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229年孫權稱帝二次設立丞相,當時群臣都以為張子布必問鼎相位,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第一次拜相任命了名不見經傳的孫邵為相,第二次又拜顧雍為相,仲謀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起用張昭。對此孫權曾向群臣們做過解釋。

「領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以不從,怨咎將興,非所以欲知也。使張公在坐,彼不折則廢,安復自誇乎!意思是說張昭此人性格太剛強,不會調理各方關係,不適做丞相。

此為孫權應付群臣之說辭,不可當真。張昭的能力是足以勝任丞相之位的,孫權始終不肯用其為相,有何隱情?在下以為,原因有三:

其一:孫仲謀心胸偏狹,善記仇怨。赤壁之戰時張昭力主降曹,至孫權稱帝後每談及赤壁之事都言皆是周公瑾、魯子敬之功,此時的張昭也想發發聲,感懷一下往事孫權卻叫他暫停,說:子布你就不要說了,孤當年要是聽了你的話,估計早就被曹操打發去那個山區要飯去了,那會有現今南面稱尊快活。

其二:孫權忌憚張昭。《三國志.張昭傳》言: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這可是孫策臨終託孤時說的,孫權焉能不畏懼張昭!

孫權接班後以師禮侍昭。對子布是極為恭謹,張昭也很享受這種感覺,早些年仲謀年幼忍忍也就算了,現如今自已已是帝王,那張昭仍然故我,這就令孫吳大帝很惱火了。若是讓張昭做了丞相,依老賣老,和自己意見不和,該如何處置?

其三:孫權要做強勢的君主,不希望自已的丞相有實權,和自已抗衡。他的首任丞相孫邵於《三國志》中連個傳都沒有,應該是很低調,很是默默無聞。

第二任,顧雍做丞相時有幾個特點:1:他從不主動發表意見或建議,孫權問時才說。2:他從不背後議論政事,事情都是當面說與孫權。

由此可見孫權需要的是一位顧問型的丞相,不應有實權,不能挑戰君權。顧雍做的很到位,居相位十九年,張昭的個性太強,地位太尊,孫權很難駕馭,因此,子布終生於相位無緣。


孫權曾經說過:孤與張公言,不敢妄也。也就是說孫權在張昭面前不敢隨意發言,由此可見,孫權對張昭是多麼的敬重。既然孫權如此敬重張昭,那麼為什麼兩立丞相都把張昭排除在外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孫權對張昭的感情是很複雜的,而張昭對孫權卻始終是一種態度,什麼態度呢?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在張昭眼裡,孫權時刻都在犯錯,而且屢教不改。這就是兩人的關係,你讓孫權如何接受張昭?所以孫權從心底是很討厭張昭的,這也是孫權為什麼不立張昭為丞相的原因。那麼孫權為什麼會討厭張昭呢?

孫權和張昭的恩怨由來已久,在孫權跟隨孫策東征西討時,兩人本來沒有什麼不愉快,但是等到孫策病危時,兩人立刻有了很大的矛盾。什麼矛盾呢?

當時孫策病危,急需要確立新的繼承人,以張昭為首的一些大臣極力舉薦孫策的三弟孫翊,因為孫翊有武略,性格極其像孫策。但是孫策卻最終選擇了安靜而又沉穩的二弟孫權。這就是兩人交往的開始,一個不算愉快的開端。

翊名儼,性似策。策臨卒,張昭等謂策當以兵屬儼,而策呼權,佩以印綬。

在孫權眼中,張昭是看不上自己的,這當然不僅僅在於張昭並不擁戴自己,也在於張昭對自己的態度上。孫策新喪,孫權哀痛,哭泣不已。這時張昭冷冷的對孫權說:作為繼承人,最重要的是繼承先輩遺業,並且發揚光大它。如今四處動亂,盜賊蜂起,你怎麼能夠放肆自己的感情,一直在這裡哭呢?

