽控制了而已。


因为不喜欢《金锁记》阴郁的格调,所以以前我并不觉得这是张爱玲最好的小说。我更喜欢她的《半生缘》,《多少恨》,《小艾》,《倾城之恋》,这些作品虽然也写出了现实的残酷与人性的丑恶,但是总体来说结局都写到人的抗争,不仅战胜世俗,也战胜自我,这些作品更好。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魔鬼,只不过如果现实生活中有爱的拥抱,魔鬼是被钳制在自己的潜意识里的,不会发作,甚至一辈子都不会发作。但是当现实生活有怨恨,阴冷,自私的环境,那是魔鬼出来的最好温床,人性的丑陋被彰显的淋漓尽致。

应该她也不想那么做,可是她也是被别人心中的魔鬼残害的,她也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魔鬼,去残害周围的人。


我也认为这是一篇很好的小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