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志彬 教授 博士生導師

我國穩態醫學奠基人之一,長期從事抗炎症葯、免疫調節葯、內分泌藥物和抗腫瘤葯的研究與開發。1971年迄今,採用現代科技方法研究傳統中藥靈芝及其有效成分的免疫調節作用、抗腫瘤作用、抗糖尿病作用和抗衰老作用及其藥理機制。

中國腫瘤內科學創始人之一孫燕院士提出:多年來我們致力於將所有腫瘤細胞完全殺滅以「根治」腫瘤,有時遠遠超越了腫瘤細胞侵犯的範圍和病人可能承受的限度。今天,我們可以理解,很多慢性病雖然未能根治,但病人能長期正常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質量。我們或許可以像對待其他慢性病一樣,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儘可能通過調理減少疾病的負荷,控制和減少腫瘤對機體的危害,長期使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質量,與腫瘤「和平共處」。

腫瘤對人類的危害極為嚴重,儘管隨現代科學的發展,腫瘤治療方法也相對進步,但距離攻克腫瘤仍路途遙遠。長期以來,醫學界認為腫瘤是身體各個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某個細胞異常增生的結果,因在治療上僅考慮如何消滅腫瘤細胞。目前腫瘤治療主要包括手術、化療、放療、標靶治療等。

腫瘤的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僅用於早期發現無轉移的實體瘤,對已轉移擴散的腫瘤,手術治療往往只能作為姑息治療手段,過去手術治療強調根治術,如乳腺癌要做乳腺癌根治術,不僅要切除患癌的乳腺,還要切除周邊的大片組織,既影響病人的生理功能,也造成心理上的創傷。目前,主張侷限性手術,如乳腺癌切除範圍變小,配合手術前後的合理化療或放療,使療效提高。

腫瘤的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如X射線和γ線對腫瘤細胞的抑制和殺傷作用很強,可以治癒鼻咽癌、食管癌、淋巴瘤等或代替手術治療。為提高療效,盡量減少正常組織的損傷,目前放療採取「定點清除」,即放射野盡量小,而癌症局部的放射劑量足夠大,使療效提高,副作用減少。

腫瘤的化學治療

化療除對少數腫瘤如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睾丸精原細胞癌等治癒率較高,對多數腫瘤治癒率低,僅可延長生存期,改善癥狀。由於化療葯的作用是抑制增殖迅速的腫瘤細胞DNA合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細胞毒作用」,這就造成化療葯敵我不分,對體內其他增殖分裂快的細胞如骨髓造血細胞、胃腸道細胞、免疫細胞等也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因而在抑制腫瘤生長的同時,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按中醫角度來看,腫瘤的化療和放療只重視了「祛邪(抑殺腫瘤)」,而忽視了「扶正(提高機體內在的抗腫瘤能力)」,甚至傷及正氣,因而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腫瘤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葯不同於化療葯,它作用的靶點是腫瘤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受體、酶、基因、生長因子、調控分子等,主要對腫瘤細胞起調控和穩定作用,而非細胞毒作用,對非腫瘤組織的影響小,不良反應較化療葯少。如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吉非替尼,是一種表皮生長因子酪氨酸激酶抑製劑,通過抑制腫瘤血管新生,而抑制腫瘤及其轉移。該葯的療效與EGFR的19、21外顯子基因突變相關,這種基因突變在東方人、女性、不吸煙人羣、腺癌人羣中較多見,故對此類人羣療效較好。靶向治療使腫瘤的病理過程變成慢性過程,患者可以邊治療,邊正常工作和生活,體現了世界衛生組織關於腫瘤屬於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的觀點。

如何與瘤共存

近年來,學術界開始把腫瘤看成是慢性疾病,重視全身性因素對腫瘤發病的影響,提出與瘤共存的概念,即通過治療控制腫瘤發展,減少腫瘤對人體的危害,長期保持患者的生活質量,長期與腫瘤共存。這與中醫扶正祛邪的理論相符,中醫理論認為健康和疾病均屬於正邪相爭的不同狀態,健康是由於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而疾病是由於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但治療疾病不一定要徹底消除外邪,只要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即可。腫瘤患者長期帶瘤生存,就屬於這種情況。

中醫藥包括靈芝製劑的扶正祛邪功效與常規腫瘤治療方法配合,可實現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控制和減少腫瘤對於機體的危害,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質量,長期與瘤共存。

(註:林志彬提出目前靈芝產品的水準不夠理想,達不到藥理研究中提到的樣品水準,因而影響其療效。作為靈芝現代研究的一部分,孢子粉的研究價值體現,首先應加強產品的研究,生產孢子粉提取物製劑替代孢子粉或破壁孢子粉製劑。

靈芝孢子粉中的破壁技術只是解決了孢子粉吸收難的問題,卻不能提高孢子粉的有效成分含量(孢子壁殼等非藥用成分佔到了孢子粉總重量的90%左右)。因此生產靈芝孢子粉提取物製劑即第三代去壁靈芝孢子粉,用此替代孢子粉或破壁孢子粉製劑是一可取的選項,尤其針對腫瘤、心血管等慢性病症等的應用需要。)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