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對稱年」是指表示公曆年份的數字呈現這樣的特徵:從左到右讀與從右到左讀完全一樣,例如1881年、2002年等。由於年份的數字左右對稱,所以也形象地稱其為「對稱年」。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5387216.htm  那為什麼說「對稱年」是「千年等一回」呢?我們不妨曆數從11世紀到20世紀的1000年,符合左右數字對稱的年份只有10個,即1001年、1111年、1221年、1331年、1441年、1551年、1661年、1771年、1881年、1991年。這樣算來,一個世紀平均只有一個「對稱年」。展望未來,從21世紀到30世紀的1000年中,對稱年同樣也是10個,每個對稱年之間平均也是相隔110年。即2002,2112,2222,2332,2442,2552,   2662,2772,2882,2992,以後每個世紀和每個千年也是如此規律。   因為一般情況下,每兩個對稱年之間都相隔110年,這意味著一個人如果能活到110歲,才能肯定最少遇到一個「對稱年」。也就是說,由於健康壽命或其它各種原因,一些人生短暫的匆匆過客根本碰不上「對稱年」。即便是某些人長命百歲,但一生仍處在兩個相隔110年的對稱年之間,也與「對稱年」無緣。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許多人無意間就成了幸運者――一個人生的年份巧,即使年齡不大,也能遇到「對稱年」,而且更幸運者碰到的不止一個「對稱年」。比如上面提到的20世紀最後一個「對稱年」1991年與21世紀第一個「對稱年」2002年相隔時間僅有11年,我們這幾代人都有幸與它們不期而遇。   與此類似地,凡遇跨世紀的兩個對稱年之間相隔的時間最短僅為11年,如30世紀的2992年與31世紀的3003年。生活在這段最短「時差」裏的人們都將見證跨世紀的兩個「對稱年」,不過這要等到1000年以後才能重演,正因為如此,人們才習慣性地稱「對稱年」為「千年等一回」喲!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