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島

崇明島位於西太平洋沿岸中國海岸線的中點地區,東西長約76公里,南北寬約13~18公里,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為中國第三大的島嶼,僅次於臺灣島和海南島,地處中國最大河流長江入海口,海拔3.5米~4.5米,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河口沖積島。

崇明島位置圖

目前崇明島大部分地區屬於上海市崇明區管轄,常住人口66萬,區政府駐城橋鎮,但是有極少一部分(約28平方公里)分屬江蘇省海門市海永鎮和啟東市啟隆鎮管轄。

崇明島示意圖

世界上最大的沙島,究竟是崇明島還是弗雷澤島?

崇明島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河口沖積島這個無可非議,但是不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島呢?

沖積島是由於河沙淤積而形成的島嶼,故又稱為沙島、沙洲。沖積島主要分佈在河口地區,其地質構造與河口兩岸的平原相同。由於主要是由泥沙組成,結構鬆散,其外形輪廓很不穩定,每逢洪水過後或強潮之後都可能使其形態受到影響。沖積島的面積一般不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沖積島是位於上海的崇明島。

弗雷澤島衛星圖

弗雷澤島(Fraser Island),也譯為福瑞沙島、芬瑟島,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東南海岸,長122公里,寬約5~24公里,總面積約1630平方公里,移動的沙丘、彩色砂石懸崖、雨林植物、清澈的海灣和白色海灘構成了該島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聯合國在1992年登記本島為世界遺產之一。

維基百科指弗雷澤島是世界上最大的純砂島,崇明島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河口沖積島。百度百科指弗雷澤島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島。扛旗世界紀錄則指出世界上最大的沙島是崇明島。

弗雷澤島風光

從外表上看,崇明島是狹而長的形狀,是由長江帶來的大量的泥沙堆積起來的,所以說它幾乎就是一個沙島。崇明島現在正在以每年143米的速度向東海延伸,並且每年約增加土地面積487萬平方米。而弗雷澤島的沙丘已經堆積至海拔244米高,在海平面之上的沙子總體積達到了113立方千米,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典型、面積最大的沙島。在該島的東海岸,長長的沙灘綿延不斷,號稱為「75裏海灘」。

崇明島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都知道,島嶼的形成有多種,或者與火山活動有關,或者與構造活動有關,或者與珊瑚活動有關,那崇明島應該是怎麼形成的呢?

先來看看弗雷澤島是如何形成的。

弗雷澤島十分特殊,簡單地說,它是猛烈的海浪和狂風聯合起來「建造」的。從衛星圖像上我們能看出它的典型特點:長條狀,具有狹窄筆直的沙灘,而且長期的測量數據顯示它的形狀還會有細微的變化。因為這裡緊鄰澳大利亞東海岸,海水在風力的吹動之下,會形成洋流,然後能捲起海灘和海底的沙子一起前進,倘若遇到了海底凸凹不平的岩石,沙子就會沉澱下來,不斷堆積,直至高出水面形成新的陸地。

往事越千年,接下來說說崇明島的歷史。

長江奔瀉東下,流入河口地區時,由於比降減小,流速變緩等原因,所挾大量泥沙於此逐漸沉積。一面在長江口南北岸造成濱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羅棋佈的河口沙洲。這樣一來,崇明島便逐漸成為一個典型的河口沙島。它從露出水面到最後形成大島,經歷了千餘年的漲坍變化!

中國地形圖

中國的地形呈現出西高東低的趨勢,呈三級階梯,由於受西高東低地形的影響,中國境內的主要河流的流向從整體上看都是自西向東流。

與此同時,中華文明的經濟中心也呈現出自西向東遷移的趨勢。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中國的經濟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長江上游的成都平原也是重要的經濟中心,到了宋代以後,開始有「湖廣數,天下足」、「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宋元明清時期,中國的經濟中心轉移到了長江中下游地區。

為什麼中華文明經濟中心的轉移趨勢也與河流的走向一致呢?這與西部地區的水土流失也密切相關。中國西部地區曾經是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農業開發最早,水土流失也非常的嚴重,肥沃的表層土壤流失以後,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地力衰竭的現象,滾滾泥沙伴隨著黃河和長江東流入海,這些肥沃的泥沙在長江和黃河的入海口堆積,使得渤海、黃海、東海的海岸線不斷向前拓展。

中國沿海的天津在夏商周時期才成為陸地,直到戰國時期,纔得到開發。而在距今3000年前,今天上海的外灘、浦東一帶還是一片汪洋大海。

近一千五百年以來,崇明島的發育最能體現泥沙自西向東的堆積過程。

在唐朝以前,長江的入海口還沒有崇明島,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在長江的入海處形成了兩個小沙洲,稱為東沙和西沙,有江蘇丹陽、句容等地遷來居民,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東沙和西沙形成以後,「漸積高廣,漁樵者依之,遂成田廬」(出自《讀史方輿紀要》),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唐朝地方官員在西沙置崇明鎮。

崇明島751年

宋朝時又堆積出姚劉沙、馬家浜、平洋沙等沙洲,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沙島依次北靠或被沖坍消失了,東沙、西沙逐漸崩塌,後來又有長沙,遂形成了今日的崇明島。

1736年崇明島

黃河的泥沙跑到了長江口

到了南宋的時候,崇明島的發育速度加快了,因為此時,不僅長江的泥沙在崇明島一帶堆積,黃河的泥沙也在此堆積,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南宋東京府守將杜充為阻止金兵南下,穩住淮河一線,遂在滑州(今河南省滑縣)扒開了黃河大堤,滾滾黃河南下,匯入泗水,由泗水再入淮河,再由淮河入海,從此以後,黃河的入海口從渤海灣遷移到了黃海,並持續至清朝鹹豐年間。

