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不是破壞山野的源頭。他們是一羣熱愛、瞭解山野的人,也是一羣願意付諸行動的人。

近日,“中國三大天然攀巖場”之一的北京白河巖場被封鎖的消息傳出,攀巖圈一片譁然。從年保玉則關閉、博格達大環線關閉,再到前不久的珠峯關閉烏龍事件,每逢關閉,山友總會成爲衆矢之的——大衆會對山友口誅筆伐,認爲這個羣體爲了一己私利,污染大好河山。

貢嘎垃圾事件中個別偏激的評論

年保玉則關閉事件中個別偏激的評論

針對這種偏見,雪線認爲:雖然目前國內的戶外路線上確實有亂扔垃圾的醜行,但不應該把山友羣體和“污染源”畫上等號,亂扔垃圾只是山友中少部分人的行爲,從長遠看,山友羣體反而會成爲保護山野環境的重要力量。

一、亂扔垃圾只是山友羣體中極少部分人的行爲

誠然,目前國內路線上確實有垃圾成堆的現象,一些山友也會亂扔垃圾,但這只是山友羣體中的一小部分,我們還應該看到大部分山友都在積極參與保護山野。另外很多山區污染並不主要來自於山友,一葉障目,反而難以促進問題的解決。

垃圾並不全來自山友羣體——很多爆發垃圾問題的山區都經歷了“山友探險—知名度被打開—大量人羣涌入—垃圾問題爆發”的發展歷程,而在隨意丟棄的垃圾中,很多並不是山友造成的。

網絡上流傳較廣的關於年保玉則的垃圾的照片

比如梅里轉山、岡仁波齊轉山、年保玉則近年來垃圾污染讓人痛心,但我們也需認清這樣的事實:

轉山的遊客、當地人的食品從過去的糌粑、酥油茶變成現在的各種塑料袋包裝食品和瓶裝水,以及這些垃圾中有很多是八寶粥罐、一次性飯盒等遊客纔會攜帶的物品,衆人隨手之惡共同造就了這樣的亂象。

亂扔垃圾只是山友羣體中的極小部分人——亂扔垃圾並不是山友的羣體現象,因爲山友們是一個高頻次造訪山野的人羣,大多不願意破壞棲身的山野。

很多山友整個週末就呆在山裏

不同於“一次打卡”的遊客,山友是一羣經常走進山野的人,一年中甚至會造訪同一山區幾次或數十次,山野是他們除了城市以外的另一個家。誰願意自己的家被垃圾圍攻、自己喝的水被屎尿污染?

經常造訪山野的人,往往懷有一顆熱愛自然之心,即便是去陌生山區,也不會隨意亂扔垃圾。

亂扔垃圾在山友圈是會被嚴重鄙視的行爲——總是把罵名扣向山友的人,一般不太清楚山友間的“潛規則”:山友登山往往是羣體活動,在戶外這個目前尚算小衆的人羣裏,亂扔垃圾是最容易被鄙視的行爲,亂扔垃圾的隊伍更會被鄙視。

一小部分山友和遊客亂扔垃圾的惡行,不應該讓整個山友羣體來承擔,相反,縱觀國內外保護山野的歷程,山友羣體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二、山友在保護山野中發揮着重大作用

在保護山野這件事情上,山友羣體發揮重大作用的事例比比皆是。

山友羣體爲自然環境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當山野爆發嚴重的環境問題時,衝到第一線去保護的身影中,總有很多在這片區域登山露營的山友。

19世紀中後期,約塞米蒂曾因商業開發遭遇嚴重的環保問題,山友約翰·繆爾以筆爲戈,撰文引發強烈反響,促使政府出臺法律擴大對約塞米蒂的保護,隨後又成立環保組織塞拉俱樂部,喚醒民衆環保意識。最終,他還影響了羅斯福,促成國家公園的建立。