這就是張昭對孫權的態度,一種近似於嚴父對幼兒的態度,說的不好聽點,在張昭心中已經自認為自己是東吳的相父了。那麼張昭這種自信從何而來呢?來源於孫策的臨終所託。

孫策病危,將孫權託付給張昭,並且對張昭說:如果孫權不能擔當重任,那麼你就取而代之。如果實在不能克敵制勝,那麼就可以西歸故鄉,不要有什麼心理負擔。

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這就是張昭自信的來源,孫策臨死明確交代,張昭在孫權不能勝任時可以取而代之,這既是張昭的自信,也是孫權忌憚張昭的地方。因此,除了在繼位初期孫權極力仰仗張昭,在以後的時期,孫權避免重用張昭,而兩次將丞相之位給了別人,就是很明顯的例子。那麼孫權將丞相之位給了誰?他和張昭有什麼不同呢?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就明白孫權的心情了。

首先看張昭處理政務的態度,公元232年,遼東公孫淵叛魏,向東吳稱臣,這讓孫權高興的不得了,於是準備派使者處事遼東。這時張昭對孫權說:公孫淵之所以向東吳稱臣,是懼怕魏國的進攻。如果我們遣使前往,一旦公孫淵反悔,那麼我們的人隔著茫茫大海就回不來了。孫權和張昭極力爭辯,張昭一點都不妥協。後來氣的孫權按劍怒吼道:朝中的人入宮拜我,出宮拜你,你已經尊貴到如此份上了,還想怎麼樣?

後來兩人一拍兩散,張昭歸家,稱病不再上朝。而孫權則氣的派人用泥土封了張昭家的府門,張昭則讓家人在裡面也用泥土封了一層,以表示抗議。這就是兩人的合作方式,在衝突中合作,彼此不相讓。那麼孫權任命的丞相呢?也是這種人嗎?不是

孫權任命的丞相是顧雍,顧雍的性格和張昭截然相反。顧雍沉默寡言,每有意見總是秘密上奏摺,如果意見被採納,那麼就將功勞推給孫權。如果意見不被採納,那麼就不再提起。因此,顧雍深得孫權喜愛和敬重。顧雍沉默寡言不代表他說話的分量不重,那麼孫權有多重用顧雍呢?

孫權和顧雍之間保持著一個很奇怪的習慣,那就是每當孫權對政務有疑慮,就會派中書郎前去顧雍的府中詢問,如果顧雍同意孫權的看法,那麼就會熱情的招待中書郎吃飯,然後出府相送。如果顧雍不同意孫權的看法,那麼就會對中書郎態度冷淡,默不作聲。因此,兩人從始至終都合作很愉快。

這就是孫權不用張昭為丞相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張昭性格剛直,最重要的是張昭以託孤重臣自居,在和孫權說話時態度過於惡劣。而孫權不是劉禪,張昭也不可能是諸葛亮,所以從心底上孫權討厭張昭。既然討厭他,又為什麼要堅持任命他為丞相呢?吳國又不是沒有其他人才!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孫權兩次棄用張昭為丞相,一是因為當初孫策新喪,張昭舉薦孫翊為繼承人,並不看好孫權,這讓孫權從一開始就對張昭有意見。其次是張昭以託付重臣自居,蔑視孫權的權威,讓孫權顏面喪失,所以孫權才不會給自己找麻煩,任命他為丞相。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也可以看出,在容人之度方面,孫權跟曹操有很大的差距呀!

本回答獨發於悟空問答,覺得寫得好請隨手點贊,謝謝!

喜歡請隨手關注我的頭條號,謝謝!


謝謝邀請!

孫權為什麼始終不立張昭為相,我認為反而沒有那麼多陰謀論,就是不合適。孫權畢竟是亂世中一方霸主,不知比現代多少高談闊論者要強多少,可能對張昭有不滿在,但因私廢公的可能性並不高。張昭的確是不適合為丞相,為什麼呢?

我們首先要知道丞相是什麼,作用是什麼?

丞相是皇帝之下最高的行政長官,輔佐(兩字是重點)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為百官之長。在中醫中,有一味葯的作用常被比作丞相,那就是甘草。

李時珍在《百草綱目》中結識到:「[甘草]調和眾葯有功,故有國老之號。」所以顧名思義,丞相不是要多麼嫉惡如仇,多麼大公無私,多麼能力出眾,因為這些朝廷上都有專門的官員負責。丞相的作用就是輔佐皇帝,成為他和百官之間溝通的紐帶,維繫協調各部官員。如果丞相什麼都幹了,那還要六部官員,滿朝文武做什麼?

