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的品性只看一点,那就是在平时或者逆境中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亲人。

曾经有人问心理医生:「我女儿今年2岁,她爸爸经常出差,回来的时候想抱女儿,女儿会说不要爸爸。请问发生这种事情,我如何教育我的女儿?」心理医生回答:「干嘛要教育孩子,这是父亲应该承受的。」

这位父亲把99%的时间给了工作,只留1%的时间给女儿,就必须要承担这种时间分配的结果。与此同时,他也是在为自己选择一个身份:他更愿意成为一个事业有成的人,而不是一个父亲。

之前听过一个段子,说的是一位公司的总经理A在和他的一个客户B在开会,正好谈到一个项目的具体价格问题,双方争执不下,气氛严肃。

B觉得A报的价格太低,没有诚意。这个时候A的太太C来电话了。然后,A对B说,不好意思请稍等一会,我需要接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电话,B以为是A故意弄出个竞争对手,于是就想走。

B没想到A一脸温柔,开口第一句话是,「亲爱的,吃中饭了吗,待会需要我过来接你吗...balabala,贵一点没事,你不是一直喜欢那件衣服么,你老公正在谈一个大项目,稍后跟你汇报怎么样,恩好的」。

B就在旁边全程听完了他俩的对话,A向B露出了一个无奈的表情,这个时候整个气氛都因为这个电话松弛下来。B笑了,因为在B旁听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要和A合作。因为他知道如此尊重和爱护太太的人,一定是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男人,公司的事情一定也会处理很好。就单凭这个,就足以尝试展开合作。

一个人如何对待孩子或太太的态度,代表著真实的品格,因为这是最真实的本相。也许你不知道她打电话给你,可能有非常紧急的事情,因为你是她最亲密的人,所以打给你,需要马上回应。

因为在中国,价值观相对比较单一,金钱和权力貌似成为了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整个社会显得浮躁和物质,所以经常在一些饭局或公共场合看到一些人接到家人的电话,口气非常不耐烦:「不正忙著嘛,吃完就回。」未说两句,就匆匆挂掉。

忙什么呢?忙著喝酒,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却没有耐心听家人多说两句。

许多人都对家人和子女说过这样的话:「我辛辛苦苦赚钱,还不是为了你们吗?」这句话就是个十足的谎言。因为你一定会看到这样的人宁可把时间花在打牌、喝酒、聚会、玩游戏这些事上,也不会去陪伴家人。

很多家庭其实并不幸福,父亲更愿意在外面应酬而不是带著孩子去游乐场玩,母亲更习惯埋头家务事而不肯停下来看一看孩子刚刚画好的一张画。

而在家庭角色丰富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自然会懂得更多关于独立和责任的意识,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有的时候你真的不用跟孩子说什么,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孩子自然会像你。所以一个有责任,品性佳的男人自然会把家人的幸福放在最前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