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畫作

靜心創作

蘇州美景勝畫卷,

令人陶醉很留戀。

舉目遼望無邊際,

恰似天堂搬人間。

……

一首《留戀蘇州》的詩詞,從年逾古稀農民黃世明口中娓娓道來,向我們傾訴了他對繪畫的癡癡追求。

黃世明75歲,家住威遠縣嚴陵鎮雙柏樹村五組,自小家庭貧窮,兄弟姊妹多,只上了幾年小學,考上農中後,因無錢交學費,只能掇學回家,躬耕務農,以養家餬口。

123全文閱讀

黃世明的母親非常勤勞樸實,而且心靈手巧,因刺繡而聲名遠播,十里八鄉找她刺繡的大嬸、姑娘,更是絡繹不絕。當一件又一件精美的刺繡完成交付,大家讚不絕口,非常滿意。

黃世明對母親刺繡中的花、鳥、山水圖案產生了濃厚興趣,有了一種想畫畫的衝動,但因爲家裏窮,平常喫不飽、穿不暖,連基本生活都難以爲繼,父母親哪還有閒錢爲他購置作畫的紙筆顏料啊。但黃世明並不氣餒,偷偷利用割牛草空餘的時間,用鐮刀,在山上石頭處刻個鳥兒;在平地上拾根木棍,畫一朵牡丹。畫完以後,他還興奮地學着山上樹林中的鳥叫,蹦來跳去,高興得手舞足蹈。就連教他讀書的私塾老師,也常常誇這孩子天資聰穎,一學就會,今後好好培養必成大器。

1963年,黃世明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來到四川彭縣成都工兵團服役。黃世明勤快、肯幹,又能寫會畫,部隊讓他當連隊助理文書,負責板報繪畫、書寫等宣傳工作。從此黃世明更加努力,勤奮學習文化,提高板報繪畫技藝,將板報辦得頗有特色。由於黃世明成績突出,得到戰友們的一致稱讚。可是,在一次參加國防工程隧道施工中,黃世明左腳不慎受傷骨折,在醫院進行搶救,醫治好後,只能光榮復員回到家鄉。

回到家鄉後,他先後擔任過生產隊會計,村裏的編外文書,專門負責繪製宣傳壁畫、書寫宣傳標語,起草文書,撰寫公文,帶動廣大社員積極參加勞動。但因黃世明文化水平不高,雖有一技之長,卻無人賞識和推薦,最終與機遇無緣。就這樣,黃世明在農村務農,一待就是60多年。

123全文閱讀

黃世明的老伴李玉琴深情地說:“他一生別的什麼愛好也沒有,不打牌、不喝酒、不喝茶,就是喜歡釣魚,喜歡畫畫。除了釣魚,畫畫成了他的命根子。”

黃世明的女兒、女婿在蘇州開辦了一家工廠,兒子和兒媳也在蘇州上班,他們都讓黃世明和李王琴到蘇州去一起生活,享受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可他去了兩次之後,城市裏的生活實在待不住,硬是要回到家鄉。他說,回到家鄉,看到熟悉的山山水水,聽到山上的鳥兒叫,地上的小狗和雞鴨在跑,見到小河邊垂釣的老友,就有一種想畫畫的衝動,對畫畫的癡愛就像喝酒一樣有“癮”。

如今黃世明的兒子爲他在老家蓋起了小洋樓,大大的院子,栽上了各種五顏六色的花草,裝上了不鏽鋼大門、鋁合金門窗,漂漂亮亮的,就像鄉間小別墅。黃世明還特地收拾了三樓一間小屋,專門用來做他的畫室。畫室裏堆放着一捆捆、一張張他畫的畫,花、鳥、蟲、魚、山水應有盡有,讓人目不暇接,驚歎不已。想不到威遠一個小小的鄉村,竟然還有這樣一位技藝高超的農民畫家。

現在黃世明衣食住行都不錯,應該高高興興安度晚年了吧。可他卻搖搖頭,時常嘆氣。筆者問他爲什麼?他眼裏閃着激動的淚花說:“我現在人老了,可我還有一個心願未了。”

到底黃世明有什麼心願呢?原來他說自己癡愛了一輩子、畫了一輩子的畫,就是想參加書畫家協會,當一個真正的畫家,辦一次書畫展覽,這就是他的心願,他最大的夢想。

123全文閱讀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