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之所以成爲歷史,是因爲它被太多的東西所記錄和承載着,人們的代代相傳,文字的代代描述,到近代的照片及影片記錄。他讓我們還原哪個時代的喜怒哀樂,讓我們瞭解到每一個時代的繁華與屈辱,更讓我們銘記我們時刻是一位中國人。

歷史的屈辱從不會因爲時間的就是而被淡忘。同樣,慰安婦的問題從來都不會被退出歷史的討論範疇。這羣無辜的婦女,在成立戰爭的犧牲品,她們基本每天需要“接待”六七十名日軍,多的有近百人。

以德國爲首的法西斯國家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成了主要的受害國之一。戰爭期間,日軍對中國犯下種種罪不可赦的而行。燒殺搶掠,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無數同胞深受其害。即使是行就將木的老人和嗷嗷待哺的孩童都未能倖免,除此之外,更有數不勝數的婦女被抓到日本軍營,被日軍強迫慰安,對於她們,連死亡都變得那麼奢侈。她們成了日軍泄慾的工具,如同行屍走肉般沒了靈魂,每天如同屍體一般接受來自日軍身體與靈魂的蹂躪,最近一部講述慰安婦的《二十二》更是刺激着人們的淚腺。

戰爭的倖存者回憶,凡是日軍侵略過的地方,不論是城市亦或是鄉村,只要有日軍的地方就是生靈塗炭,三光政策極大的滿足了他們掠奪的獸慾。被抓到的人只能乖乖服從他們的安排,只要有以一點反抗,便會遭到更進一步非人的虐待。反抗再厲害一點的,直接被槍殺也不是少有的事。被抓到的羣衆,男的被安排到前線挖戰壕,喫槍子,女的被分配到日軍不同的據點充當慰安婦,可怕的使,每個據點的慰安婦都供不應求,他們一天之內往往被安排“接待”六七十次。

有些不堪受辱的則選擇自盡,這個時候自盡已經成爲他們最幸福的解脫了。想想真可笑,死亡居然成了最大的解脫,但這個情況對當時而言,確實如此。

戰爭結束後,被營救出來的只有一少部分人。但被營救出來的大部分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創傷,每逢談起過去,總是情緒激動,說話都不流暢,更有甚者直接落下了淚水。如今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少部分尚且存活着的人,還有許許多多不知名的受害者,等不到沉冤昭雪的那一天。

直至今日,中國的國力正不斷增強,我們國家有足夠的實力保護每一位中國公民,在這安穩的國家內,我們有充分的只有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我們應時刻銘記,這都是我們無數先輩,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