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理論部分引自《認知語言學導論》(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社),教學部分來自自己的教學經驗。

本文探討的問題是《認知語言學導論》第一章原型與範疇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由於本人現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所舉實例主要來自中文教學,但原則/模型對於其他語種的教學應該也適用。

什麼是認知語言學

認知語言學是語言學的一門頗新分支,它脫胎自認知心理學或認知科學,大約在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開始成型。認知語言學涉及電腦自然語言理解、人工智慧、語言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系統論等多種學科,它針對當時仍很火熱的生成語言學,提出:語言的創建、學習及運用,從基本上都必須能夠透過人類的認知而加以解釋,因為認知能力是人類知識的根本。(維基百科)

看不懂也沒關係,反正不重要。

原型:不同的人對於顏色的認知是一樣的嗎

認知語言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給實驗對象展示一些色卡,然後請他們圈出:

  1. 在任何情況下,都屬於X色的色卡(比如說紅色)
  2. 在X色的色卡中,指出最具代表性的色卡(比如最典型的紅色)
普通的色卡,實驗用的色卡顏色會廣一些

實驗結果發現,不同的人對於最典型的顏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後來實驗又擴展成使用不同語言的人,結果依然相同:不同語言的人對某一顏色的認知仍然有高度一致性。

這些高度一致的顏色就被稱為焦點色

對顏色認知有高度統一性,那麼對於其他的事物呢?比如動物,物體呢?

認知語言學家又做了一些實驗:給實驗對象展示一些名詞以及該名詞下的具體物體(大概數十種),請他們判斷,哪些是典型物體。比如名詞是鳥,然後給出知更鳥、麻雀、燕子等,判斷哪種鳥最具有典型性。

結果顯示,最具有典型性的物體依然高度一致。

所以認知語言學家將一個類別中最具有典型性的物體稱為原型。而包含了很多物體的類別,就是範疇

範疇:樣本與屬性

一個範疇內部包含了很多的樣本(比如鳥這個範疇下包含了很多具體的鳥類),在實驗中,有些樣本被選為原型的比例很高,有些樣本被選為原型的比例很低,就有好樣本與差樣本的區別。那麼是什麼造成了樣本的好壞差異呢?

又一個實驗:認知語言學家列出了「鳥」的各種屬性,比如「會飛」、「會下蛋」、「有羽毛」等等,然後讓實驗對象對於不同的鳥(比如麻雀、燕子、企鵝)標註出它們具有的屬性,最後發現,一個原型(好樣本)所具有的屬性是最多的,而一個差樣本的屬性數量是最低的,甚至具有很多其他範疇的屬性。

也就是說:樣本的好壞與本範疇內的屬性多少具有正相關性。

這樣就能通過屬性的權重以及多少,來判斷一個樣本的原型程度了。

認知範疇:基於語境的範疇總和

在了解了單個範疇之後,認知語言學家們繼續研究在語境之下的範疇互動的問題。首先他們定義了兩個名詞的差異:情景與語境。

簡單來說就是情景代表的是真實世界中物體之間的互動。而語境代表的是在人的心智、認知中各種範疇之間的互動。

比如我看到真實世界中有個小孩在大哭,媽媽在安慰他。那麼真實世界的互動就是媽媽安慰孩子,這就是情景。而在我的心智世界中也會認知到這個情景(即處理媽媽安慰孩子),這就是語境。

這樣一來,認知語言學就把研究重點放在人內心對外部世界的反映與處理上,不再糾纏於外部世界是否為真的無關問題。

這些心智世界中各種範疇之間的互動,被稱為認知範疇。

比如這個語境:美女們在沙灘上曬著日光浴。

要處理的範疇是:美女們;沙灘;曬著;日光浴。每個範疇都會有各自的原型,而每個原型都會有一些屬性。

每一個原型和屬性,根據權重累加起來,就得到了該認知範疇下最具代表性的實例。

那麼認知範疇會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呢?

