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世說新語》的兩種態度(三國風雲)

4 人贊了文章

文/小關平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說新語·德行》】

在管寧眼中,華歆是個貪慕虛榮之人,所以管寧與他斷交。

那麼如果不是富貴之人,而是很有趣的東西從門口經過呢

比如一架飛碟,一隻罕見的動物,一個美麗的女孩,一片不會落地的樹葉,管寧會不會去看呢?

估計他還是不會看。因為他的心太靜了,已然喪失了享受人生的樂趣。

我喜歡隱居隆中的臥龍先生,也喜歡鞠躬盡瘁的諸葛武侯。人生可以有清靜的時段,但不必一生都清心寡慾,養生之道不在禁慾,而在於合理安排慾望。

孔明一生的精彩就在於:前二十七年在臥龍崗隱居,後二十七年為蜀漢大業奮戰。

他盡最大可能實現了人生的價值,不在於結果,而在於過程。就算統一了中原、復興漢室到頭來也不過一死,是那種追逐理想的過程成就了永恆。

不反對管寧這樣的深度隱居者,因為每個人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也很喜歡嵇康、阮籍這些避世出世的狂人。

何況管寧並非虛度此生,他在遼東講學,給後世留下了文化著作,實現了人生價值,相比之下,是否推動了社會發展反居其次。

只不過,我更傾向於一種運動而非靜止的人生,即便感到相對靜止,也因坐上了緩慢前行的航船。

只能說管寧的心早已老去。

這世上有多少科學發現不是從好奇心引起來的?達芬奇、伽利略、牛頓、達爾文、愛迪生、特斯拉、愛因斯坦、馮諾依曼、霍金、喬布斯……如果他們沒有好奇心,不對這個世界充滿憧憬與探求,而是抑制自己的慾望,什麼東西都看淡,只顧著在那兒死讀書,怎能成為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偉人呢?

華歆雖然是被誘惑者,同時也是豐富的觀察者。

《世說新語》舉的兩個例子,無非是諷刺華歆對金錢和權貴的傾慕。

土裡的金色物體,在沒被華歆證實之前,未必就肯定是黃金,也許是其它稀有金屬或者飛碟碎片;而屋外的大隊人馬,也不一定就是達官貴人,也許是匿裝潛行的罪犯。

從客觀角度來說,這些人或事不會因人的注視而改變。但從主觀來說,沒有被自己證實的東西就不一定是真的,世上的萬千事物只有與個體的大腦產生聯繫之後纔有意義。

本文引用了主觀客觀、意識物質、唯心唯物等哲學常識,但這不是重點,對華歆行為的認同與理解纔是我的寫作目的。

擁有一顆靜謐的心不是壞事,但作為一名創作者,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心思細膩、想像豐富,豈不是更值得追求?如果少年時心就死了,只會一腳踏進虛空的宗教凈土,而忘卻了塵世間的豐富與美好。

我羨慕海明威、畢加索、宮崎駿、斯皮爾伯格等人,老了之後仍然熱愛生活,靈感充沛,並有健康的身體和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世界,不斷創作,這樣的人生纔是我想要的。

我降生於雙子巨蟹區間神奇的交界,強烈的好奇心可能還甚於華歆,若是管寧和我同在屋內讀書,見我被大千世界勾走,只怕也會割席斷友。但我依然會好奇而浪漫地行走著,滿懷深情地探索這個未知世界。

2012.9.25初稿 2018/1/31修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