南宋建炎年間至清朝鹹豐年間,黃河基本上是奪淮入海的,黃河的泥沙在蘇北一帶注入黃河,怎麼會跑到長江口呢?因為黃海沿岸有岸流,並且走向是由北向南,黃河的泥沙先在黃海沿岸堆積,然後又隨著黃海沿岸的海水流入至長江的入海口,黃河與長江兩大河流的泥沙,助長了崇明島面積的進一步增大。

黃河有一段時間,不僅是奪淮入海,而且還奪長江入海,由於黃河長期奪淮入海,所以,自南宋以至明朝的數百年間,每當雨季來臨,「(淮河)西風激浪,白波如山,淮揚數百里中,公私惶惶,莫敢安枕者」。甚至於還形成了面積達2000多平方公里的洪澤湖。

淮河之水匯入洪澤湖以後,淮河遂不再有單獨的入海口,淮河之水遂改在三江營(今揚州市江都區)匯入浩浩蕩蕩的長江,這樣一來,黃河的泥沙就直接隨著長江之水來到崇明島一帶堆積。

到了明清時期,崇明島的面積已經很大很大了,時至今日,發展為中國的第三大島。

民國時期崇明島

長江門戶、東海瀛洲

崇明島三面臨江,形似臥蠶,東南瀕東海,西、南分別與江蘇常熟、太倉、上海市嘉定、寶山、川沙、南匯等縣隔江相望,東、北分別與江蘇啟東、海門市一衣帶水。

崇明島衛星圖

崇明島地處北亞熱帶,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夏季濕熱,盛行東南風,冬季乾冷,盛行偏北風,屬典型的季風氣候。島上有眾多的歷史名勝和人文景觀。早在明清兩代,島上就有「金鰲鏡影」、「吉貝連雲」、「玉宇機聲」等瀛洲八景。

但是,作為海島,崇明島當然有其一些獨特的資源與景觀。大致有三樣特別之景:

第一大特色是蟹多。崇明島上,尤其在近海邊的泥灘上蟹穴滿地,所以,崇明島又有「蟹島」之美名。

第二大特色是海灘蘆葦成林。由於蘆葦適宜於灘地生長,且長勢甚猛,在崇明島北岸及東南岸團結沙一帶,可看到寬達數公里的蘆葦帶。蘆葦不僅可護岸促淤,而且可作造紙之原料。

崇明島風光

第三大特色是島身形狀遷徙無常,始終處於迅速的演變過程中。不像基岩島嶼,千百年來基本上維持著相對穩定的狀態,崇明島卻自始至終演變不斷。

崇明島還有一個美麗的古稱:「東海瀛洲」。相傳在遠古東海之中有一瀛洲側境,是神仙居處,但這個仙島沒有穩固下來,一直飄忽不定。秦始皇和漢武帝先後派人到東海之上四處尋找,都沒有找到。後來到了明朝,朱元璋皇帝把「東海瀛洲」四個字賜給了崇明島。從此,崇明島便有了古瀛洲的美名了。

崇明島南門港

未來會成為崇明半島嗎?

不過,隨著泥沙的繼續堆積,崇明島在百年之內會與大陸連接,到那個時候,崇明島就不再是一座島嶼了,所以,崇明島也是即將「消失」並且「回歸」大陸,成為半島。

崇明島每年以143米的速度向前擴展,也就是說,長江的泥沙在入海口的堆積,每年會給中國增加487萬平方米的土地。

崇明島位於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迅速,這裡的房價在一些好的地段,早就已經突破2萬一個平米了。

島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自然環境優美,適合修身養性,崇明島持續受到長江泥沙堆積,每年增加5平方公里土地,預計在50年後和北邊陸地接壤。

崇明島旅遊資源

崇明島為什麼被上海和江蘇一分為二、隔界而治?

在我國,為了方便管理,島嶼一般都是整體劃歸給某個省或直轄市管理,例如整個海南島都隸屬於海南省,整個舟山羣島都屬於浙江省、但是唯獨中國第三大島嶼崇明島例外,一部分屬於上海,一部分屬於江蘇,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7世紀前後,第一批江南移民來到崇明島的前身西沙、東沙兩個小沙洲,開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清朝乾隆年間,此處又漲出日隆沙、永安沙、平安沙、東三沙等30餘沙丘,即今啟東市的前身。發展至清末,全島已有長沙、響沙等60餘處沙丘。

解放後,崇明島曾隸屬江蘇南通專區,1958年嘉定、寶山等地區劃入上海,崇明島一起也被劃到上海。

當時永隆沙和興隆沙這兩個沙洲獨立存在,和崇明島的主體區域相距較遠,被留在江蘇省,由南通管轄。

崇明島交通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長江的不斷衝擊,以及江蘇啟東、海門兩地的不斷圍墾,從1960年到1987年,不到30年時間,永隆沙已經開始和崇明島連成一體。

崇明島風景

但是,因為沙子是活得,省界是死的,由此也造成崇明島被兩個省管理,隔界而治的獨特現象!


我本島上居民,當然知曉是何種原因。簡單地講是從長江上游夾帶著泥水(並非沙)到了出口處而江面遼闊減緩了流速沉積圩填而成。於一千三百多年形成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