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部日本電影,讓殺姐惦記得直流口水。

不是什麼美食片,而是實打實的香艷肉體——

有人稱大神的木村拓哉,有鮮甜可口的二宮和也

據宣傳,這是一部雙雄對決的懸疑片,兩大男主在片中是司法部門前後輩的關係。

巧合的是,大神和二狗剛巧都是傑尼斯事務所旗下的藝人,這次同畫勢必要點燃舉國粉絲的熱情。

8月在日本公映以來,影片的票房成績持續登頂。

單是主演們的見面會門票,就被黃牛炒到了60萬日元(約3.6萬人名幣)。

前兩天,影片一出資源,殺姐馬上小鹿亂撞的準備舔屏。

但刷完片後,一切幻想瞬間煙消雲散——

《檢察方的罪人》

日本,東京。

青年檢察官沖野(二宮和也 飾)剛被調職,到最上(木村拓哉 飾)任職的機關幫忙。

剛上任,就接到了一起惡性入室謀殺案。

遇害兩位老人的家產被洗劫一空,作案手法兇殘無比。

在司法機關協助警方,排除嫌疑人的過程中,沖野卻發現了最上多年前的秘密......

別看殺姐把劇情寫的挺懸,背後的真相也似乎暗藏玄機,影片大量的人物特寫大段對白,分分鐘就能讓你眼皮打架。

等等,日本懸疑片的慣例,不應該是反轉快過翻跟頭嗎?

如果你看過同名的原著小說就會知道,影片劇本的雛形屬於社會派推理。

本格派推理注重製造懸念的風格不同,社會派推理通常把案件放置於龐大的社會背景里。

換句話說,如果本格派講的是偵探破案,社會派就講兇手的生活。

因此,這部電影的落腳點,並不在於謎案的揭露,而是討論罪惡的成因。

這個類型,在文學層面表達尚可,但拍成電影著實不易。

去年,是枝裕和也拍了一部相對社會派的《第三度嫌疑人》,但情節推進基本上還是本格推理的路數。

《檢察方的罪人》請來了木村拓哉和二宮和也兩大日本頂級流量,殺姐本以為這會是一場劍拔弩張的驚險對戰。

沒想到,導演的步子邁的太大,幾乎扯散了懸疑元素。

故事的主線提到了三個案件:

1、老夫婦的入室謀殺案

2、松倉小時候的滅門慘案

3、16歲少女的姦殺案

另外,還有圍繞最上的三個支線:

1、發小丹野以議員的身份,與日本的軍國主義作鬥爭

2、身為檢察官助理的橘,其實是暗訪司法內幕的爆料大佬

3、遊離於司法之外的諏訪部,一直想套取最上爺爺二戰時期的神秘經歷

想把這些看似驢唇不對馬嘴的事件串聯起來,本身就挺難。

再要玩明白懸疑感,還要結合社會背景講二戰反思,怕是希區柯克在世都不能靈。

雖說《檢察方的罪人》在豆瓣有7.6的評分,但翻完短評我發現:

給5星的,基本上都是大神跟二狗的迷妹。

不過,如果你對懸疑反轉不怎麼感冒,又不像殺姐對兩大男神的對壘抱有很高的期待。

這部電影,還是非常值得安利的。

因為它通篇都扣住了一個話題:

到底什麼是正義?

在影片的開場,最上說過:

固執於自我正義的檢察官,遲早會墮落為罪犯。

執法者如果沉溺於自己的主觀推斷,甚至對逃脫法律制裁的罪人濫用私刑。

這種超脫於法律之外的行為,能被稱為正義嘛?

假如法律代表了正義,那利用法律漏洞逍遙法外的惡人,又該怎麼算?

未成年人即使犯下滅門慘案,其量刑也十分之低;

許多國家,至今仍保留有刑事案件的追訴時效,只要能挨過追訴期,所有的罪責都將一筆勾銷;

在一些地方,你甚至能名正言順的購買槍支。

正義決不能屈從於個體的意志,但任何法律又不可能做到無懈可擊。

說白了,所有的條款和規則,只不過是人們對正義的詮釋和註解,絕對的正義根本不存在。

因此,影片中的青年檢察官沖野,在得知一切真相之後,只能無奈又憤怒的嚎兩嗓子。

必須承認,木村大神在片中的表現相當棒,最上這個人物都快複雜成毛線球了,各種情感和微妙的關係,他還能一一梳理清。

而出道10多年的二宮和也,如今還在接職場新人的角色,未免太缺少突破舒適區的勇氣。

雖說許多人誇他審犯人的那場戲,演技有多麼爆,但加入會吼就算有演技,那土撥鼠早就該拿奧斯卡了。

總的來說,《檢察方的罪人》沒玩好懸疑,探討的話題有深度,但全程無高潮的劇情,卻浪費了兩位主演的顏值。

雙雄戲,殺姐真正想看到的是男神之間的對抗啊!

