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媽咪

前幾天刷到一個小視頻,一個小寶寶用手機給奶奶打電話,委屈巴巴的對着電話說:“奶奶,你再生個爸爸給我吧。“剛開始還以爲是這個小寶寶的爸爸總是打他,他跟奶奶告狀。結果畫面一轉是爸爸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接着小寶寶說:“這個爸爸老是玩手機,不管我。”

雖說這個小視頻只是搞笑,但是它的評論量都是達到了上萬條,不知道寶爸聽到這幾句話,內心有沒有羞愧,說明在搞笑的背後是有這樣的現象存在。很多寶爸工作回家後,不是抽時間陪陪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而是拿出手機玩,所以纔會因此衍生出這樣的一個視頻,看似搞笑,背後卻是滿滿的現實與心酸。

首先站在寶爸的角度上:

寶爸上班一天非常辛苦,回家想要玩手機放鬆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很多時候遇到這樣的問題,寶爸也會心生怨懟:“我辛辛苦苦的賺錢養家,怎麼就變成了‘喪偶式’育兒了?”說實話,“喪偶式”育兒的情況的確是存在的,寶爸不能將工作辛苦就將養育教化陪伴孩子的責任就全部推脫掉,而淡化掉玩手機這個關鍵的點。

很多寶爸下班回家後,就是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打遊戲,對孩子的關心程度基本爲零,有時候甚至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被磕到了,寶爸都完全不知情,只有在孩子嚎啕大哭了才能察覺出來。

真正有責任的寶爸是會有所權衡的,當然工作辛苦可以理解,但是在工作之餘就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嗎?難道只有手機能夠放鬆身心嗎?所以很多時候不是不讓寶爸玩手機,而是看不慣寶爸對孩子漠不關心的態度,而這種態度纔是指責“喪偶式”育兒的原因所在。

其次站在寶媽的角度上:

有的寶媽是全職寶媽,全心全意的操持着家務同時負責照顧着孩子,可能有些人會說:“不就是帶孩子嗎?這麼清閒,就別天天埋怨這埋怨那了。”在很多人認爲全職寶媽是一個清閒的工作,但事實是全職寶媽要24小時隨時待命,連自己上廁所的時間都可能要被剝奪。

而有些寶媽並不是全職寶媽,也是上班,但同時兼顧家務與孩子,這樣的辛苦一點不比要養家餬口的寶爸少半分。如果寶爸每天下班後玩手機是自己的休閒時間,那對於寶媽而言,根本就不存在休閒時間,因爲寶媽回到家後不是照顧孩子就是做家務,根本就沒有閒情逸致去玩手機。

還有一些觀點認爲孩子就應該讓寶媽帶的,尤其是全職寶媽,這裏想替寶媽們說一句:孩子是兩個人的責任與義務,生養孩子是父母應該共同盡到的責任,其中一方的任何理由在這件事情上都是顯得蒼白無力。

最後站在孩子的角度上: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三歲前的孩子一直都是追尋一個問題,那就是父母到底愛不愛自己?這是構建孩子安全感的關鍵時期,如果爸爸的關注點總是在手機身上而不是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會對爸爸的愛產生懷疑,會讓孩子的安全感出現缺口,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

另一方面,孩子如果一直接受的都是媽媽的教育,缺乏了爸爸的教育與疼愛,在以後處理問題的時候難免有些極端,因爲父母兩個人的教育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如果只有一方,就會讓孩子受教育的時候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出現極端化。

不管是站在誰的立場上,爸爸不管孩子的這種行爲都是不應該發生的,希望寶爸們對這種行爲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帶給孩子更幸福歡快的童年記憶。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