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 夭

你在倾听小鱼澼溅的声音

张望春来日光闪烁在河面

微风吹过两岸垂垂的新柳

野草莓翻阅古岩上的旧苔

快乐的蜥蜴从蛰居的洞穴出来

看美丽新世界野烟霭霭—

在无知里成型。你在倾听

听见自己微微哭泣的声音

一片树叶提早转黄的声音

 

请阅读以上诗作,分项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诗中有声音的倾听,也有视觉的张望。作者描写春天的美丽新世界,但诗题为何命名为为〈夭〉?请从诗句中的感官知觉与情感转变加以 说明。文长限 120 字以内(至多 6 行)。(占 7 分)


©著作权为陈蒂国文所有,侵害必究。 若欲转载,须经同意。

107学测作文范文系列】

 

以下针对「第二题第(一)小题」示范写作:

 

全诗由旧物写至新生以迄黄叶枯败;由雏形到成型终至衰老。然而枯败,是「预见」而「非眼见」是诗人由冬至春的时光嬗递,「望见」了否极泰来,但亦「预见」了盛极必衰。诗人由眼前风景的张望,预见了生命中在时间里的变;由外在的观照,回眸自身;由无知到知,是早慧亦是早夭与老成。


【阅读讲解】

相信只告诉同学们答案是什么,对于同学的写作能力是不会有太大进步的。

因此,这篇文章不仅告诉同学该写什么,还要告诉你,这些文字是如何透过「既定的阅读方法与步骤」,推论出来的,以此让同学真正地学会。

另外,只讲解怎么读,同学可能还是有可能看完此篇文章后觉得自己懂了,但在再次阅读时,又采取原本错误的阅读方式。因此,以下将分成两个部分讲解:

  • 标准错误的新诗读法
  • 正确的新诗读法

标准错误的诗歌阅读方式】

诗歌的书写与阅读方式,与文章大相迳庭。如果你拿阅读文章的方式来读诗,包准你永远读不懂。首先讲讲什么叫做文章的阅读方式,文章主要是「叙事逻辑」。那什么是叙事逻辑呢?讲简单一点就是你将接下来出现的所有场景都视为是要跟你说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人们为了读懂一个故事,会重视里头出现的:「时间」、「人物」、「地点」,而拼组这些片段图片的逻辑与规则为「时间」、「空间」或是「因果」


错误示范

如果按照叙事逻辑去阅读的话,上首诗放进大脑里运作的结果将会如下:

 

 

 

1~3

空间:河岸边

你在倾听小鱼澼溅的声音

张望春来日光闪烁在河面

微风吹过两岸垂垂的新柳

 

时间:春日

张望春来日光闪烁在河面

微风吹过两岸垂垂的新柳

 

若按照叙事逻辑阅读第一句到第三句,会得到的结论是,这在描述一个春日(时间)河岸边(空间)的画面。

 

 

4~6

因果:美丽新世界

野草莓翻阅古岩上的旧苔

快乐的蜥蜴从蛰居的洞穴出来

美丽新世界野烟霭霭

45句出现了新的空间,包含「古岩上的旧苔」、「蛰居的洞穴」,虽然一时无法跟1~3句的「河岸」连结,但由第6句的「美丽新世界」似乎能让1~5句都获得圆满解释,并且忽略其中不慎了解的部分,包含野烟霭霭等。

7~10

没有明确时间

没有明确空间

主角由物转成我

在无知里成型。你在倾听

听见自己微微哭泣的声音

一片树叶提早转黄的声音

 

若按照叙事逻辑阅读,由第7句开始,因为没有明确的时间、空间与因果解释,读者便会开始读不懂。

     

如何阅读一首诗?

阅读诗歌,请丢弃文章的「叙事逻辑」,改用诗歌的「抒情逻辑」。何谓抒情逻辑?情绪的重点,不在时间、空间与因果,就像一个人如果真正的生气,就算他知道按理来说他是错的,或不该生气的,他也无法抑制自身的情绪。因此,抒情逻辑强调的是文中出现的事物呈现出如何的情绪。

 

 

视觉

听觉

开心

  1. 色彩:明亮、鲜艳。
  2. 线条:柔和、平缓。
  3. 视野开阔、清晰。
  1. 节奏:明快、灵动。
  2. 旋律:高扬、悦耳。

伤心

1.色彩:晦暗、深沈。

2.线条:刚硬、尖锐。

3.视野:朦胧、模糊不清。

1.节奏:拖沓、凝滞。

2.旋律:低沉、刺耳。

 


 

阅读实作

诗句

感官

情绪与意义

在倾听小鱼澼溅的声音

听觉:

细微但节奏快

  1. 由旧到更新。
  2. 由静到动。
  3. 由观看到忘我。

张望春来日光闪烁在河面

微风吹过两岸垂垂的新柳

草莓翻阅古岩上的旧苔

视觉:

静中有动

快乐的蜥蜴从蛰居的洞穴出来

视觉:

1.由黑暗到光明

2.由静态到动态

1.由雏形到成型。

2.由无知到知、由野蛮到文明。

美丽新世界野烟霭霭

无知里成型。你在倾听

视觉:

由朦胧到清晰

听见自己微微哭泣的声音

一片树叶提早转黄的声音

 

听觉:

由轻快到凝滞

视觉:

由鲜艳到枯黄

  1. 由聆听观看外在到听见内在。
  2. 由成熟到衰老。
  3. 由欢愉到悲伤。

 

 

延伸阅读

1.106年指考国文作文范文 「在人际互动中找到自己」
2.【高分作文专题】破解学测作文与指考作文中的「条列回答」题型
3.【国中会考国文作文六级分秘笈】之「怎么写出六级分的文章开头?」(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