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兒不是王熙鳳的侄子。

雖然劉姥姥說當日王板兒的祖父與金陵王家(王熙鳳孃家)連過宗,20年前金陵王家看待王板兒祖父還好。但金陵王家是不承認的,聽聽王夫人是怎樣說的:他們原不是一家子,不過因出一姓,當年由於太老爺在一處做官,偶然連了宗的,這幾年也來也不大走動。當時他們來一遭,卻也沒空了他們。

從這些話裏可以猜測一下,王板兒祖父可能是與金陵王家老太爺的手下,因與上司同姓,便巴結人家,上趕著罷了,連宗也不過是王板兒祖父巴結討好金陵王家的藉口,而金陵王家不好拒絕,便糊裡糊塗的應下了。至於來往,恐怕也是王板兒祖父去人家送禮,人家會回禮而已,因此,鳳姐連這事的影兒也不知道。

既然不是真的一家子,板兒就與王熙鳳一點牽連都沒有,自然也不會是王熙鳳的侄子。

板兒不是王熙鳳的侄子,大姐兒和巧姐卻是同一個人。雖然書中前八十回賈巧姐出場的次數有些少,但卻可以看出王熙鳳只生一個孩子,那就是大姐兒,之所以叫大姐兒,想來她是賈府草字輩中的第一人。而被叫做巧姐兒,則是因為她出生在七月七日,是毒日子,她又體弱多病,因此劉姥姥給起個名字。叫巧姐,是「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


首先,板兒是王熙鳳的侄兒這話,是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國府攀親的時候說的,不能作為板兒是王熙鳳侄子的證據。

其次,巧姐和大姐兒是一個人,都是王熙鳳的女兒。下面分別來說:

說板兒是王熙鳳的侄兒,其實是劉姥姥為了與王熙鳳套近乎。

在原著第六回,劉姥姥費盡周折終於進了榮國府,見到了當時主事的王熙鳳。對於「打秋風」這事,她雖然來了,還是說不出口。想借板兒來好說話。才說了「你侄兒」的話。劉姥姥是這麼說的:

「我今日帶了你侄兒,不為別的,只因他爹孃在家裡連喫的也沒有,天氣又冷了,只得帶了你侄兒奔了你老來。」

從榮國府出來,周瑞家的,馬上就指出這種稱呼不妥,還說:「那蓉大爺纔是他的侄兒呢。他怎麼又跑出這麼個侄兒來了呢?」意思再明顯不過。

大姐和巧姐是一個人,就是王熙鳳的女兒。

大姐,這是一個通稱,是指一家之中排行最長的女孩兒。這種稱呼方式解放後還在用,比如,我嬸子,在娘子排三,就叫三姐,這個稱呼在嫁到我們村後也在沿用,輩份更長的人也這樣叫。

我們知道,巧姐這個名字是劉姥姥給起的,而在劉姥姥起名之前,就曾寫過大姐生病之事。

誰知鳳姐之女大姐兒病了,正亂著請大夫診脈。

從原著上來看,大姐和巧姐就是一個人啊。我覺得是沒有疑問的。

以上是我對這兩個問題的理解,歡迎大家關注和交流!


按照小說中所交代的兩家王姓「連宗」算下來的輩份,板兒應該是鳳姐的孫輩、比巧姐低一輩。

所以,書中寫的劉姥姥對鳳姐說「你侄兒」這個情節,可以有兩、三個解讀,一是劉姥姥心裡一緊張說錯了話;二是曹雪芹本人的疏忽、弄出了一個小 bug;

第三個解讀就是曹雪芹故意這樣寫,以突顯王成之父為攀附權貴而自降輩份的荒唐可笑、可悲、奴顏卑膝。

這也是當時那個年代中國社會常見的病態人格現象,比如有不少明朝官員自願拜認歲數比自己小、然而在朝廷一時權勢熏天的魏忠賢為父。《紅樓夢》小說中也借林紅玉的母親、林之孝家的拜認比自己年輕一大截的王熙鳳為乾娘來作了影射。

巧姐和大姐,按照小說中的文字敘述,應該是同一個人。然而小說中又有一處還是兩處,寫巧姐和大姐同時出現、是兩個不同的人,這一點對於我個人而言,是一個尚未能解開的疑惑。


板兒的父親是狗兒,狗兒的父親是王成,王成的祖上與王家連了宗被認為侄子。按照兩家連宗的輩份推算,劉姥姥與王熙鳳屬同輩,賈母屬劉姥姥的祖輩,大姐兒屬板兒的上輩。因此,板兒不是王熙鳳的侄子。劉姥姥兩次帶著板兒進榮府,板兒均與大姐兒有過交集。結合大姐兒的判詞和曲子,可以確定,板兒和大姐兒最終喜結良緣。

大姐兒和巧姐兒,在文本裡面兩次同時出現,絕對不是作者筆誤,應是作者刻意暗示什麼。之前,我對隱文較感興趣,甚至認為,王熙鳳多出一個女兒,起到信號燈的功能,是對某事的刻意暗示。

如今,我還是堅持認為,大姐兒和巧姐兒而不是同一個人。作品寫作有隱有見、雲龍霧雨,作者不便寫明王熙鳳有兩個女兒。

璉爺不是一盞省油的燈,王熙鳳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璉鳳夫妻既能幹、又能生,應該生了一堆孩子,才符合情理。璉爺酒足飯飽之後定不甘心閑著,午休戲熙鳳,夜裡換個樣,與多姑娘、鮑二媳婦鬼混,偷娶尤二姐,等等。類似璉爺與熙鳳這樣大白天都沒讓銅盆閑著的夫妻,多年只生了大姐兒(小產一個),難以說服讀者。再則,尤氏、秦可卿等多個女主子不能生育,實在說不過去。因此,作者便以煙雲模糊法,讓大姐兒和巧姐兩次同時出現,以此解釋讀者的疑惑。借大姐兒和巧姐兒提示,眾女主子不是不會生育,不一定只生了一胎,而是作品只能寫十二釵,賈家小女主子多了,作品沒法安排。


當然不是,按照輩分推算的話,劉姥姥跟王熙鳳是一個輩分的,板兒又是她的外孫,所以板兒不可能是王熙鳳的之子,而是侄孫輩才對。劉姥姥說板兒是王熙鳳的侄子,一個是因為緊張沒有細思,就說錯了話。一個是因為劉姥姥莊稼人,本能地套近乎套交情,想要表達關係親近之意。

巧姐和大姐兒應該是同一個人,前八十回裏,沒有說到王熙鳳有兩個女兒,而且判詞裏也只說到了巧姐一人。不可能存在兩人只有一人入選十二釵的情況。大姐兒就是劉姥姥給巧姐改名之前的名字。


板兒的父親是王狗兒,與王家連宗的是板兒的爺爺。王熙鳳的父輩是王子騰,連宗的是王熙鳳的爺爺,所以他們是平輩。庚辰版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只說大姐兒在睡覺,並沒有巧姐的字眼出現,二進榮國府劉姥姥才幫大姐兒取名字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