再看張昭,在《三國志》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孫權年輕的時候喜歡狩獵,有一次還親自騎馬獵虎,那老虎的爪子都拍到了馬鞍上。張昭知道後,臉色馬上就不好看了,對孫權說:「這是將軍你該做的事情嗎?作為君主應該駕御英雄,驅使群賢,怎麼能漫山遍野的亂跑和野獸比拼呢?萬一出了意外,不就被天下的人恥笑嗎?」這頓批評可以說是毫不留情,不過孫權的確理虧在先,便向他道歉。

但孫權也不能放棄自己喜歡的狩獵,於是便造了一輛射虎車,四周用木板擋住,自己坐在車裡通過小孔射殺野獸。不過張昭還是常常勸諫,孫權從此只是笑笑也不再回答。

其實從這個故事裡面就知道孫權是一個怎麼樣性格的人了,而張昭卻還是屢次毫不留情的諫爭,與這類似的故事幾乎貫穿了整個《張昭傳》。

孫權是一個權力慾望非常強,同時很有主觀性的人,恰恰張昭也是一個剛正不阿的性格,如果立張昭為丞相的結果就是兩個人相互爭權,天天吵架,幹不了什麼正事。相對丞相,在孫權當政期間,張昭更適合做一個諫臣。

如果張昭要成為丞相,要不就是遇到孫策這種,只喜歡攻城略地,不管內政的甩手掌柜,所以兩人早期合作親密無間;要不就是遇到劉禪這種庸主,每天只自己吃喝玩樂,還沒脾氣,你罵我我改下,過幾天又故態萌生。

孫權捨棄張昭而選的另外兩個丞相,孫邵早逝不說,單看看顧雍。他平時沉默寡言,舉止得當,而且從不喝酒,所以有他的震懾,群臣一般都不敢放肆。顧雍平時做事選人從不感情用事,只選擇合適的人選,並都放心讓他去做事。平時常常查訪民間,把建議收集起來,偷偷上報給孫權,如果被採納就說是孫權的功勞,如果不被採納就一直不說。顧雍平時雖然沉默寡言,但孫權一旦有問題諮詢他,常常是一針見血,而且擅長隱晦表達。

比如孫權每次派人向顧雍諮詢意見,如果顧雍同意,就會請那人吃飯,並把問題分析的很詳細透徹。如果不同意,就不會請吃飯,說的話也很少。所以孫權每次都是問使者:「顧雍請你吃飯了嗎?」如果沒有,就知道這件事有要改進的地方。

貪戀權利的孫權,和謙遜不爭的顧雍,如此的組合才能君臣和諧,朝廷才能和諧運轉,孫權也一直重用顧雍為相,知道其去世。

關於這個問題,換個簡單的話說,就是如果你是老闆,你是喜歡能夠完美貫徹你決定的助手,還是要一個雖然能力很強,很忠心,但常常喜歡和你對著乾的助手?


謝謝邀請,我是歷史風雲閣閣主!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在那個亂世,每個人都生活在戰亂之中,稍有不慎,就會丟掉性命。而自古亂世出英雄,在三國時期,也出現了很多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如:呂布、關羽、諸葛亮、張飛、周瑜等歷史名人。

戰爭是那個時代的主旋律,而各路諸侯是棋盤上的博弈者。黃巾起義以來,曹操、劉備、袁紹、孫堅等各路諸侯陸續登上歷史舞台,紛紛開創了屬於他們的輝煌,到了三國後期,只剩下了魏蜀吳三個國家對抗。

吳國是三國之中最沒有存在感的國家,在人們的印象中,孫權領導下的吳國,軍事能力弱,人才匱乏還目光短淺,經常做一些小家子氣的事。但實際上,吳國的綜合國力是要穩壓蜀國一頭的。

吳國的建立者是孫權,孫權之前,已經有孫堅和孫策幫他打好了基礎。孫權接管江東後,將江東經營的蒸蒸日上,社會秩序祥和,人民生活安居樂業。而這一切都與一個人有脫不開的關係,這個人就是張昭。

張昭是江東的元老級人物了,在孫策打天下時,張昭就投入了孫策的麾下,幫助孫策掌管內政。不僅如此,張昭還是江東士族的代表人物,也是江東淮北派的首領,更是孫權上位的領路人和護航者,身份地位非同一般。

