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常常出現在文學和影視作品中,人們對它稱得上是耳熟能詳,可是要問這「浮屠」二字究竟是何意,恐怕很多人還是說不明白。下面有書君就從浮屠這兩個字的來源開始說起。

一、浮屠源自印度佛教用語,有兩種解釋

浮屠(fú tú)不是漢語中的原生詞,妥妥的是從佛教發源地印度原汁原味引進的,是根據相應辭彙音譯而來。巧的是有兩個印度梵語辭彙的音譯都是浮屠,而且還都和佛教息息相關,分別是什麼呢?

1. 指佛祖釋迦牟尼

梵語buddha是佛界大BOSS釋迦牟尼的專用名詞,之後也用來指擁有大智慧的覺悟真理者,音譯成漢語就是浮屠。

一說到屠這個字,腦海里是不是容易飄過屠殺和屠宰這些血腥味極重的辭彙?人們傾向於忌諱說不吉利的話,就逐漸用讀音相近的佛陀來代替浮屠。

2. 指的是佛塔

梵語中佛塔一詞是buddhastupa,它的前半部分和佛陀的梵語一模一樣,所以音譯成漢語後,為了用起來方便就簡稱浮屠。

由此可見,浮屠既可以表示佛陀,也可以表示佛塔,原來是有這樣的機緣巧合在裡面。

二、七級浮屠又該如何理解呢?

既然浮屠有佛陀和佛塔兩種釋義,那麼七級浮屠也有相應的兩種解釋。

1. 百尺來高的佛像

佛家認為七級就像百尺來高的佛像那麼高,所以七級浮屠也可以看作是一座巨大無比的佛像。比如名氣走出國門的靈山大佛、天壇大佛和樂山大佛等,人站在跟前和螞蟻站在大象旁邊沒什麼兩樣。?

當然這種說法一般人覺得有點陌生,因為級字表示給建築物分層,限制了人們想像,很難讓人把它往佛陀上聯繫。

2. 七層高的佛塔

塔這種建築樣式不是中國特有的,是漢唐時期隨著佛教的引進,一併從印度引進的建築風格。

塔最開始其實是一座精美的墳墓,但不是一般去世的人有資格享用的,而是用來安放和祭拜得道高僧的舍利子的。後來塔也用做安放佛像和保存經書,是佛家的圖書館。

塔最原始的樣子自然是在印度,外觀看上去更接近墳墓,塔身是個巨大的半球,上面有風格各異的塔尖,下面是方形的檯面。

任何文化流傳到異域,在受到當地文化接納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影響和同化,佛塔也是如此。我國古代的先輩們把中國傳統建築中亭台樓閣的精美元素,逐漸融入到塔的建造當中,這才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美輪美奐的佛塔。

如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陝西大雁塔和山西應縣木塔等,一看就是我們中國的建築風格,細膩華美又不失莊重。

塔是莊嚴肅穆和祥和安寧的象徵,所以深受人們喜愛。七級浮屠就是七層高的佛塔,人們習慣稱之為七層寶塔,而且這種說法更接近字面意思,所以老百姓更為認同。

三、這句話的意思和適用場景

從以上分析可得出這句話的意思是:把一個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所積的功德,可以和建造一座七層高的佛塔,或者雕刻一座百尺來高的佛像相提並論。

這句話人們一般是規勸他人發善心持善念,或者是像別人求助時說的。世人都怕遭天譴,搬出佛祖和佛塔來說事,經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無論是修建七層高的佛塔,還是落成百尺來高的佛像,這都是莫大的功德,但都比不上在危難時救助他人的功德來的有意義。老百姓是最樸實的,這句話之所以能廣為流傳,就因為它以人為本,把人命看的比供奉佛陀佛塔還重,這也是在彰顯人性的慈悲心懷。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