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預算下的各大品牌大部分都是碳架,而具體好壞如何既要看你買到的價格是否划算,也要看具體用途是否能和整車的車型定位相符,所以這和什麼材質造的並沒有必然關係。


1w5純車架預算的話,肯定碳纖啦!各大品牌這個價位的碳纖維車架都多了去了


老生常談的問題。私認為張口就是碳架好的,很多都是鍵盤黨。我覺得題主的問題很有問題,1.5w是車架錢?

閃電、崔克的頂級鋁,指導價最高是8500。CAAD13目前沒有看到過,但是單架子肯定不會1.5w如果錢足夠到位,車架都很好了,但是記住,越頂級的碳、一樣很顛簸。其實,我個人推薦,業餘級玩家,請注重車架的參數,尤其是關於舒適性的。這點很重要。


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看:價格,重量,性能和耐久度。

由於材料特點的限制,在一萬五的價位下,同為頂級的碳架和鋁架在重量上勢必會有差距。(此處碳架選取canyon的aeroad cf slx,鋁架選取閃電的allez sprint)

同為氣動架的aeroad($2429帶一對da9110夾器,一體把和座桿,除去H11一體把和da夾器的話約為$1850)和allez sprint($1250帶座桿)的車架重量分別為890g和1100g。乍一看600刀換200g很虧,但是在邊際效應極為明顯的公路車上,同價格下最好偷輕的地方便是車架,同樣是200g,放在輪組上便是lw和bora的價格差別,600刀花在輪組套件上【近似同一級別】可能什麼奇蹟都不會發生,但花在車架上就可以隨手減掉200刀,因此在重量/價格這兩方面上,碳架完勝。

之後我們來看性能,按照閃電的官方宣傳以及allez sprint這款鋁架在兩次重量級賽事(2018年美國國家錦標賽冠軍,2019環澳繞圈賽亞軍)的表現來看,頂級鋁架的性能可以說是不亞於環賽所用的頂級碳架,說到底,在各個大廠的黑科技加持下,頂級鋁架和頂級碳架的剛性都早已溢出,正常人根本感覺不出來其中的差異。而其主要的差別還是在於材料結構不同導致的舒適度的不同,不管怎麼說,一層層堆疊的碳布的減震效果肯定是比加工出來的高強度鋁合金要強。

最後是耐久度,碳架出現在世上的原因主要是更輕,更硬,更舒服,因此在個別部位需要做出重量與剛性的妥協,像是五通頭管要補強,而上管就可以稍微「偷工減料」【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坐斷上管bmc」】,還有一方面是碳布的微妙結構註定了車架對側向衝擊力的不耐受,因此在遭遇極大衝擊力的情況下,碳架會變得有些脆弱,高速集團里摔車摔一下或者被車撞了就有可能報廢【非洲人專屬】;而鋁合金則沒有這種煩惱,在各種抽管黑科技的支持下,鋁合金在一定的重量下能保證相對穩定且優秀的強度,同時也幾乎不會有側向/縱向衝擊不耐受的煩惱,說簡單點就是耐艹,很耐艹,非常耐艹,能拿來當傳家寶的那種耐艹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當你能花這麼多錢去買頂級鋁架的時候,你所關注的應該不止是性價比之類的技術層面,更多的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像是牌子夠不夠逼格,塗裝夠不夠騷,車買回來是為了天天瞎**騎的還是掛牆上慢慢欣賞的??

綜上,窮人最好上碳,以後升級可以少花錢得到更好的體驗,有錢人請隨意。


這個價位可以買捷安特碳架的,碳架還是比鋁架要好些。騎了時間長了,感覺鋁架車特別肉。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這個價位肯定碳纖了


一萬五千塊你買個鋁架,你都不光笑壞我了,要笑壞公吧了


我沒見過1.5萬的鋁架,見過最貴的是閃電頂級鋁7990-8990『差不多』,1.5萬隻有碳架選


1w多鋁合金和碳纖維區別不大,看你喜歡的塗裝,這個價位閃電頂級鋁很不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