可是在孫權設立丞相時,壓根就沒有張昭的份,甚至朝野都認為張昭任丞相是鐵板釘釘的事了,可是兩次立丞相,孫權都將張昭排除在外,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跟張昭對天下形勢的看法有脫不開的關係,在赤壁之戰時,張昭就是主和派的代表,而且勢力還不小,一度讓孫權無法堅持自己的主戰想法。若非還有周瑜、魯肅等明白人,江東的前程就會斷送在張昭手中。

其次就是張昭好面子,擺架子,倚老賣老。張昭的一大特點就是性情耿直,經常將孫權弄得下不來台,而且跟同事很難相處,不僅沒有起到凝聚江東力量的作用,反而屢次選邊站,參與政治鬥爭。

最後就是張昭的性格比較小心眼。年老之後,張昭的氣量就越來越小,他過於計較雞毛蒜皮的小事,反而在大事上失了分寸。有一次,孫權問群臣一群鳥的名字,諸葛恪說是白頭翁,張昭就以為諸葛恪戲弄他年老,最後諸葛恪解釋才明白過來。

所以張昭的性格和才能並不適合做一個丞相,哪怕他對江東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哪怕他在孫權上位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孫權為了江東的發展,還是沒讓他當丞相,不過以張昭的貢獻,孫權也給了他應得的賞賜和地位,也算是安度晚年了。


孫權在稱帝後曾兩次設立丞相,當時朝中眾臣皆認為唯有吳國元老張公(張昭)堪當此任,然而孫權的做法卻是顛覆了群臣的想像,他力排眾議,第一次任命了名不見經傳的孫邵為丞相,在孫邵卸任後又拜顧雍為相,自此,張昭也永遠的失去了當丞相的可能性,那麼孫權為什麼一而在再而三地不讓張昭當丞相呢?對此孫權曾這樣解釋:

「領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興,非所以益之也。使張公在坐,彼不折則廢,安復自誇乎!」

主要以張昭敢於直諫,性格剛直為由而棄用張昭。

不過這只是忽悠群臣的一個說辭罷了,要說張昭有任丞相的能力嗎?絕對是有的,《三國演義》中,張昭看似一無能之輩,其實不然!那麼孫權棄用張昭的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隱情呢?我總結了以下四點:

孫權薄情

孫權沒有曹操那樣的胸襟,其為人確實還是挺薄情的。比方說他對孫策,孫策將一手打下的基業交給他,但是他當了皇帝之後,卻只給孫策只封了個王(長沙桓王)。孫策的那些孩子也不過是有名而無實權的侯爵,而孫權自己的兒子剛生下來他就封王了。在看後來孫權對待陸遜也一樣,陸遜對孫吳堪稱有「再造之恩」,然後來因政見於孫權稍有不同,便被孫權無情逼死,從這個角度看,孫權挺薄情的。

孫權記仇

孫權記恨張昭。熟悉三國歷史的人都知道,赤壁之戰的時候張昭是主張投降(這也是確實是張昭人生中最大的敗筆,以致後人對他誤解很深)。後來孫權稱帝的時候談到了當年的赤壁之戰,於是便說道這都是周公瑾,魯子敬的功勞,此時張昭也站起來準備發表一番歌功頌德的言論,孫權卻把他止住了,說張昭你就算了吧,如果當初聽你的投降曹操我現在估計已經要飯去了。

孫權忌憚張昭

在《三國演義》中有這麼一句話,是孫策留給孫權的臨終遺言: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從中我們可見張昭的重要性,不過小說其實還把張昭給弱化了,據《三國志張昭傳》記載,孫策當年把孫權託付給張昭的時候說了這樣的話:

「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你說孫權能不畏懼張昭嗎?所以孫權在接班孫策以後,是以老師之禮來對待張昭的,對張昭很恭敬。不過張昭也很「享受」這些,早年孫權年幼也就罷了,不過孫權都做到皇帝了,張昭依舊不變,這就令孫權很惱火了!要是張昭當了丞相,倚老賣老,和自己發生分歧該如何呢?