繆爾,曾在約塞米蒂寫作,利用自己在讀者中的影響力保護約塞米蒂的山林。圖片來自:sierraclub.org

約塞米蒂曾經盛行的火瀑(Fire Fall)節目,將幾噸燃燒的煤和紅杉皮從冰川峯頂倒下,形成長達914米的橙色流火瀑布。圖片來源:hunkberry.com

在隨後的1920年代,美國佛羅里達州沼澤地也因商業開發遭受嚴重破壞,同爲山友的歐內斯特·科放棄工作奔走呼籲20年,最終促成大沼澤地國家公園建立。

歐內斯特放棄了設計師工作,決定把對沼澤地的拯救作爲自己畢生的事業。他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訴訟,召開會議,提交請願書和與當地政客糾纏。圖片來源:pbs.org

二十世紀初的美國,荒誕的動物保護理念引導人們隨意投喂、圈養、捕殺動物,山友喬治·梅倫德斯·萊特自費考察四年,形成振聾發聵的報告,最終促使真正意義上的動物保護方案出現。

賴特,1936年早逝於一場車禍,年僅31歲。圖片來源:georgewright.org

美國國家層面鼓勵對灰狼的捕殺,這導致黃石公園中的灰狼一度滅絕。圖片來源:pbs.org

衆多戶外品牌在宣揚環保——許多戶外品牌的創始人就是山友,他們極力推動山野保護。比如北面的創始人道格拉斯·湯普金斯斥巨資購買土地、保護熱帶雨林;巴塔哥尼亞公司的創始人伊馮·喬伊納德將公司的企業文化定義爲“地球第一,利潤第二”,將每年銷售額的1%徵爲“地球稅”,證明“企業在不破壞自然的前提下也能盈利”。

戶外服裝公司巴塔哥尼亞(Patagonia)的創始人伊馮·喬伊納德(Yvon Chouinard)。圖片來源:surfermag.com

中國山友同樣非常重視保護山野——不僅是國外,中國山友也越來越注意戶外運動與保護荒野的結合,比如國內已經出現了“貓盟”這樣吸引山友參與研究和保護山野生態的民間機構,國產品牌山力士、火楓也在最近推出把廢棄氣罐改造成LED復古家居燈的創意嘗試,還有美國山友歐陽凱在中國宣揚環保理念,得到衆多中國山友的認同。

使用廢氣罐製成的家居燈

而更多正在燃起戶外環保理念的星星之火,則來自於全國各地經常走近山野的山友們,他們在拔營後帶走垃圾已是常態,額外帶個垃圾袋下山撿垃圾的山友也不在少數,週末以“登山撿垃圾”主題的隊伍也越來越多……

下山時順便撿一大袋垃圾的人越來越多

因爲熱愛,因爲了解,山友羣體在保護山野方面各盡所能,我們相信這個羣體可以更深度地參與到環保事業中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山友可以更深度地參與到環保事業中來

保護自然環境是一個艱鉅任務,需要多方力量持久、共同努力,山友這個最熱愛山野的羣體則更願意付出努力,爲山野發揮更大的力量。事實上,他們已經這麼做了。

山友正在發揮相互監督的作用——保護山區環境的難度之一在於面積雄闊,目前條件下難以監管,但一些山友已經在發揮監督作用,譬如小五臺亂挖營地事件、博格達大環線大肆採摘金蓮花事件都由山友爆出;在徒步途中,也有不少山友會站出來制止類似行爲。

小五臺挖營地事件,後來當事人還出面道歉

自發聯合各方力量——還有不少領隊、山友自發聯合各方力量,比如一些領隊會與當地馬幫協商帶出垃圾,比如聯合民間環保組織,進行山野清理。

在當下國家步道建設提上日程、大衆戶外正在發展壯大的今天,我們相信自上而下、國家層面的環保政策會越來越完善,山友可以更深入地參與到環保事業中來。

四、寫在最後

雖然國內不斷爆發景區被大量垃圾包圍的醜聞,但這些垃圾並不總由山友羣體帶來,亂扔垃圾只是山友羣體極少的一部分,相反中國的山友羣體正在宣傳環保,在尋求各方力量,儘自己所能來保護山野。

我們相信山友們日後也會成爲保護山野的中堅力量,因爲他們熱愛戶外,山野就是他們的第二個家,沒有山友願意看到自己的家被破壞、糟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