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最輕鬆的人,都在做減法

1 人贊了文章

一心:師父,秋天一來,樹上的葉子都變黃飄下來了,好可惜啊。

師父:這是樹的智慧。

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在成為沙漠以前,原本是一片水土充足的綠林。但後來由於氣候原因,越來越乾旱,風沙越來越多。

許多大樹抵抗不住,成批成批地枯死,甚至滅絕。 只有一種樹,褪盡了所有葉子,用樹榦和枝丫進行光合作用,為生命的延展創造了條件,並藉此存活於茫茫沙海,直至今日。

它的名字『光棍樹』也由此而來。

一心:師父,您剛說樹的智慧是指它們懂得在秋天及時脫落樹葉,勇於斷舍離,把更多的養分供給樹榦,安全過冬嗎?

師父:沒錯,人也一樣需要這種智慧。

因為只有將各類事情分清輕重緩急,敢於舍掉或後移小事,方能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大事上,才更容易達到目標,活得更幸福。

如果顛倒過來,就容易因小失大。

一心:您這一說,倒讓我聯想到一個理論,叫『二八定律』:任何事情中,最重要的部分只佔20%,其餘80%的部分都是次要的。

股神巴菲特便是利用此定律進行時間管理的:

列出要做的25件事情,再從中挑出最重要的5件,並集中精力,專註做好。

而對於次要的20件事,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不做。

這就是巴菲特的策略,對於那80%可有可無的事,他毫不猶豫地將它們從生活中減去。

細細想來,確實很有道理,如果不把非必要的事砍掉,如何保證精力、時間和智力全部用在刀刃上呢?

師父:是的,不懂得捨棄的人永遠無法聚焦,又談何獲得?

有智慧的人,往往懂得把80%的精力和時間花在20%的事情上,而不是用80%的精力去對付80%的事情。

這看似是在捨棄更多的東西,但實際上是讓人能做到珍惜最寶貴的人、事、物。

這就是斷舍離的精髓:舍掉不必要的,抓住更寶貴的。

一心:說來慚愧,在這方面,我就是個反面教材。

我很喜歡囤積東西,老是想著「總有一天會用到的」,於是東西越堆越多,越堆越亂。

常常找一件東西都要翻箱倒櫃,令人抓狂,還得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選擇、整理和收拾。

現在想想,真是得不償失啊。

師父:其實,人生說到底也是在做減法,過一天就少一天,如果過度囤積,覺得所有都很重要,生活就會因此失衡。

從加法生活轉向減法生活,會讓人的心靈也化繁為簡。

這跟我們佛家所講的戒定慧是相通的,捨棄掉不必要的東西,人簡單了,就能定下來了。

美國著名作家梭羅,只帶上了簡單的必需品,便一個人跑到了瓦爾登湖畔,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統統被他留在身後。

在那裡,他搭建了一個小木屋,並獨居了2年2個月。 正是因為人變簡單了,他在那裡深深地扎入和體驗生活,過得浪漫而自由,並寫出了名噪一時的著作《瓦爾登湖》。

一心:雖然梭羅離開了物質相當充足的生活,但回歸到簡樸的生活反而讓他內心更充足了。

表面上是給生活做減法,其實是給幸福做乘法。

看來,只有給自己的人生做好減法,才能走得更堅定、更長遠、更幸福。

謝謝師父教誨。

師父: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