孫權希望有一個「悠閑」的丞相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孫權不希望丞相的指責太重。看看他的幾任丞相,第一任孫邵,連個傳都沒有,估計是個和事佬。第二任是顧雍,顧雍做丞相有他幾個原則:

1:他從不主動說話,孫權問他他才說。

2:他從不背後說話,有事都是當面對孫權說。

所以顧雍是把丞相當顧問來做的。這就摸准了孫權設相的形式。孫權要的就是一個顧問型的丞相,而不是一個總理型的丞相。孫權對丞相的要求簡單的概括20個字:到位不越位,幫忙不添亂,有事做顧問,沒事做象徵。所以顧雍做對了,一做便是19年。孫權任用孫邵和顧雍,不用張昭,是因為孫權對丞相之位有自己的設想,他要的是一個顧問型的丞相,因此張昭無緣丞相之位。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註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公元200年,孫策遇刺,19歲的孫權在45歲的張昭擁護下掌管江東,地不過四郡,兵不過萬餘,內有山越、屬地叛亂,江東士族不服,外有強敵虎視眈眈。

主少國疑,諸事均依靠張昭,輔內政,修士族,平叛亂,擴地盤,到赤壁之戰前,世人皆知江東有張昭,而不知有孫權。

世人皆以張昭為投降派,孫權稱帝後曾對張昭說:當初要是聽了你的話投降,我能有今天嗎?萬一赤壁之戰孫權輸了,是不是就會想起當初張昭的請降呢?認為張昭是投降派的,完全是從孫權角度出發想問題,比如魯肅周瑜,但從當時大漢天下和民心來說,歸順曹操,基本上天下可歸一統,戰亂提前結束,否則哪來的三國鼎立、三家歸晉以及百年後的五胡亂華。

張昭其人,文武全才,錚錚鐵骨,敢於直諫,性格剛直不阿,張昭之於孫權,如荀彧之於曹操,諸葛亮之於劉備一般,張昭絕不是為了一已私利賣主求榮之輩。

孫權打獵,張昭要管,說君主不能轉身於危險,孫權醉酒,張昭要管,說君主不能以酒亂政。

講個三國志張昭傳中的小故事:孫權因公孫淵稱藩屬預派使者,張昭不同意,直言納諫,孫權不聽,張昭與孫權反覆對峙,孫權氣得手握刀柄,張昭仍不退讓,視死如歸,孫權沒有辦法,最後還是派出使者,結果公孫淵投魏殺使者,張昭由於孫權不聽自已意見,稱病不上朝,孫權也生氣 ,派人堵張昭家的門,張昭也不退讓,把門從里封住,孫權燒門,張昭也不出來,最後還是孫權連連道歉,才把張昭哄出來。

不管如何,孫權是君,張昭是臣,一個大臣把君主弄成這樣,君主還得向大臣道歉,張昭雖是好心,難免太過固執,孫權雖薄情寡義,厚黑嗜殺,而孫權終其一生,也未殺張昭,皆因張昭名望甚高、錚錚鐵骨、直言納諫又不怕死,這樣一個人,孫權只能供著,絕對不敢任張昭為丞相,否則以張昭的性格,孫權永無寧日!


孫權和張昭性格上幾乎是八字不合的,因為孫權最喜歡兩件事,一件事是乘馬射虎的打獵愛好,一件是孫權愛喝酒,動不動就開「轟趴」給大臣們灌酒。這兩件事都遭到張昭強烈反對,只是張昭的個性就像「刺頭」,聲色俱厲,眼睛裡揉不下沙子,這樣的人其實不太適合當丞相的。當然,張昭不可否認是有才華,有能力,有功績,單單對孫權就有擁護之功,每次勸誡孫權有很有道理,甚至被張昭料中。但是,張昭有一件事做錯了,導致孫權晚年還拿這事諷刺張昭,就是赤壁之戰時,張昭成了「主降派」的代表。但是僅僅這些,就是不讓張昭當丞相的理由嗎?