書上提到了兩種:1)語境;2)文化

比如這兩個句子:

  1. 獵人拿起槍,離開小屋並叫上他的
  2. 她把帶到美容院打理捲毛。

第一個句子中的狗,喚起的原型應該是一個獵犬的形象。第二個句子中的狗,原型應該是貴賓犬的形象。

同時,語境不僅影響原型是什麼,而且還影響原型的屬性排序。如果沒有語境,在「狗」這個認知範疇下,原型的屬性可能是「人類的好朋友」,「喜歡跑來跑去」,「非常聰明」,「忠誠」等等。但是在第一個獵人的語境下,原型的屬性可能會變成「追蹤獵物」,「嗅覺靈敏」,「快速跑動」等。在第二個美容院的語境下,原型的屬性又會變成「長毛」,「小巧」,「乖」等。

另外認知範疇還受到文化的影響。比如「早餐」這個詞,英國人與中國人的原型是完全不一樣的:

對於「早餐」的理解

我個人認為,在具體的語言教學場景中,認知範疇還會受到個人經驗的影響:比如職業;成長環境等。例如這個句子:桌子上放著一個杯子。咖啡師腦海中的杯子原型,與普通人認為的杯子原型,可能不一樣。(有待驗證,僅限個人觀點)

語言教學:如何判斷一個好例子?

在語言教學中,老師會經常需要對某些詞進行舉例說明。舉例的形式包括:

  1. 語音/文字(最多)
  2. 圖片(較多)
  3. 視頻(比較少)

在對詞進行舉例解釋的時候,就需要考慮例子的典型性問題。一個典型的例子可以讓學生瞬間明白詞義,而一個不典型的例子會讓學生陷入困惑。

根據認知語言學的理論,可以從以下維度去考慮例子的典型性:

  1. 詞義的原型是什麼,包含哪些屬性
  2. 有沒有語境的影響
  3. 有沒有文化的影響

詞義的原型是什麼,包含哪些屬性

比如如果要用圖片說明「司機」這個詞,可以想到的司機有:計程車司機;公交車司機;卡車司機;地鐵司機;給老總開車的司機,開警車的司機,三輪車司機(?)等等。

在這些實例(instance)中,一個司機的原型,包含的屬性應該有:在車內;握著方向盤;穿著工作服;男性;30~40歲左右等等。

我們需要找的就是滿足最多原型屬性的圖片。所以這個例子應該是不合適的:一個站在路邊只是穿著司機制服但是身邊沒有車的男人。

有沒有語境的影響

識別語境內的所有認知範疇,然後選擇最典型的認知範疇也是確保解釋精準的因素之一。

還是司機這個例子,與司機相關的認知範疇應該包括但不限於:車;地點;服裝。

這些範疇與司機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語境。而每一個範疇都需要選取在該語境下的原型,是最合適的。比如車應該選計程車或者公交車,三輪車、警車就不合適;地點應該選擇路邊或者酒店門口,警察局裡就不是一個合適的地點。服裝最好是正常一些服裝,不能是奇裝異服的打扮。

有沒有文化的影響

如果要解釋「大魚大肉」這個詞,除了要展示桌子上葷菜豐富之外,還需要解釋這種行為在中國是被視為「富有」的象徵,而不是「不健康」的符號。(我有個英國學生就說大魚大肉是個貶義詞,因為很不健康23333)

另外正如上文舉例的詞「早餐」一樣,根據不同的文化,可以展示不同的早餐圖片,但最好不要先展示本地傳統的早餐,因為這樣的圖片並不是學生認知當中的早餐原型,無法讓他們準確地理解「早餐」的詞義。

題外話

在語言教學中,老師經常會鼓勵學生通過上下文(語境)去猜測不認識的詞的意思。根據認知語言學的理論,這樣的方法其實有很大的局限:在語境喚起的認知範疇中,只有缺失的那個詞恰好對應了學生認知中的「原型」,學生才有可能猜對詞的意思。否則,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對於閱讀理解是沒有幫助,因為學生有很大概率猜錯,而且還不自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