總想著深度、思辨、專業性,最後卻顧此失彼,那兩位日本的流量擔當,還不如合作去拍拍瑪麗蘇爽劇。


最近一部由法國短片改編的印度電影《調音師》上映,看過的人紛紛豎著拇指喊「牛叉~」。

反轉再反轉,翻個跟頭再反轉的劇情讓人大呼過癮。

好像沒有反轉就不是好電影了,我們都是被反轉神劇慣壞了的孩子。

今天我就推薦一部不反轉,社會派推理電影—《檢察方的罪人》。

電影根據雫井脩介2013年發表的同名小說改編,木村拓哉 、二宮和也 、吉高由里子主演。

日本推理小說電影大家最熟悉的是「本格派」,主要以案件本身的推理解謎為走向。

不過原著小說卻是不折不扣的「社會派」,強調不應只是推理,更應當反映並描寫現實社會。

電影也遵循了小說的精髓,不只是糾結於案件本身,更注重通過角色表現社會問題。

木村拓哉和二宮和也,電影宣傳的時候就以師兄弟的對決為噱頭,吊足了胃口。

現實中,兩個人恰好同屬於一個經紀公司,真正意義上的師兄弟,讓人在看電影的時候充滿樂趣。

不得不承認,情節上對於看慣了案件推理和反轉的觀眾不是很容易適應,因為涉及到的線索比較複雜。

兩條主線:

1、一對老人被殺案件;

2、已經過了審判時效期的少女被姦殺案件;

老夫婦被殺,牽出少女被姦殺案件的嫌疑人,木村拓哉恰好與被殺少女是少年密友,因為兇手逍遙法外而多年未能釋懷。

雖然所有證據都指向另外一個人,但是木村拓哉卻因為少女案件超過訴訟時限,決心栽贓嫌疑人,完成自己所謂的「正義審判」。

二宮和也作為新人加師弟,從一開始積極配合,到後來在吉高由里子鼓勵下漸漸反對木村拓哉的所作所為,甚至不惜反目。

一場審訊逼供的戲爆發力十足,為他贏得了第43屆報知映畫賞最佳男配角獎。

三條副線

1、議員揭發自己妻子家族企圖軍國主義復辟事件;

2、吉高由里子卧底檢察機關爆料事件;

3、「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幫助木村買兇殺人事件。

劇情分成三段,每段開始用一張羅塔牌,預示了情節和人物的命運,濃濃的宿命論。

第一段:語言的魔術師,指的是檢察官,他們可以用事實來起訴一個犯罪嫌疑人,但是如果是強加之罪呢?

第二段:審判。在木村拓哉決定以自己認為正義的方式處決殺人犯的時候,他已經成為審判者了。

正如他收藏的一箱子法槌所暗示的那樣,那個時候的他就是「上帝」。

第三段:愚者。這張牌在羅塔牌中是沒有編號的,既是所有牌的開始,也是所有牌的結束。

循環往複,周而復始,宿命輪迴。

複雜而又相互關聯,各色人馬悉數登場,各種勢力相互較量,最終展現出一幅錯綜複雜的「風情畫」。

超多對白,超多任務,複雜關係。

一定要有耐心,注意細節,最後會有驚喜的發現。

「固執於自我正義的檢察官,遲早會墮落為罪犯。」

這句話是電影開頭木村拓哉作為長官說給宮二和也的,可惜他早已經忘記。

到底什麼才是「正義」,以正義為名義是審批是不是都是正義的?

執法者濫用執法權力,主觀臆斷甚至是編造事實濫用私刑,已達到正義的目的,算正義嗎?

超過訴訟時限的兇手,就算是承認自己的罪行,也受不到相應的懲罰,正義何在?

正義不能屈從於個體的意志,任何人也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

只是為什麼看到木村拓哉成功栽贓,內心卻一陣欣喜呢?

其實,電影中已經給出自己的答案了。

「沒有從來不說謊的人,也沒有從來只說真話的人,所以並不存在百分之百的正義!」

你同意這個說法嗎?你內心的正義又是什麼樣的呢?

或許看過之後你會有新的認識。


在看第一遍的時候完全就是舔顏,劇情半懂不懂

第二遍才看懂了一些東西

立意很不錯,切入點也很可以,仔細看前後呼應也很多(橘在開頭為禁止高齡司機上路籤名,最上買兇殺人的行兇方法就是高齡司機出交通事故等等)

但是,這不適合拍成電影

如果這是一部日劇,我覺得演員陣容加上劇情,豆瓣上8問題不大,上9都是可以期望一下的。

(我不太同意所謂的給的好評都是粉絲刷的,二宮有的是豆瓣評分六點幾的電影電視劇,更何況演員陣容和演技本來也是加分減分的因素。二宮和大神在這部電影中的演技都是可圈可點的,這成為加分項並不是什麼值得diss的事)

回歸劇情的討論,兩條主線(兩件殺人案)和多條支線,壓縮在兩個小時里,要講好這些故事太難了,每個都想講,又都沒有講好,唉

陣容,演技,立意都可以給五星,但是講述的方式只想給一星

殘念


一般來講文藝作品和現實是相反的,文藝作品是作者對理想事物的一種虛擬實現

作品中:大多數人反對軍國主義復辟;犯罪分子逃不過惡有惡報;


本人劇情黨,如果劇情不好那麼整部劇就是垃圾。

這個劇可能有一些細節影射了一些東西,但是從整體劇情流向來看,我不知道他在說點什麼。整部劇沒有一個人腦子正常,要麼他的意思是看看現在的日本人,一個個都是神經病???沒看過的建議不要看了,完全浪費時間。粉絲去看個臉好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