當然不是。孫權在武昌稱帝後,任命的第一個丞相是孫邵,但是很奇怪,這堂堂的東吳丞相居然沒有立傳,事迹也很少。這是為什麼?估計是孫邵在丞相任內沒幹過多少事,也沒實權,而且孫邵只當了幾年的丞相。所以,說到孫權時代東吳的丞相,主要是接替孫邵的顧雍和接替顧雍的陸遜,孫邵就是個過渡的,但就是沒有張昭。如果我們在看一下這時東吳的背景,就明白了,為什麼孫權沒有讓張昭當丞相。東吳從孫策平定江東六郡開始,就任用了許多江北籍或者北土的人才,這當然也延續到了孫權初期。這個時期的東吳重臣,如周瑜,張昭,魯肅,呂蒙,諸葛瑾,步騭等等,無一不是從江北南下的人才,六郡本土的士人相對少了很多,如顧雍,陸遜,虞翻等人。

但是,孫權執政的中後期,卻開始大力啟用江東本土的士人,這又是為何?原因有幾個,第一,曹魏的統治越來越穩固,避禍南下的北方士人幾乎沒有了,就算有,還可能是細作。第二,早年這些「南下派」的士人大多去世,如周瑜,魯肅,呂蒙等。第三,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影響張昭不能為丞相的關鍵因素,就是東吳無政治優勢(蜀漢有「恢復高室」,曹魏有「挾天子」),只能依靠長江天塹保證東吳的長治久安。而要保住長江天塹一線,要依靠的就是江東本土的世家大族。起碼本土的世家大族對比北方士人,沒有那麼多的政治羈絆,他們只是要保護好自己家族的利益安全,於是東吳的基礎就相當於孫權和本土豪族的一種利益上的密切合作。

曹丕三路大軍討伐東吳後,基本上東吳的軍政大員都變成本土士人的天下了。比如,軍事上,長江一線的江陵由朱然防守,武昌由陸遜防守,濡須塢由朱桓防守。政治上,孫權先是用孫邵作為過渡丞相,孫邵去世,顧雍就接任了,一干就是十九年。所以,張昭哪怕資格再老,能力再強,作為北土士人也不合適當丞相。到了243年,顧雍去世,張昭也早就去世了。並且,此時的東吳已經形成了顧,陸,朱,張四大江東本土豪族,東吳的官員大多出自這些貴族的後代,可以說都是官二代,官三代了。這些貴族之間血統,利益交錯,先讓孫權恐慌,後恐懼,再後失控。於是才有「暨艷案」(改選三署,觸動豪族利益),「呂壹事件」(覺得失控,監察百官),最後老年孫權利用「二宮之爭」,氣死陸遜,打擊和處死朱據,顧譚,吾桀等一大批良臣名將。

所以,孫權先是和本土豪族深入合作,張昭自然得靠邊站,等到孫權覺得對豪族失控,威脅了君權,這時張昭也步入老年而去世了。


孫權兩立丞相是孫邵和顧雍,但卻不立有相才的張昭。我認為原因有以下:

第一張昭有廢立之權

張昭在孫策時地位非常之高: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孫策臨終前對張昭講: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這是令孫權非常顧慮的。

第二張昭經常跟孫權唱反調

1孫權非常喜歡射老虎??。張昭諫:校勇於猛獸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孫權不好意思地講是我太年輕了,考慮不周到。孫權還是經常去,但令人做了虎車,孫權就坐在車裡射猛獸。

2孫權當吳王后跟眾臣飲酒作樂,喝的高興時叫人用水灑向眾臣:今日酣飲,惟醉墮台中,乃當止耳。張昭一言不發跑到外面坐。孫權派人去請張昭:大家一起快樂,公咋不高興?張昭回:當年紂王也很快樂。這是以紂王影射孫權。於是孫權停止酒宴。

3遼東公孫淵派人請降東吳,孫權非常高興。派人去冊封為燕王。張昭:若淵改圖,欲自明於魏,兩使不反,不亦取笑於天下乎?據三國志:權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孤,出宮則拜君,孤之敬君,亦為至矣,而數於眾中折孤,孤嘗恐失計。

孫權講:數於眾中折孤。說明對張昭老是跟自己唱反調,非常不高興。

4張昭在東吳地位太高,如果立為相。就更強勢。據三國志:權當置丞相,眾議歸昭。後孫邵卒,百寮復舉昭。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孤,出宮則拜君(君指張昭)

張昭沒做丞相就非常強勢了,做了不更加強勢了。據三國志:明日,遣中使勞問,因請見昭。昭避席謝,權跪止之。就是說張昭要離開,孫權要跪勸他。一個君王跪臣子,可想之孫權有多麼不高興。

張昭的意見要是沒有採用,張昭就不去上朝。三國志:昭忿言之不用,稱疾不朝。

孫權數次慰謝張昭,張昭也不上朝。孫權經過其家門去請張昭,張昭也是不見也不上朝。請問歷代有那位臣子如此?孫權身為君王其威何在?

東晉史家習鑿齒就曾批評張昭:張昭於是乎不臣矣!夫臣人者,三諫不從則奉身而退,身苟不絕,何忿懟之有?且秦穆違諫,卒霸西戎,晉文暫怒,終成大業。遺誓以悔過見錄,狐偃無怨絕之辭,君臣道泰,上下俱榮。今權悔往之非而求昭,後益回慮降心,不遠而復,是其善也。昭為人臣,不度權得道,匡其後失,夙夜匪懈,以延來譽,乃追忿不用,歸罪於君,閉戶拒命,坐待焚滅,豈不悖哉!

5張昭有宰相之才無宰相肚

有句話講宰相肚裡能撐船,張昭的才能是夠的。但其性格不行。三國志: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興,非所以益之也。昭(張昭)每朝見,辭氣壯厲,義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進見。

6孫權只想把丞相當顧問

東吳的第二任相顧雍一做就是十九年,一直做到死。據三國志權嘗嘆曰:"顧君不言,言必有中。孫權就是喜歡這位不喜歡說話的顧雍,只要他一說就合自己心意。

有次朝會張昭大講法令太稠,刑罰微重,宜有所蠲損。孫權不說話,回過頭問顧雍曰:君的看法是什麼?顧雍對回道:臣所聽聞,跟張昭說一樣。於是孫權議獄輕刑。

顧雍十九相是咋樣做的,據江表傳:孫權每逢有事就派人去詢問顧雍,看看他的意見。如果跟顧雍的意見一樣,就可以實施。如果意見相反,就請顧雍過來繼續討論,並給顧雍準備酒食。如果商討的結果不合意,顧雍立馬正色改容,默然不言。然後立馬告退。權曰:顧公歡悅,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當重思之。

7孫權還為當年的事耿耿於懷

公元208年曹操征荊州,劉琮投降。並給江東下了戰書。以張昭為首的東吳官員皆勸孫權投降曹操,只有周瑜跟魯肅勸跟曹操開戰。三國志裴註:子布(張昭)、文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獨卿(周瑜)與子敬(魯肅)與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贊孤也。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張昭舉笏欲褒讚功德,還沒來得及講。孫權講:如果當時聽了張公之計,我今天不知道在那裡乞食。張昭大慚,伏地流汗。

江表傳中講了孫權不立張昭為相,正是因為當初張昭是勸投降的。用孫權的話講,如果當時我聽你張昭的話投降了。那自來就沒有今天當皇帝了,我當不了皇帝你自然當不了相了。江表傳:然所以不相昭者,蓋以昔駮周瑜、魯肅等議為非也。


孫策臨死前,曾對張昭說,:「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這跟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說的一樣吧?這話是皇帝對哪些人說的?權臣,或者重臣,權力僅次於皇帝的人,

像秦孝公對商鞅,東晉建文帝對桓溫,魏惠王對惠子,燕王噲對子之,周文王對姜子牙,陶謙對劉備、劉備對諸葛亮都說過,

可想而知張昭在吳國的地位,而吳國又是門閥士族控制朝政最嚴重的的地方,所以張昭的存在對孫權是個威脅了。

在「赤壁之戰」前,曹操派人給吳國遞交勸降書,張昭就率領文武百官在大殿上勸孫權投降。

孫權出去上廁所,魯肅跟著出去了,對孫權說,「他們都是為了自己,只有我是為了你,我們這些做臣子的,投降了曹操後,馬照跑、舞照跳,還能繼續做官,你投降了曹操,你說你是什麼下場?」

你說,這樣的張昭,孫權能重用?

很多人根據固有印象,對歷史人物的形象臉譜化,覺得臣子就是好人、壞人、奸臣、忠臣,實際皇帝眼裡都一個樣,沒有好人,只有聽話和不聽話的,像你所說的

性格剛直,你以為是好人,就覺得應該重用,但皇帝看來,這樣的人就是喜歡跟他對著乾的,

一個剛直的人,怎麼可能做到他這樣級別的官?他之所以剛直,只是他們的利益點不同,皇帝和臣子,永遠都是利益的博弈關係,沒有你想的那麼好。


生子當如孫仲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